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自齐文宣帝高洋过世,突厥人如同挣脱了枷锁,再度强盛。到宇文护策划征讨北齐之时,突厥部已完全吞并了柔然部,塞外的土地,除了东北的库莫奚、契丹二部占了一个小角落,其余皆归突厥所有,其疆域与匈奴、柔然全盛时期等同。宇文护为求万全,在出兵之前遣使北上请求与突厥人联姻,迎娶突厥可汗之女为北周皇后。突厥人顾忌之前北齐的强大,好不容易才盼来一位昏庸的齐国皇帝,欣然同意宇文护所请,遣使将爱女嫁与周武帝;送出突厥公主不久,突厥首领木杆可汗亲率骑兵十万,驻扎于北齐北部边境。

公元563年十月,“后高欢、宇文泰”时期的双雄争霸再次拉开序幕,这也是北齐、北周分别建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短兵相接,由北周主攻,兵分两路出击。周国北路军主将为柱国大将军杨忠,他率骑兵一万经塞外迂回至齐国北部,待与木杆可汗的主力会师,然后从北向南攻往晋阳;南路军主将为柱国大将军达奚武,和杨忠一样,达奚武也是在宇文护专政时期新被任命为柱国。达奚武的作战目标是先攻打玉璧以北的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待攻克此地,立即率南路军北上接应杨忠,配合北路军对晋阳城实施南北夹击。

宇文护将晋阳城作为此战的最终目标,显然没打算利用这一战试试手,而是奔着一战灭齐的计划去了—晋阳城自被高欢用作陪都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敢打它的主意。杨忠不负宇文护的重托,他与突厥人联兵之后,三个月内连下齐国北部二十多座城池,于公元564年二月,兵临晋阳城下。与之同时,达奚武也将平阳城包围。

北齐形势危急,齐成武帝高湛再是昏庸,也知道晋阳、平阳同时被周军围困意味着什么。时值初春,整个齐国北部被大雪笼罩,平地积雪深达数尺,齐成武帝在群臣的劝谏下,穿上戎装,顶着漫天大雪亲自驾临晋阳。到晋阳之后,齐成武帝远远看了一眼北周和突厥联军的声势,就下令从人随他原道返回,启驾回邺城去。北齐宗室,高欢的侄子赵郡王高睿急了,一把抱住皇帝的马腿,大声道:“陛下,现在十余万敌军就在城外,您不在此亲自坐镇,要到哪里去?”齐武成帝置身大雪中,又是寒冷,又是畏惧,牙关打战,口齿不清地说道:“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敌人,晋阳哪还守得住?依朕之见,不如舍弃给周军算了。“高睿闻言,惊怒道:”陛下明鉴,晋阳不同于其他城邑,守不住也得守—此地若是失守,我大齐灭亡只在旦夕之间。请陛下先进城休息,由臣等相助您守城!”齐武成帝周围,其他大臣也纷纷出言相求,请皇帝中止回邺城的打算。齐武成帝无奈,只得进晋阳暂住,他任命高睿为晋阳守将,全权指挥驻扎于此的北齐军队。

数日后,北齐大都督,并州刺史段韶听说皇帝已到晋阳,率军前来护驾。高睿见段韶前来,大喜道:“若得大都督总领三军,区区十余万敌军有何可惧?”于是他再将晋阳的指挥权转交于段韶。段韶这时已年近六旬,是公认的北齐第一名将,他鉴于军情紧迫,也不推迟。一到军中,便召集数万精兵出城列阵,与杨忠、木杆可汗的营地相聚不到一里。木杆可汗闻讯,也率领突厥将士齐出,待仔细眺望过段韶的排兵布阵,他埋怨一旁的杨忠道:“你们周人不厚道啊,说什么齐国主上昏庸,将帅不得其人,本可汗才答应出兵前来相助。可是你看,那些齐军眼中明明都放出铁一样的光芒,和他们厮杀岂不是送死吗?”

杨忠也被齐军的声势震慑,还没想到该怎么回答,那边段韶一声令下,齐军鼓声大振,数万精锐已奋勇杀来。突厥可汗不敢交战,带着十万突厥骑士转身向塞外撤退,杨忠和一万周军不防突厥人突然将他们抛下,独臂难支,被段韶杀得溃不成军。段韶打败杨忠后,紧追突厥大军不舍,木杆可汗吓得头也不敢回,只顾催促部下加速向北逃窜。由于大雪方停,地冻路滑,突厥人经不起齐军的猛追,战马惊吓过度,纷纷马失前蹄,把突厥骑兵甩得到处都是。幸得突厥可汗出兵时预备了许多毛毡,见状况窘迫,他让士兵们集体丢弃战马,用毛毡铺路前进,自己则将长矛折断成两截,取一截木杆用作拐杖,徒步逃窜—正是人如其名,真可谓“木杆可汗”也。等逃到长城以北时,十万突厥骑兵已全部成了步兵,十万匹良马损失殆尽。段韶挂念平阳的安危,既见晋阳的威胁解除,不愿再与突厥人过多纠缠,遂率军转道奔赴平阳而去。

上一段文章中我有一处笔误,周武帝登基后,侯莫陈崇并不是当时唯一的一个“西魏八拄国”存活者,还有一位柱国名叫于谨,论威望比侯莫陈崇还高。不过于谨很有自知之明,早早就放弃了兵权,仅保有名誉官职和爵位,所以宇文护对他没有丝毫敌意反而很尊敬。

特在此纠正一下。有些地方我写的时候也都是印象流,事后对比史料再看时才发现错误,见谅见谅。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