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史万岁这一通猛打猛追,于整场战役来说只是一个插曲。但就是这个插曲,无意间竟激化了一场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到这一年,隋朝建国已达二十年,隋文帝克勤克俭,任用贤才,统一中原,攘夷北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但是这位帝王有一桩心事,他已年过六旬,日后该由谁来继承他留下的遗产—强大、富庶、统一的大隋王朝。

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南北分裂,起源于晋武帝司马炎选择了错误的太子—“白痴皇帝”司马衷;结束于周武帝宇文邕选择了错误的太子—“疯子皇帝”宇文赟。这两位错误太子造成的严重后果,让缔造了“开皇之治”的隋文帝不敢掉以轻心。之前,他的长子,当了二十年太子的杨勇无疑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但近来他的第二个儿子晋王杨广南征北战,立了太多的功劳,逐渐更受他的器重。

正当隋文帝在为选杨勇还是选杨广,到底该册封谁为最终的储君举棋不定时,杨素和史万岁回来了。这两位隋军大将,私底下实则早已分成了不同的派系,简单说,杨素支持晋王杨广,史万岁支持太子杨勇。隋文帝一看,好家伙,史万岁指挥部下斩杀了这么多敌人,缴获了这么多战利品,立下了大功啊;杨素咋回事,你和杨广带去的兵马比史万岁还多一些,就这么空着手回来,啥功劳也没有?

杨素不但是杀人如麻的常胜将军,也是位老谋深算的权术高手。他一直处心积虑在找机会帮助杨广夺取太子之位,这回一看,机会来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把长孙晟的分析复述了一遍,当然,他没说这是长孙晟的观点,而是晋王杨广高瞻远瞩,刻意保存西突厥的实力,从而维持两部突厥的分裂—若不然,我军完全可以趁着西突厥人因中毒陷入混乱的契机,对其展开猛烈打击,等史万岁来了,战场都打扫完了,哪还轮得到他立功。隋文帝一想,是这么个理,顿时转怒为喜,果然还是晋王考虑得周到;这史万岁只顾着自己砍人头,完全不顾全大局,这不是给国家添乱么。他遂下诏奖励杨素,至于史万岁则不予任何褒奖。

史万岁傻眼了,我率军奔袭数百里,追击敌人至王庭,缴获了这么多战利品回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陛下权当视而不见?他当然不服,聚集了数百部下,准备入朝伸冤。杨素得讯,趁机又向隋文帝大进谗言:“史万岁因怨恨陛下赏赐不公,仗着有太子撑腰,正召集部下,打算图谋不轨。”隋文帝一查,史万岁确实正与数百部下在“商议大事”,越想越震怒,竟下令禁军将史万岁押至朝堂,当着百官的面将他杀了。

史万岁死后,隋文帝念及他的勇猛无畏和过去建立的功勋,渐渐表现出悔意—不管怎么说,奋勇杀敌对一名将军来说总是值得赞扬的优点,哪怕史万岁鲁莽了一点,但也绝对罪不至死。可在这时候,又有一人站出来推波助澜,谁呢,独孤皇后。说到这位皇后,笔者个人对她有个评价:做对了九十九件事,只做错了一件事。综观独孤皇后一生,可谓处处是闪光点,杨坚称帝之前,面对周武帝的严加防范,同属鲜卑族的独孤伽罗毅然站在了丈夫这一边,用独孤氏在关中的强大威望和影响力保护着她那羽翼未丰的丈夫;杨坚成为隋文帝后,同样也晋升为皇后的独孤伽罗并未沾沾自喜,她几乎是呕心沥血,相助她的丈夫将隋国一步步打造成大隋王朝。隋文帝崇尚节俭,独孤皇后身体力行,最先作出表率;隋文帝身为汉人,建国之后将隋朝的制度全面恢复为汉制,独孤皇后身为鲜卑人后裔,积极响应这一改革;隋文帝缺少一位好的宰相,独孤皇后立即向他举荐了高熲—后来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平定南陈,完善法律,营造粮仓…等等,许多重要工作都是在高熲的主持下得以顺利完成。

独孤皇后的优点很多,缺点只有一个:善妒。杨坚当了皇帝后,心想之前的那些皇帝都有三宫六院,再不济,连周武帝都有五六个嫔妃,朕的后宫里只有独孤皇后一人,是时候找机会扩充一下后宫了。刚好有大臣向他推荐,说尉迟迥有一孙女模样标致,品行端庄,封她为嫔妃,可以表明陛下对尉迟迥后人的宽容态度,化解汉族、鲜卑族两大民族之前结下的仇恨,隋文帝于是封该女子为嫔妃。然而才过了几日,独孤皇后就趁着隋文帝上朝的机会把尉迟迥的孙女活活打死了。隋文帝对此勃然大怒,但又不忍心责罚他的结发妻子,只能维持着一夫一妻制长达九年;隋朝建立九年后,隋军攻灭陈国,把陈后主一族老少尽数俘虏到长安,又有大臣向隋文帝提议,说陈后主有一位妹妹姿色出众,性格聪慧,若封她为嫔妃,可以笼络来降的陈国旧臣人心,防止陈后主因畏惧责罚而召集旧部作乱。独孤皇后在大臣们的劝说下,这一次收起了大棒,没再竭力阻止,隋文帝这才得以册封陈后主之妹为宣华夫人。

其实这事也不能完全怪独孤皇后,因为杨坚当初并不知道自己日后会做皇帝,曾向独孤伽罗发过誓言:终身只娶你一人。独孤皇后的错,并非她严格要求发过誓言的丈夫—谁让他杨坚发过誓呢,发誓了就得遵守。而是她以同样的要求,来约束她那些未发过誓的儿子们。她和隋文帝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儿子都同时宠幸多名女子,唯有晋王杨广单独宠幸一人,他的原配妻子萧氏。独孤皇后为了这一点,格外的喜爱晋王杨广,没事就嚷嚷着让隋文帝换太子,把杨勇废了,让杨广入主东宫。隋文帝前期还算比较理智,后来见晋王杨广的功劳越来越大,又实在顶不住皇后的枕边风,就让她负责考察杨勇的为人,名为考察,实为监视。独孤皇后在监视杨勇的过程中,和同样支持杨广的大将杨素很快达成了政治同盟—杨素说杨勇对皇帝不满,经常口出怨言,独孤皇后立即向隋文帝禀报,说杨勇对您十分的不满,日夜的诅咒父皇;杨素说杨勇可能有不轨之心,之前史万岁回朝时,曾私下去东宫与太子相见,独孤皇后立即向隋文帝禀报,说杨勇已经决定谋反,连图谋作乱的武器都打造好了。太子杨勇察觉此事,曾苦苦哀求自己的亲生母亲,希望和父皇见一面陈述冤情,却反而被独孤皇后从此软禁在东宫。杨勇迫于无奈,只好爬到东宫的一颗大树上,大声地呼唤父皇,希望隋文帝能够听见。隋文帝确实听见了,让皇后和杨素去看看太子到底在喊什么,皇后、杨素去了一趟,回来后皆道:“陛下,您的长子已经心神丧失,沦为了一个疯子,世间无药可医了。”

经独孤皇后和杨素联手迫害,公元600年十一月,出征塞外归来的杨广正式取代他的兄长杨勇成为了隋朝太子,也就是未来的隋炀帝。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