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侯景曾天真的以为,只要熬到高欢去世,他就能成为下一个司马懿;结果现实情况却是,他司马懿没有做成,却成了下一个魏延。

要知道,高欢生前,其最大的优点其实还不是会打仗,至少在这一点上宇文泰就不输给他;而是讲义气,重承诺,赏罚分明,爱惜人才,因此他虽然经常打败仗,却得益于强大的人格魅力,让东魏军民长期心服于他的统治。同理,河南各地刺史、郡守之前听命于侯景,并非是因为他们拥戴侯景,只是因为他们拥戴高欢,而侯景又是高欢的部下,所以才对侯景俯首帖耳。这时候他们一看,侯景竟然背叛朝廷,纷纷主动向高澄表明忠心,拒绝侯景的调遣。侯景起兵不成,却闹了个众叛亲离。

为此,侯景在河南难以立足,他深知朝廷的军队早晚要到,仅靠自己手中的几万部队想与东魏朝廷抗衡是不现实的。他反也反了,为求自保,只得向东魏以外的其余两国发出了求援信,一封给宇文泰,一封给梁武帝萧衍,都许诺他们若出兵相救自己,便将自己管辖的河南地区倾囊相赠。宇文泰收到书信后,态度很明确:河南我不要,侯景我也不救,此人两面三刀,恶如豺狼,万一救了他被他反咬一口怎么办?其他的那些柱国也都赞同这一观点,说高欢刚去世,侯景就敢谋反,这种小人活该天诛地灭。唯有王思政提出:“如果河南我军收了,侯景我军却不救,那为何不出兵呢?”

对付君子,用对付君子的办法,对付恶人,就要用对付恶人的办法。和高欢打交道,双方是光明正大的沙场对决,比拼的是兵法、谋略;和侯景这种人打交道,双方是勾心斗角的暗地使诈,比拼的是狡猾、阴谋。王思政因此主动要求前往增援侯景—既然宇文丞相不喜欢和这种下三滥的小人打交道,那就让我王思政出面,会一会侯景此人如何。

王思政因为屡立大功,身居西魏十二位大将军之首,如果不是因为仅设了八位柱国,而是设了九位柱国的话,他肯定会入选。他既然出于为西魏谋取利益的初衷,提出了这个建议,宇文泰也不得不同意,只是提醒他道:“侯景多诈,将军是我的股肱之臣,此去务必小心。”

王思政到河南时,为该年六月,此时,征讨侯景的东魏军队正巧抵达,见侯景得了西魏的援军,主将高岳不敢轻举妄动,退至河南以北驻军观望。由于王思政出兵之前,宇文泰已任命侯景为大将军、河南大行台、河南总督,侯景只道王思政是奉宇文泰的命令来援救他的,到河南之后会接受自己的指挥,忙热烈欢迎西魏的援军进入河南地区。哪知王思政一到河南,二话不说,就分兵把洛阳、金墉、颍川等地全给占了,尽数夺取了侯景之前所管辖的河南七州十二镇,待夺取了这些地区以后,王思政这才掏出宇文泰的旨意,宣布废除侯景河南总督一职,改由自己接任。这一变故,完全出乎的侯景预料,还没等到他完全反应过来,西魏的第二支援军,由柱国李弼、赵贵率领,很快又浩浩荡荡地前来河南与王思政会师。这么一来,王思政在河南的最高领导地位彻底得到稳固。王思政收起来时的笑容,严肃地通知侯景:河南没你的事了,宇文丞相令人亲自去长安见他。你若敢有异心,李弼、赵贵两位柱国大将军的铁骑可不是好惹的!

侯景哪知道王思政不但会玩阳谋,玩起阴谋来也是高人,他本来是想利用西魏垂涎河南七州沃土的心思,先稳住该国援军,然后等形势稳了,再寻机诛杀王思政,夺取他的军队为己所用,哪知被王思政反将了一军,吃了个大哑巴亏。王思政咄咄逼人,若是不听他的立即去长安向宇文泰报道,只怕更会陷入遭到东魏、西魏两大强国夹击的窘迫。侯景自然不敢去见宇文泰,不去关中,土地没了至少还能保住兵权,若去了关中,只怕连仅有的兵权都一起没了。就在他进退维谷,带着数万散兵游勇走投无路时,他的另一封信派上了用场,梁武帝萧衍派人前来,也想接收侯景之前许诺的七州十二镇领土。结果建康离河南太远,中间又被水路阻隔,梁武帝的军队晚到了一步,侯景垂头丧气地告诉他们:“河南被王思政夺了,七州十二镇,大多已归顺宇文泰。”

梁军一听这话,就要打道回府,他们是奔着河南的沃土来的,不是为了声名狼藉的叛徒侯景,没了七州十二镇,我等凭啥听你指挥。侯景好不容易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哪肯让梁军就这样轻易走了,于是巧舌如簧与他们分析道:“河南四战之地,易攻而难守,又远离梁国的腹心地带,取之何益?不如本将军与你等联手,改道向东,前往攻打徐州的治所彭城。得了徐州,胜得河南多矣!”梁军见侯景夸口,自称能够帮他们攻取彭城,不敢自专,忙将此事禀报于梁武帝。梁武帝此时已八十四岁了,早已不复北伐的志向,听说侯景提议要联合梁国的力量攻取徐州,一开始并不同意—取徐州和取河南不同,河南是侯景送的,取得此地不用大动干戈,而取徐州,那就需要北伐,是必须与东魏的守军正面交战的。以前,朕有名将韦睿,北伐未能成功;韦睿之后,有名将陈庆之,北伐也未能成功。如今陈庆之已过世多年(陈庆之病逝于公元539年),朕至今未能找到一位能够代替他的元帅之才,拿什么北伐,拿什么打败精锐的东魏军队。

梁武帝不同意北伐,还有另外一点原因,前文说过,梁武帝晚年沉迷于佛教,凡事相信天命。命中该属于他的,那才属于他,命中不属于他的,他也不强求。所以前些年高欢和宇文泰打来打去,光数十万人级别的大型战役就打了整整五场,梁国始终隔岸观火,不趁某一方战败的良机北上介入战争。

“天意注定徐州不属于朕,既然河南没了,那就把派出的军队召回来吧。侯景既向朕求援,就不该同时向宇文泰求援,既然是他失礼在先,那朕拒绝其提议,也并无过失之处。”梁武帝年事虽高,还是有点清醒的,为了侯景一人得罪东魏,实在不划算,关键得罪了东魏,被他“送给”西魏的河南七州也不可能夺取过来了。赔本的买卖,朕做不得。

结果就在他准备拒绝侯景提议的这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长江以北的各地守将纷纷向他投降,长江以南各地张灯结彩,举国欢庆。梁武帝醒来之后,将此梦描述给自己的宠臣朱异听了,问他怎么看待此事。朱异是宠臣,当然懂得取悦主上的方法,急忙跪下恭喜梁武帝道:“陛下,若听从侯景的提议,发兵徐州,此次北伐必能成功。天意注定,用不了多久,天下都会属于您一人!”

这个马屁拍得很好,尤其是“天意注定”四字,正是迷信佛教的梁武帝最想听的。—你看,不枉朕多年求神拜佛,河南没了,佛主老人家马上把朕更想要的徐州作为礼物送上。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此时不取徐州,更待何时。侯景的北伐提议,朕接受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