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春风得意马蹄疾。”从颍川归来之后,高澄的心情大抵如此。也难怪,宇文泰老了,侯景被他赶跑祸害江东去了,甚至连让他父亲头疼了一辈子的名将王思政都被他俘虏了,天下还有何人堪作他的对手。有时候,高澄真想仰天长啸:“哈哈,我就是这个世上最聪明的人!”

人一旦太过得意,就容易忘形,何况新任的齐王高澄尚未过而立之年,才二十九岁。年少轻狂,他如此年轻就站在了权力的巅峰,不狂一下反倒不合情理。不过高澄的狂,狂出了新的高度,之后在一次宴会上,他做了一件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儿:当着百官的面,把东魏皇帝元善见揍了一顿。

其实东魏皇帝元善见倒也没犯什么大错,这位傀儡皇帝自从十几年前被高澄的父亲高欢扶上皇位后,一直以孝庄帝元子攸、孝武帝元修的下场为鉴,小心翼翼安守本分。但元善见毕竟也是有些追求的人,他在宫内闲着无聊,便经常读读书,吟吟诗,骑骑马,射射箭,借此打发时间。不觉十几年下来,竟然成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甚至有人夸元善见很像他的伟大先祖—魏太武帝拓跋焘。高澄对此当然不乐意了,我要的是一位方便操纵的傀儡皇帝,日后乖乖把皇位禅让给我,而不是什么一代雄主。

真让他成为雄主了,那我算什么?

“那位痴儿皇帝,又轮不到他治理国家,没事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那位痴儿皇帝,又轮不到他上战场,没事练习什么马术、箭法?”

这些话传到元善见耳中,元善见脾气再好,也难免生气:高欢作为东魏的开创者,在世的时候还对朕客客气气;高澄你小子不过是命好,继承了你父亲留下的遗产,本来你仗势欺人也就罢了,竟然还给朕起个羞辱性的外号叫“痴儿皇帝”?

元善见比高澄小四岁,也是争强好胜的热血青年,于是在一次宴会上二人矛盾激化,终于发生了口角。元善见气呼呼地质问高澄道:“自古没有不灭亡的国家,你这样公然羞辱朕,朕这个皇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高澄刚好在宴会上喝了点酒,酒劲上头,听了这话酒樽一摔,吩咐左右道:“来人哪,揍他!”官员们见高澄来真的,没法子,一位官员只好硬着头皮上去打了皇帝几拳。打完之后,高澄仍然怒气未消,又骂道:“什么皇帝,我看你就是狗脚皇帝,哼!”说完扬长而去。

就这样,皇帝元善见继“痴儿皇帝”之后,又得了一个新的外号“狗脚皇帝”,有些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算您高澄想篡位,时机也成熟了,但在正式登基之前,您至少表面形式还是得演一下吧,您这…皇帝元善见也是真的忍无可忍了,他可以做傀儡皇帝,但绝对不能接受“狗脚皇帝”这个称谓。朝里朝外都是高澄的人,他只好暗中向唯有的几位亲信大臣哭诉,那位几位大臣义愤填膺,达成密谋道:高澄公然羞辱陛下,唯有诛杀此人,才能整肃朝纲。

几位大臣说干就干,随即将暗杀高澄的计划付诸行动。结果还没成功,就东窗事发,计划泄露。高澄等的就是这个—他这么聪明的人,做任何事都有动机,之所以几次三番故意激怒皇帝,何尝不是在寻找一个废黜皇帝的由头,不然无缘无故地把皇帝废掉,只怕天下臣民不服。高澄下令将参与此事的几位大臣丢入大锅,尽数烹杀,不久又派人把皇帝软禁起来,严加看守。这下,改朝换代的条件完全成熟了。

公元549年八月初八,就在高澄的登基大典准备完毕,临朝称尊的前一日晚上,高澄兴致很高,单独邀请了几位大臣,屏退左右,在邺城北城的府邸中举办小型宴会。

“明日,朕就是真正的皇帝了,你等都是开国元勋哪!”高澄说话的时候,来了一位厨子,手中端了一盘菜肴。高澄示意那厨子放下菜肴出去,悄悄对几位大臣说道:“朕昨晚梦见这位厨子想害我,等明日朕当了皇帝,就下旨把他杀了。”

这时候,已走到门口的厨子突然转过身来,瞪着高澄大声问道:“你说什么?”

呦呵,一个下人竟然敢这样对朕说话,整个皇宫内外,谁不知道朕已是事实上的皇帝,真的反了你了,高澄大怒:“你回头做什么,滚出去!”

那位厨子不但没有出去,反而冷笑一声,快步逼近高澄。正当高澄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厨子不知道从哪里掏了一把匕首出来,对准高澄奋力刺出…

自负天下第一聪明人的高澄就这样命丧当场,被一位厨子给杀了。

消息传了开去,最惊慌的是守在府邸中的侍卫们。今日的齐王,明日的皇帝竟然遇害了,这还得了!很快,那位厨子被匆忙赶来的侍卫包围,乱刀砍为肉泥,待侍卫们把厨子砍了,才猛然发现忘了一件重要的事:盘问幕后的指使人是谁。厨子应该明白,杀了高澄,他肯定难以活命,这种玉石俱焚的行为他如果没有受人幕后指使,完全不符合逻辑。当然了,也许有朋友会说:是高澄先对厨子不敬,厨子出于愤怒,才拔刀相向的嘛。可是,他一位负责上菜的厨子,没事带把匕首在身上干嘛?更何况,高澄说要杀他很可能是句玩笑话,也没有当场下旨;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真的要杀他,整整一晚上的时间,也足够让那位厨子在高澄杀他的旨意下达之前,安全逃离宫城了。

最终,这起事件成了一起悬案,后世对此众说纷纭。笔者也不能确定是谁指使厨子杀死高澄的,仅能确定一点,高澄死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被软禁已久的皇帝元善见乍然听闻高澄被杀,如释重负地说道:“齐王之死,似乎是天意,大魏皇室的权威沦丧已久,是时候重新交还到朕的手中了。”娄昭君和其他大臣因为高澄遇害一事发生得太过贸然,也一时六神无主,不知道从此之后该接受谁的领导—或许真的如皇帝说的那样,高澄得意忘形,是死于天谴;皇帝文武双全,又正当盛年,如果就此还政于他,他也许会念在高欢父子大多数时候能够善待他的份上(高澄屡次羞辱皇帝,仅是他称帝前夕的表现,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里,高欢和高澄对皇帝还是很尊敬的),赦免高欢的其他子孙。于是,一时间把东魏的权力交还给皇室的舆论占居了上风,直到八月十一日,高澄遇害三日之后,邺城皇宫之内,突然一下子涌来八千全副武装的禁军,分头占领了皇宫各处险要;其中更有二百人,在一位将军的率领下,堂而皇之的把守在朝堂殿外,这些人手中高举着刀剑,宛如身在战场。皇宫就此被大批武士严密控制,形同军营,刚解除禁锢,想收回权力的皇帝,以及那些喊着要还政于皇室的大臣们对此心惊胆战,目瞪口呆。因为率领大队禁军前来的那位将军不是旁人,正是高澄的二弟:高洋。

高洋到了朝堂外,并不入殿行礼,只是令人带话给皇帝道:“臣有家事,需回晋阳一趟。在臣回来之前,任何人包括陛下在内,不得轻举妄动。”说完高洋略施一礼,披甲持剑大步离去,八千禁军依然固守原地,纹丝不动。皇帝见状大惊失色,呆呆地目送着高洋远去。直到高洋出了皇宫,他才敢忧心忡忡地轻声道:“完了,高澄刚死,又来了个更厉害的角色。唉,朕的末日近了。”

高洋,这一年二十四岁,比皇帝元善见还小两岁。本来在高澄英年早逝,高澄诸子皆幼小的前提下,按照“兄终弟及”制度,让高洋继承东魏大权是一个很合理的提议。—那为什么娄昭君和其他大臣之前都没想到这一点呢?

原因很简单,就之前高澄、高洋两兄弟的表现来看,压根是一个天,一个地。如果说高澄是天下第一聪明人的话(高澄自封的),那么高洋就是天下最傻的人(也是高澄封的)。

高澄作为高欢的长子,不仅从生下来就拥有了东魏的第一继承权,更继承了父母几乎所有的优点:外貌英俊,身材魁梧,胸怀韬略,治国之才。而高洋却恰恰相反,他不但外貌丑,个子矮,而且从小就沉默寡言,什么本事都学不会。这也就算了,偏偏高洋还是个“失心疯”,高澄还是世子的时候,每次去二弟府上游玩,要么看见高洋跟个木头人一样坐在那里发呆,一发呆就是几个时辰;要么就是看见高洋光着脚丫在府里乱跑,浑然不觉天气已经很凉。高澄对此又好气又好笑:“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弟弟,要是像他这样的傻子有朝一日都能飞黄腾达,那我还辛辛苦苦地学习什么兵法、武艺?”

不止是高澄,包括娄昭君在内,所有人都一直认定高洋是个傻子。娄昭君作为高欢的正妻,共育有嫡子六人,对其他五个五子,娄昭君基本能做到一视同仁,唯独不喜欢二子高洋。理由也很简单:这么个傻儿子,我关心他或者不关心他有区别吗?没有区别,反正他也不懂什么叫关爱。所以高澄遇害后,娄昭君和其他大臣都把下一任东魏的领导人做成了一道双选题。A:皇帝元善见,B:娄昭君的第三个儿子,当时十五岁的高演。考虑到高演年纪稍微小了一点,东魏又强敌环伺,北有柔然,西有宇文泰,南有侯景,怕偌大的国家他治理不了,大多数人才考虑选A。哪知道高洋突然带兵入宫,宣布道:你们别纠结了,答案就是C—我高洋!

谁说我是傻子,我这叫韬光隐晦!你们这些人真笨,竟然全被我给骗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2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2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