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借都蓝可汗的刀,杀了促进突厥统一的关键人物大义公主,长孙晟以“杨钦是朝廷钦犯,需要交由大隋皇帝亲自发落”为由,带着他安然无恙的全身而退。一行人离开王庭之后,并未向南直接回国,而是前往了大漠的东北边陲,在这里,有一位长孙晟的故人。

这位故人,就是叶护可汗的儿子:染干。

虽然史书上并未详细介绍长孙晟和染干是什么关系,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二人绝对交情匪浅。若不然,公元582年突厥第一次侵略隋朝时,染干不会冒着激怒大可汗,可能会被杀头的危险,将长孙晟故意捏造的错误军事情报“铁勒部人谋反”传达到军中,迫使手握二十多万大军一步步逼近长安的达头可汗、沙钵略可汗相继退兵。沙钵略可汗、叶护可汗相继去世后,沙钵略可汗的儿子都蓝可汗继承了大可汗之位,而叶护可汗的儿子染干也随之成为了权势仅次于都蓝可汗的第二号东突厥权贵。

长孙晟此来拜访染干的目的很简单:据他分析,都蓝可汗所领导的东突厥和达头可汗、泥利可汗领导的西突厥形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即使杀了大义公主,至多只能延缓他们两部统一的进程;为了确保隋朝北方边境像之前一样和平安宁,长孙晟决定再造一位可汗出来,与都蓝可汗、达头可汗、尼利可汗形成对抗,从而继续保持突厥国内的分裂态势。

经过和染干部落的友好会谈,长孙晟确信,染干是值得隋朝重点扶持的下一个对象。此人是都蓝可汗的堂弟,血统高贵,在东突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偏偏染干的实力又非常弱,实力弱,就方便控制,只要再给他点实惠的好处,就能让他死心塌地的替隋朝卖命。于是长孙晟回国之后,就开始部署他接下来的计划—找个理由,正式册封染干为可汗。大义公主被杀的同年,都蓝可汗因中了长孙晟之计痛失爱妻,遣使向隋文帝提出和亲,请求重新许配他一位宗室公主,趁着这个机会,长孙晟上奏隋文帝道:“都蓝可汗反复无信,暗中与西突厥缔结盟约,若赐婚于他,这将使得愿意忠心服侍我大隋的其他东突厥贵族心寒;依臣之见,同属东突厥的叶护可汗之子染干是个实诚人,其曾有功于大隋,不如册封他为可汗,与之通婚,且邀请他带着族人南下,定居在我大隋北部边境。染干兵少力弱,容易驯服,南迁之后根本不用担心他会有二心;其他突厥虽强,碍于染干得我大隋兵马、军器的资助,今后也不敢随便前来进犯。此事一举二得,还请陛下明鉴。”

隋文帝从长孙晟之谏,下诏册封染干为突利可汗,条件是染干必须接受隋朝的调令,带着族人迁居至隋朝的北部边境,驻地大致位于隋朝、东突厥、西突厥三方的中央,从此担任隋朝的北方屏障。染干之前已被长孙晟当面说服,见得诏书之后果然带着族人集体南下,且为了表示迎娶公主诚意,此后数年,都蓝可汗、达头可汗、尼利可汗等人有任何异常之举,突利可汗都迅速派人向隋朝汇报。公元597年,因突利可汗表现良好,隋文帝令长孙晟以隋国特使身份,主持突利可汗与安义公主的婚礼。

突利可汗与隋朝和亲的消息传到都蓝可汗耳中,都蓝可汗越想越不对劲:迎娶公主之事,是我先提出的,结果等了这些年,隋国公主的影子都没见到,倒让别人迎娶走了,退一万步说,就算隋国皇帝不同意与东突厥和亲,那至少也得一视同仁,染干和我一样同为东突厥的主要首领,凭啥他却有这个资格。都蓝可汗遂面朝南方怒骂道:“我才是大可汗,为何在隋人眼里却不如染干!”他怒气难遏,联络达头可汗等人,决定兴兵南下,教训一下竟敢轻视他的隋国皇帝。两部突厥暗中调兵遣将的消息被突利可汗截获,突利可汗急忙派人通知隋文帝,说都蓝可汗、达头可汗的联军不日就要南下进犯,请隋朝边防官兵做好准备。因此等到两部突厥大军杀到,隋朝边防狼烟滚滚,早已全面戒严,都蓝可汗见无隙可乘,只得退兵。过了数月,都蓝可汗、达头可汗又联手率军南下,结果因突利可汗泄露消息,突厥大军再次一无所获。久而久之,都蓝可汗察觉出了隋国册封突利可汗的重大战略意义—原来染干这小子被隋国用官爵、美色收买了,成了突厥的叛徒,这样一来,我与西突厥虽然化敌为友,基本达成统一,但染干和他的部下却分裂出去了,等于突厥国还是被分作两部—我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尼利可汗三部,成了西突厥;染干单独一部,成了东突厥。弄清这一关键之后,都蓝可汗不再急着报复隋国了,因为相比隋国,不顾手足之情,甘作叛徒的染干更可恨十倍。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