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密的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将领的认可,于是一行人集合了两万军队,就这样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征途。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途中,李密多次回首向洛阳方向眺望,眼神依依不舍—他这一走,散落在关东的数十万军队,上百座城邑,还有四大骠骑将军和那些精锐的王牌劲旅,从此都将被人瓜分,不再属于他李密。好在长安那边的态度让李密颇感欣慰,唐高祖李渊听说李密败给了王世充要去投奔他,接连不断地派人前来迎接,礼仪非常隆重。李密高兴地对王伯当等人道:“像我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一旦加入唐国,无异于昔日窦融归汉,李渊他怎么敢不重用我,至少也得封我为宰相!”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密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公元618年十月,他心情愉快地率部抵达了长安。一开始,情况和他预想的基本一样,唐高祖隆重地接见了他,给他分封了许多官职、爵位,还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给李密为妻,平时与李密相见,常以兄弟相称,而不用君臣之间的那一套繁琐礼仪;但李密高兴了没多久,却发现他所得到的那些爵位,都是些“名誉爵位”,诸如上柱国、邢国公,听起来很风光,然而,既没兵权,也没有封地;好不容易有个正儿八经的官职,却也不是宰相,而是光禄卿。这个官职说白了,就相当于皇帝的管家,唐高祖打算出宫巡行了,由李密负责准备出行所用的仪仗,唐高祖打算举办宫廷宴会了,由李密负责准备宴会所需的膳食。李密自认为是韩信、窦融一样的人物,哪受得了这等窝囊气,于是私下里多次流露出不满,想用各种方式让唐高祖明白—我李密是来当宰相,替您管理天下的,不是来当管家的,替您掌管伙食的,这个官实在太小了。哪知道唐国的其他官员嫉妒李密初来乍到,就轻而易举地当了个三品官(光禄卿的级别是从三品),还获得了许多他们终生无法获得的爵位(虽然爵位只是荣誉称号,但普通官员想获得难度还很大),也正一肚子怒火呢,他们听说李密竟嫌光禄卿的官职太小,一心想到宰相,纷纷斥责李密不要脸。李密还没顾得上反驳,又听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阁下先随杨玄感,后随翟让,这二人皆不得善终。此来关中,又想祸害我大唐么?”

李密这下才终于明白,他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唐国的军事有李世民等人管着,唐高祖岂会放着亲儿子不用,用他一个外人?唐国的政事有裴寂等人管着,唐高祖岂会放着这些和他一起创业、出生入死的老朋友不用,用他一个犯有“弑主”前科的新人?对,他李密的本事的确很大,整个唐国上下可以和他媲美的人少之又少,可是他既然再一次选择了寄人篱下,就要明白,这个国家已经不是由他说了算了,他最好能够学会夹起尾巴低调做人,越是锋芒毕露,只会让他愈发陷入被动。

事实上,唐高祖当初语气卑微地承认李密为“反隋义军盟主”,将他夸得天花乱坠,自称胸无大志,只希望将来能讨一块封地养老,本身就是一招隔岸观火之计—李渊从始至终,一心想自己当主角,丝毫没有让出权力的意思。

要怪,也只能怪李密太自信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翟让。至少,他李渊绝对不是。

想通了这些之后,李密不禁心中一凛:既然李渊根本没有打算重用我,那为何当初还要隆重地派人欢迎我入关,造成会重用我的假象呢?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如此坚决的来到这里,即使来了,我也不会初来乍到就争取这个,争取那个,得罪了一大批人。

当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唐高祖李渊已派出堂弟李神通,前往黎阳招抚徐世勣,与李神通一道前往黎阳的还有一人,名叫魏征,是李密此来长安随行的官员之一。—李密到长安后,由于他得到的待遇远远低于预期,他的属下出于对自身前途的考虑,也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王伯当这样的人,他们对李密忠贞不二,别说李密只是个从三品,即使他沦为庶民也会无怨无悔的效忠他;还有一派,是魏征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跟着李密已经没前途了,所以主动与之划清界限,时刻争取立功的机会。唐高祖派李神通、魏征前往黎阳告知徐世勣道:“魏公李密尚且归降了大唐,你作为他的部将,还在犹豫什么?”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