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一计,确实完全出乎韦孝宽的意料。历来攻城战,要摧毁城墙都是从地面发起进攻,哪知道有人会在地底下做手脚呢。不多时,高欢在城外布阵完毕,终于首次成功的派遣一队人马进入了城内。在高欢看来,玉壁连城墙都垮了,他的骑兵只要能够进城,便能够为所欲为。

玉壁城,是我的了!

可惜他高兴的太早了,数万骑兵进城拼杀了一会儿,就马上退出城来,启禀他道:“丞相,不妙,我军花费这么久的时间所挖的地道,看来是白挖了。”

“为何?”

“我军摧毁的那座城墙只是外城的城墙,在城内,韦孝宽另建有一道防线,守备森严的很。”

原来,就在高欢大动干戈派人挖地道,秘密实施“地道焚柱”之计的同时,韦孝宽在城内也没闲着。他在城中巡逻的时候发现,早前他囤积的大堆木料,在修筑塔楼的时候只用掉一小部分,仍然闲置有许多。他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便派城内的工匠把这些木料利用起来,制作了两样东西。

第一样东西,是木栅栏。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了,木栅栏,是修筑营地的必需品,韦孝宽是守城专家,守城专家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喜欢未雨绸缪。他虽然不知道高欢一连十多日不发动进攻在搞什么名堂,但心知无论对方用什么武器再来攻城,冲车也好,云梯也罢,必定会将主要进攻火力对准北面的城墙。所以,他派人把这些木栅栏设置在北面城墙的南边,在城墙的身后另外搭建了一道新的防线,相当于内城。高欢的骑兵部队就是被这些木栅栏挡住,才未能趁着城墙坍塌的良机,向玉壁的中心区域发动进攻。

第二样东西,是投石车。

在讲述官渡之战时,笔者提到过,曹操为了对付袁绍堆筑的土山,发明了投石车(《三国演义》中说投石车是刘晔发明的,这并不正确),从而成功实现了“以低处,打高处”。这一次,高欢使用的五条计策之中,有一计是模仿了袁绍,也派兵堆筑了土山,韦孝宽一开始对付土山的办法是修筑塔楼,任你土山再高,塔楼总是比土山要更高一点,从而占领制高点,拥有“以高处,打地处”的优势。事后韦孝宽仔细分析,觉得自己想出的用塔楼对抗土山的办法并不巧妙—幸好高欢没想到派人建造投石车,否则几番进攻下来,小小的塔楼早就被投石车轰塌了;最好的办法,还是曹操所用过的,在低处利用投石车攻击高处,只要东魏士兵敢驻军山上,就用投石车远远地轰击他们。

凭借木栅栏、投石车这两样事先准备的工具,东魏将士的第一波进攻被栅栏所阻,并未达到高欢预期的效果。韦孝宽想通了“地道焚柱”的原理之后,他迅速从初见城墙坍塌时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停止在高处眺望,快步下了塔楼,命令守方士兵利用刚造好的投石车,对城外的敌军发动猛烈的抛射攻击。一时间,大量的石块、断木从天而降,砸向驻扎在土山上,正准备发动第二波攻势的东魏军队。高欢左右的士兵被石块等物砸中,头破血流,手脚断折的比比皆是,东魏士兵主要是鲜卑人组成,他们并不知道汉人名将曹操早在几百年前就发明了这种远程武器,眼见韦孝宽呼风唤雨一般指挥着大量的石块、断木轰向他们,众将士不顾高欢的喝止,纷纷抱头鼠窜。韦孝宽趁着对方畏惧投石车,集体陷入混乱的契机,带着一万士兵大声呐喊,向城外的土山发起进攻,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土山被韦孝宽等人成功夺取,高欢与战败的大军被迫逃往山下。

计策好不好,不能光看过程,要看最终的结果。高欢连用五计,计计都可谓巧妙,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光地道就挖了两回,不但没有能够夺取玉壁,连己方堆建的土山阵地都丢了。高欢从土山上下来,脸上的表情像是要吃人的野兽。他派人威胁韦孝宽道:“你是等不来宇文泰的援兵了,趁早投降,免你一死!否则,你知道后果!”

对此,韦孝宽轻松地回道:“这才与贵军交战了一个月,我要什么援兵?回去告诉高丞相,城中的粮食至少还能吃一年,如果他有耐心的话,可以继续想办法来攻城。不过,我倒是担心你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军队,后勤早晚供应不上,会有全军覆没之险啊。”

高欢听了这样的回答,肺都快气炸了,他又派人抄写了大量的赏令,赏令上写道:“擒杀韦孝宽献城者,封开国公,奖赏布帛万匹!”然后让士兵们把赏令绑在箭矢上,射向山上。而韦孝宽凭借之前几乎完美的守城表现,在士兵们心中已如神一般存在,士兵们敬爱他,崇拜他,且知道高欢败局已定,哪还会贪图高欢的赏赐,都把捡得的赏令交到韦孝宽面前,问他该怎么办。韦孝宽说道:“这事好办,你等不见赏令的背面是空白的吗,可在上面写道:擒杀高欢投降者,封开国公,奖赏布帛万匹。书写完毕,统统给我射回到山下去。””

玉壁守军如实照办,在赏令的背面写上字,回射到山下。高欢见对方士兵不贪图重赏,以官爵、金钱收买他们的“攻心”计策也不管用,自己实在无计可施了。他急火攻心,恼羞交加,“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瘫软在地。左右侍卫慌忙把他好生扶起,取来水给他饮用。高欢无力地说道:“我还有一计,把那个人押到山下,看看韦孝宽是何态度。如果韦孝宽还出言不逊,就把那个人杀了吧。”

“那个人”,是韦孝宽的亲侄子,名叫韦迁,原先在东魏做官。高欢此人胸襟还算开阔,当初高慎举虎牢投降西魏,事败后投奔宇文泰,高季式一家以及高乾、高敖曹的子孙都心惊胆战,害怕高欢因为高慎一人的缘故迁怒于他们,但事后高欢却如同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依然给予高季式一家,以及其他高氏兄弟的子孙极好的礼遇,当然了,这个仅限于高乾、高敖曹、高季式三家,高慎的子孙都被他下令处决。以高欢的地位,他一向是不屑于用这种“拿人质进行威胁”的卑鄙行为的,可是他对战胜韦孝宽一事已然绝望,既然正面交战败局已定,就算只为出一口气,他也想让韦孝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痛苦。

韦迁被人用铁锁绑了,押至山下,脖子上被人架着大刀,可怜巴巴地大声哀求伯父救他一命。韦孝宽只看了一眼,就转身走了,他告诉士兵们道:“我连日用计,感觉疲惫,先回城去了。诸位仔细把守土山,除非高欢再派兵向山头发起进攻,否则不要打扰本将军!”

国家与亲人之间,如果只能做一个选择,那我韦孝宽自然毫不犹豫的选择国家。韦迁,我的亲侄儿,对不起了,我不忍心见你在我面前被杀,所以不得不选择逃避。

韦孝宽颤颤巍巍地走了,从始至终,也没有回头。在他身后,玉壁守军们人人眼含热泪,目送他回城。如果说之前的韦孝宽让他们看到了一位名将的智慧,那么这一次,他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对一位将军来说,一种比军事智慧更伟大的东西。

名将的人格。

—先国而后家,他做到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