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什么,长孙晟回来了?速速有请!”隋文帝正为突厥的入侵发愁,见长孙晟留在塞外已有一年多,此时突然返回,定是为了助他抵御突厥之事。待长孙晟入了大殿,隋文帝亲自上前迎接,问他道:“前线来报,称突厥人此次南下,足足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将军久在塞外,知道他们的虚实,这事是真的么?”

长孙晟道:“是真的。”于是他将北周公主劝沙钵略可汗南征,沙钵略可汗也怨恨隋朝不向他进献财礼等事儿说了。

隋文帝眉头紧随,又问:“那在将军看来,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能够打败他们么?”

长孙晟想了想,答道:“正面交战,我军恐无胜算,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陛下如果能用好八个字,臣相信不但能打退突厥人的此次入侵,还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突厥之患。”

长孙晟说的“八个字”,是两条计策:一,远交近攻,二,离强合弱。他随后向隋文帝描述了他在塞外一年多的所见所闻,除了突厥国各处地形,人文风貌,还重点指出他所发现的突厥国眼下最大的隐患,那就是“同时存在四位手握实权的可汗。”—这也是他为什么制定那两条计策的关键。他向隋文帝解释道:“据臣调查,掌管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其身为沙钵略可汗的堂叔,身份极为尊贵,所掌握的军队实力并不在沙钵略可汗之下,功高震主的道理适用于任何国家,因此沙钵略可汗一定对达头可汗有所猜忌,达头可汗也会对沙钵略可汗有所防范,我大隋利用好这一点就能解除达头可汗的威胁。掌管东突厥的叶护可汗,其军队实力不如沙钵略和达头,他本人又是沙钵略大可汗的亲弟弟,所以一向对大可汗唯唯诺诺,但他的封地偏处东方,附近即是奚人和契丹人的驻地,叶护可汗与这两部胡人的首领一向交好,所以我军只要想办法把奚和契丹拉入我方阵营,便能解除叶护可汗对我大隋的威胁。至于那位负责掌管西域的阿波可汗,此人身份最特殊—从实力看,他的军队最少,实力最弱,但从身份上看,他是突厥国中唯一可以和沙钵略可汗叫板的人。前一任突厥大可汗史称:佗钵可汗,佗钵可汗在临终时曾指定,由他哥哥的儿子阿波继任突厥大可汗之位(阿波是木杆可汗之子,木杆可汗临终时因为阿波年龄小,所以没有传位于儿子阿波,而是传给了他的弟弟佗钵可汗。佗钵可汗临终时见阿波已经成年,所以想把汗位还给他)。然而,突厥国人一向崇尚武力,他们见沙钵略骑射非凡、韬略出众,竟违反了佗钵可汗的遗诏,推举沙钵略坐上了大可汗之位。沙钵略上位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分封阿波,对他太好吧,怕他抢走大可汗之位,对他不好吧,此人毕竟是合法的第一继承人,又怕突厥子民说闲话,只得把阿波赶到了西域,让他统领该地的突厥人。所以,我军施展远交近攻之策,重点就是要与阿波交好;我军施展离强合弱之策,重点也是与阿波联合,我们大隋要打着帮助阿波夺回大可汗之位的旗号,从此让突厥国陷入四分五裂!”

这一番精彩的分析,对隋文帝而言,正可谓拨云雾而见青天。他当即表示:完全赞同长孙晟的分析,对于气势汹汹南下入侵的突厥敌军,只能智取,不能蛮斗。隋军迎战突厥军队的大方针制定了,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的小计划,因为长孙晟的八字方针,说到底属于离间计,这种计策不能用得太直白,得真真假假才能奏效。就好像韦孝宽当初用计杀斛律光时,要找一帮天真无邪的孩子,花大量心血教授他们童谣,自己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要是他直接派人前往齐国劝高纬杀斛律光,傻子都知道韦孝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那斛律光哪还死得了。对付突厥人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时候隋军要是直接去帮阿波造反,劝他自立为大可汗,阿波知道对方的目的是要分裂他们的国家,哪还会敢自立。所以越是要急着分裂他们,越要不紧不慢,步步为营。长孙晟接下来提出的第一个小计划,就是与突厥人议和。

突厥人南侵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其中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因为隋朝建立之后,不再向北周时期一样向他们进献礼物。长孙晟因此向隋文帝提议,可用财礼作为诱饵,向突厥人提出求和,但是这些财礼,不能只送给沙钵略大可汗一人,得分成两份,分别送到实力最强的沙钵略可汗和达头可汗的手中。隋文帝是识大体之人,他之前节俭是为了国家,现在国家都快保不住了,哪还会吝啬区区财礼,遂按照长孙晟的建议,分别向率军入关的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献礼,言辞谦卑地提出议和。二位可汗没想到隋文帝这么快就被他们打怕了,当然是喜从心来,于是二位可汗各自派出使者前往长安,向隋朝索要更多的财物。二位使者到后,隋文帝在朝堂召见他们,问哪位使者是沙钵略可汗的使者。突厥国以沙钵略可汗的身份最高贵,他的使者就相当于皇帝的特使,所以其中一位使者应声出列,傲慢地说道:“我是!”隋文帝面色平淡的“哦”了一声,让人把他带到下首坐了;又问:“谁是达头可汗的使者?”另外一位来使道:“我是。”隋文帝一听,脸色立即堆满了笑意:“原来您是达头可汗的使者,快,把朕令人为可汗大人定制的旗帜取来!”不久,有官员呈上一面制作精良的大旗,因上面绘制有一个金色的狼头,此旗被称为:狼头纛。隋文帝下旨将狼头纛当众赐给达头可汗,又吩咐下去,为达头可汗的使者赐座,让他坐在沙钵略可汗的上首。

沙钵略可汗的使者再也忍耐不住,站起身来道:“你这个皇帝好不懂事,狼是我们突厥人的图腾,这面狼头旗只有我们的大可汗才配拥有,达头可汗只不过是我们国家的小可汗,他凭什么拥有这面旗号?”说完他伸手就去夺那面狼头纛,达头可汗的使者也不相让,大声道:“若不是我们达头可汗当初提议,推举沙钵略做大可汗,这个汗位本该是阿波的。大可汗之位都让给你们可汗了,我们可汗拿他一面旗帜又怎么了?”两位使者面红耳赤地争吵起来,虽然一旁有翻译官一直在替隋文帝讲解,但隋文帝只作听不懂,一直满脸疑惑的看着他们争吵。最终,沙钵略可汗的使者因达头可汗的使者不肯相让,未能从对方手中夺取那面狼头纛,怒气冲天地独自离去;隋文帝拉住也待要离开的达头使者,又殷勤款待他数日,才让他满载金银而归。

第一步小计划成功完成,只因为一面旗帜,沙钵略可汗和达头可汗两位各拥有十多万大军的突厥首领争得不可开交,从此关系不和。随之造成的影响就是,突厥人此次入侵中原的两支主力,沙钵略可汗的军队和达头可汗的军队,进攻势头开始衰减。在并州北部、幽州西部,叶护可汗的军队没有受此影响,仍在按照大可汗的命令,率军向南推进,不过隋文帝这时候已经一点都不着急了,因为长孙晟的第二步小计划,针对的正是叶护可汗。

离间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成功之后,隋文帝任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前往征讨叶护可汗。长孙晟领命之后,向隋文帝表示:臣这个将军打仗与其他将军不同,不要兵,只要钱,请陛下赐臣骑兵数百人,足够押运财礼就可以了。隋文帝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对长孙晟言听计从—与动员数十万大军的庞大军费相比,数车财礼哪算是钱啊!他遂下令有司为长孙晟准备了大量的钱财。长孙晟带着这些钱财,并没有直接去见叶护可汗,而是前往拜见随同叶护可汗南征的奚、契丹二部首领,提出将所携的财物分作三份:叶护可汗、奚族首领、契丹族首领每人一份,条件是请他们陪同自己去见叶护可汗。奚和契丹几百年后也是威震北方的大部落,尤其是契丹,更建立了威震中外的“大辽”政权,但此时这两个部落实力还非常弱小,所谓相助突厥人出征,不过是来替他们摇旗呐喊的,也没打算获得多少战利品。结果两位首领眼看长孙晟千里迢迢的主动把大量战利品送到自己手上,要求只是他俩陪同长孙晟去见叶护可汗一面,皆答应不迭。

长孙晟在奚人、契丹人的指引下,与叶护可汗相见。叶护可汗虽偏处东陲,极少前往王庭,但对“一箭双雕”长孙晟的大名也早有耳闻,见他带着厚礼前来,问他所为何事。长孙晟道:“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现已和隋国皇帝议和,打算退兵,因此隋国皇帝派我带着礼物馈赠可汗殿下—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两处,隋国另有使者前往。”叶护可汗将信将疑,说道:“我兄长一个多月之前,还派人前来催促我急战,他此次南下,以问鼎中原为目的,怎么会这么快就改变初衷,同意与隋国议和?”长孙晟道:“此事真假,可汗可以自行判断,在下只是奉命前来犒劳可汗的军队。”叶护可汗寻思许久,下令所部兵马,以及奚、契丹二军在他弄清楚大可汗的真实用意之前,先暂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长孙晟见第二步计划也取得成功,急匆匆地赶回长安向隋文帝复命,隋文帝听了他劝停叶护可汗的经过,挠头问道:“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根本没有同意议和,将军是知道的。你对叶护可汗撒谎,也只能欺骗他一时。等他弄清楚真相,最多一两个月,该部兵马以及奚人、契丹人又会重新展开对我大隋东北的攻势,这可怎么办?”长孙晟笑道:“所谓臣才迅速赶回来,制定接下来的第三步计划,陛下放心,一两个月后,不但沙钵略可汗和达头可汗将悉数退兵,而且叶护可汗将对他的同胞王兄深感不满,从此兄弟二人貌合神离。一切都在臣的计划之中,陛下放心便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