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就在李渊攻克霍邑,按照计划继续向长安节节推进之际,河南地区,“反隋义军盟主”李密也陆续攻克巩县和回洛仓,即将兵临洛阳。回洛仓是隋朝时期所建的诸多粮仓之中最大的一座,其中储存的粮食,足够养活数十万大军,李密以此为资,开仓济民,周围百姓踊跃加入他的军队,李密的兵力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之多。

李渊旗开得胜的消息传开,让形势一片大好的李密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李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雄,从他建立西魏政权的那一刻开始,李密就自信地认为,手握强大的瓦岗军,没有哪路诸侯是他的对手,最终洛阳是他的,长安是他的,整个天下都会是他的。之所以李密选择先攻打洛阳而不是长安,不是因为他不想得到长安,而是因为在他看来,除了他李密,没有人能够攻克长安—宋老生、屈突通、卫文升联合构筑的“铁三角防线”岂是好对付的,连他李密都没有把握战胜他们,其他各路诸侯更不用提了。哪知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支新的义军势力,老子、儿子一起上阵,三下两下就把“铁三角防线”捅开了个口子,这让李密十分担心,也许他李密并非唯一的真命天子,也许和他同姓的李渊就是那个有能力拿下长安的人。

接下来李渊父子的所作所为,更是印证了李密的这一忧虑。在打下霍邑后,李渊的士兵们因为天气炎热,又仗着立下了大功,许多人偷偷摸摸地跑去附近的庄稼地里干一件缺德事—偷瓜。看起来这只是一件小事,换作其他义军首领可能就这么过去了,但李渊父子对此却非常郑重其事。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主动寻访被盗的百姓,用钱财对他们进行等价赔偿;他们的父亲李渊则把参加偷窃的士兵们召集一处,面对这些战战兢兢的士兵,李渊出人意料地没有责怪、惩罚他们,只是晓谕他们道:“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新加入军队的,可能尚不了解军纪,所以首次骚扰百姓,本将军可以格外宽恕你们;但这样的扰民事件,绝不允许再发生第二次。”士兵和百姓对李渊父子恩威并施的处理方法都心悦诚服,李密对此也是称赞不已。李密于是派人送信给李渊,书信中道:“在下李密不才,暂被天下豪杰推崇,恭居反隋盟主之位。李渊将军与我同姓,虽然家支派系不同,但祖上根系是相同的,您何不亲自率军前来河南,助我军一臂之力,将来我二人一起完成‘入咸阳擒子婴,战牧野灭商辛(商辛,即商纣王)’的壮举,岂不是很好么?”

李渊收到这封信后,略一分析,即领悟出了李密的真实想法—我李密才是反隋盟主,东、西两京唯有我李密可取。李渊你想抢在我之前拿下西京长安,可曾问过我这位盟主答应不答应?

这是一道非常严厉的警告,看着李密使者那咄咄逼人的眼神,李渊被吓得双腿打颤,差一点没噗通一声跪下。他慌忙回信道:“我李渊与李密将军一样,祖上都是显赫的公卿。但和李密将军不同的是,您这盟主之位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得来的,而我李渊则完全是靠继承祖上的功业,才侥幸当上了将军。我已经年过五旬,加上资质平庸,哪有资格和将军平起平坐,像‘入咸阳擒子婴,战牧野灭商辛’这样的壮举,我别说做了,连想都不敢想。所以盟主大人,这件事只有您自己能够完成,我李渊别无所求,只求您问鼎天下之后,还是把唐地封给我就行了。至于率军去河南之事,我倒不是不想去帮您,只是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又利索,一时真不方便前去,总之我保证永远拥戴您,永远不敢与您为敌就是了。”

李密使者揣着这封信走了,他前脚刚出军营,李渊在军帐内纵声大笑。李渊的儿子、将领们对此疑惑不解,却听李渊说道:“换作以前,我确实对李密心存忌惮,此人的兵力是我十倍,谋略、威望皆不下于我,如果与他为敌的话,我军胜算寥寥。但是,自从我看到我的两个儿子如此争气,方才明白,我完全可以像李密一样纵横天下!方才本将军之所以在李密的使者面前表现得畏首畏尾,只因我突然想到,我军正可利用他帮我挡住洛阳以东的那些群雄,让他替我扫除一切进军关中的障碍。等我军攻克长安以后,天下最险要之地已在我手中,我军便可养精蓄锐,慢慢地欣赏李密与其他各路诸侯在关东混战,然后等到他们皆疲惫之时,坐收渔翁之利。”

李渊的儿子、部将这才恍然大悟,齐声称赞道:“大将军高明!”

和李渊预想的一样,李密果然被他的精彩演技所迷惑,看过回信,李密兴奋地将该书信交给部下们传阅,笑道:“得唐公如此推崇,平定天下殊为易事也!”从此专心征战关东,不再阻挠李渊进军关中一事。

此事过去一个月,李渊如期抵达河东,与江湖人称“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的屈将军狭路相逢。此时,负责督运粮草的沈叔安终于及时带着大批军粮抵达,刘文静也从塞外归来,启禀李渊道:“刘武周确实向突厥可汗进了谗言,但突厥可汗深信将军有能力拿下长安,因此拒绝了刘武周偷袭晋阳的提议。”李渊见形势大好,决定故伎重演,派出一位将军率少数士兵前去引诱屈突通出战,与之相约道:“如果屈突通率军出城,你就佯作败退,本将军则率主力军队趁机占领他的城池。”

可惜,并非每一位隋军将领都是宋老生那样的有勇无谋之辈。屈突通一眼就识破了李渊的策略,下令数万守军谨守城池,任何人不得出战!由于屈突通的防守卓有成效,李渊麾军围攻河东郡多日,除了白白牺牲了数百士兵,没有取得丝毫进展,李渊迫于无奈,只好宣布停战,召集部下们集体商议此事。

和以往一样,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又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战略眼光,在这次军事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问父亲道:“我军的最终目标是长安,不是屈突通。既然打不下城池,为何父亲不下令全军绕道前进呢?”

此言一出,有一些将领当即表示附和,但也有一些将领则斥责李世民道:“二公子说得是什么糊涂话,那屈突通可不是泛泛之辈,别忘了,当初杨玄感就是死于此人之手。如果我军绕过河东,他正好联合卫文升,像当初围剿杨玄感一样,对我军也来个东西夹击,那时我军腹背受敌,距离败亡之日就不远了。”

李渊的部将就这样分成两派,激烈争论了起来,一派以李世民为首,主张绕道前进;一派以李渊最信任的副官裴寂为首,主张继续攻打河东。吵了半天,最终谁也没说服谁,因为这两派的观点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到了最后,还是得由主将李渊自个拿主意。李渊猛地一拍桌案,大声道:“别争了,本将军下令,即日起我军兵分两路:一路随我绕道前进,直驱关中;另一路留在原地,继续与屈突通对峙。”

别当大领导真的是摆设,李渊一句话,难题迎刃而解。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