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高长恭出战前,段韶交给他的任务是带领五百骑兵前往金墉报讯,以稳定军心。奔着这个目的,高长恭与宇文宪相遇后,并不恋战,他虚晃一枪,便率军冲往金墉城下。金墉城外,四面都是周军营地,眼看数百齐军突然闯入进来,尉迟迥亲自带人前往堵截。高长恭身先士卒,持矛冲锋,数万周军不能抵挡,竟被他杀出一条血路,成功接近了金墉城门。高长恭对着城头大喊开门,守将明明清楚听见了,却严令镇守金墉的齐军士兵:“不得打开城门,谨防有诈。”高长恭完全没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变故,他眼看身后尉迟迥已带着周军追兵迫近,急得手足无措。幸好在高长恭身旁,一名骑兵反应够快,提醒高长恭道:“王爷,快把你的头盔脱掉!”

高长恭恍然大悟,连忙把他那顶重盔摘了,露出了自己的容貌。—作为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美男子,他的这张脸辨识度太高了,整个齐国上下谁不认识。金墉守将见了,喜极而泣道:“原来是兰陵王,末将守城已有一个月,城中军民死伤殆尽,不得不万分谨慎。之前还道是尉迟迥令部下扮作齐军,想赚我打开城门。”于是一声令下,将城门大开。兰陵王入城不久,金墉东北烟尘滚滚,杀声震天,却是段韶、斛律光亲率援军从邙山赶来接应。高长恭见状,再次披挂上阵,相助段韶等人追击周军,周军在尉迟迥的指挥下,丢弃所有营地向西逃亡,高长恭、斛律光二位猛将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杀得周军血流成河。据事后统计,此役周军丢下的尸首、兵器、辎重相连起来,长达三十余里。

北齐、北周的第二场大战,金墉保卫战,又是以齐军完胜告终,突厥人得知尉迟迥兵败,不日退回塞外。之前攻打悬瓠等地的周军也都舍弃既得成果,惶惶随主力回国。十二月中旬,北齐皇帝前往金墉巡视,见城外周军的营地四散分布,如同夜空的繁星点点,不禁骇然。他问高长恭道:“皇弟真的仅率五百骑兵,便穿透了由数万人结成的层层重围,来到了金墉城下?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哪!”高长恭部下将当日交战的过程对皇帝详细描述过了,齐武成帝这才相信,他下令北齐将士集体创作一首曲子,以歌颂皇弟兰陵王的丰功伟绩,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即是由此诞生。

宇文护接连派兵攻打晋阳、金墉,皆遭惨痛失利,此后数年,他和突厥人这对铁杆盟友终于消停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相比他在政治上高明的斗争手段,宇文护在军事上确实存在短板,随便把北齐三杰之中的任何一位拿出来,就够他喝一壶的。

外战赢不了,宇文护只得把精力放回国内,继续和北周的其他大臣们作斗争。之前的两战,大大降低了他的威信,越来越多的官员对他专权朝廷的行为表示不服。宇文护对此的解决办法是:谁服从我,我就提拔谁;谁反对我,我就罢免谁。他任命了一大批心腹,占据了朝廷各大要职,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新被任命的官员都是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他们仗着有宇文护撑腰,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北周朝野内外搞得乌烟瘴气。

有一人,名叫宇文直,是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弟弟(二人皆是宇文泰妻子文宣皇后所生)。按说,二人既是亲兄弟,宇文直理当事事替兄长着想才对,可是宇文直生性贪婪刻薄,他明明知道这些年周武帝被宇文护挟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为了利益主动投靠宇文护,不惜助纣为虐,甘为其走狗。周武帝为人宽厚,对此也不计较,每当有人私下向他反映,说宇文直对他怀有二心,周武帝都是淡淡一笑,止住他们的话道:“朕的亲兄弟,如果朕还信不过,还能相信谁呢?”

金墉保卫战结束后又过去三年,公元567年,周武帝的这位亲兄弟摊上大事了,还是与宇文护有关。宇文护对北齐作战连连败北,一直不敢再招惹这位拥有三大名将的东方邻居,可是在他内心身处隐藏着渴望,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哪怕取得一场小胜也好。结果就在这一年,南边相对较弱的陈国发生变故,该国的湘州刺史华皎举州投降后梁。后梁是弹丸小国,又是北周的附庸,对此哪敢自专,立即派人将此事禀报宇文护,希望得到北周的庇护。宇文护得报大喜,心想北齐有三杰,陈国自陈霸先之后可没有听说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加上有后梁、华皎两位盟友相助,这个软柿子不捏白不捏。经他拍板,宇文直得到了这个光荣的任务,负责率领周军前往南方增援。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