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高欢发飙了,后果非同小可。宇文泰与众将走散,裹在败军之中向西南逃亡,刚退至邙山,高欢事先埋伏在河桥以南的伏兵骤起,又一次将宇文泰围住。宇文泰呼喊部下相救,那些西魏的大将们早被高欢打成了一盘散沙,都不在身边,情形比之前日李穆故意鞭打他的那一回更加危急。也是宇文泰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业,老天不忍他葬身此地,又派了两位救星前来搭救。一位救星名叫王思政,早年被宇文泰封为太原郡公,他见东魏追兵将宇文泰围得水泄不通,与副将雷五安带着上千人冲上前去。王思政善使长矛,每一矛刺出都能击杀对方数人,因此东魏追兵不敢迫近,王思政保着宇文泰杀出重围,自己跳下马来,手舞长矛左右出击,不知不觉深陷对方军阵,身上也陆陆续续中了七八箭,犹然咬牙坚持。东魏追兵急着擒杀宇文泰,留下部分士兵与之纠缠,其余人继续向西南急追,很快又将宇文泰围住。这时,另一位救星站了出来,此人名叫蔡祐,官拜平东将军。他不擅长使用长矛,却有一手百步穿杨的箭法。他见追兵逼迫太急,一边保着宇文泰且战且走,一边有条不紊的弯弓搭箭,“嗖”“嗖”“嗖”一连数十箭射出,箭无虚发,数十名东魏追兵应声而倒。其余的东魏将士见他箭法厉害,很快又派出一批身穿厚重盔甲的重甲步兵手持长刀猛冲上去,想将他擒住。蔡祐再从箭囊中抽取箭矢之时,发现仅剩最后一支,他赫然察觉此事,却毫不慌张,依旧弯弓搭箭瞄准追兵,却隐忍不发。宇文泰诧异问道:“敌人靠近我们已不到三十步,将军为何还不放箭?”蔡祐答道:“丞相,我们的性命,全看这一支箭了。”话刚说完,数百名东魏重甲步兵已舞刀冲到他们面前,双方相距不足十步。蔡祐见对方阵前有一人盔甲显眼,料定是这队追兵的主将,一箭射出,精准地贯穿了那人的咽喉,将其射翻在地。东魏士兵没想到蔡祐的箭法比之“飞将军”李广都不遑多让,慌忙停止追击,蔡祐这才得以从容地护送着宇文泰离去。

宇文泰一路辗转逃至弘农,由于惊吓过度,他连续几日不得安睡,必须枕着蔡祐的大腿方能进入梦乡。西魏战败的众将来到金墉,听闻宇文泰退守弘农的消息,陆陆续续前来与他会合,其中包括王思政—之前一战,王思政身中十数箭,且被长矛击中身体多次,最终昏死在西魏败兵的尸堆当中。幸好他平时打仗,习惯穿一身破旧的衣服和盔甲,东魏士兵只道他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见他死了,并未砍下他的人头带回去邀功。他的副将雷五安将他从数千具尸体中挖了出来,探了探他的鼻息,还有一息尚存,便将王思政抱上自己的马背上带回了弘农,得宇文泰及时派人救治,王思政才侥幸活了下来。宇文泰欣赏王思政的不怕死精神,等他伤情稍稍好转,任命他为弘农太守,抵挡高欢的追兵,自己带着同样惊吓过度的皇帝元宝炬和其他将领启程返回关中。

宇文泰回国十分的及时,当时的关中,因为不了解河桥、邙山一战的细况,一会儿听说宇文泰被高欢活捉了,一会儿又听说宇文泰被高欢部下杀了,一会儿又听说高欢亲率数万骑兵已兵临潼关…早前沙苑之战中投降西魏的那些东魏俘虏趁机煽风点火,聚众作乱。随着宇文泰回国,他被擒、被杀的谣言不攻自破,西魏军队成功镇压了此次叛乱,虽然如此,河桥、邙山之战毕竟是西魏建国以来第一次惨败于东魏,宇文泰辛苦招募的数万精兵伤亡过半,国力大损,弘农以东的所有领土全部被高欢收复。此战之后,两魏相争的主动权,重新回到了高欢手里—当然高欢此战虽胜,也有一个极大的遗憾,就是失去了绝代名将高敖曹。西魏的不幸还不仅如此,一场惨败之后,除了高欢之外,在该国的北方和西方,又另外冒出来两个不安分的邻居。

这两个邻居也都是老熟人了,其中北方的邻居是柔然,西方的邻居是吐谷浑。他们听说宇文泰惨败的消息,都选择与高欢结盟。

吐谷浑这支部落的兴起在早前已介绍过,是由鲜卑慕容氏的分支所建。该部落的疆域位于今天的青海省境内,也就是曾经西羌的居住地。吐谷浑与西魏接壤,与东魏相距甚远。高欢用远交近攻之计,之前曾试图笼络吐谷浑可汗,联合他的力量共同夹击宇文泰。宇文泰对此的化解之策是,让西魏皇帝元宝炬迎娶了吐谷浑部落的乙弗氏,并封之为皇后,从而与吐谷浑达成联姻。高欢一计不成,又运用外交手段,派人北上向柔然可汗进献礼物,想与之交好。此时,距离魏太武帝亲征大漠,大破柔然已过去一个世纪,柔然王国又重新兴盛起来;而且由于北魏的分裂,北方六镇的军队大量南下,加入到东魏、西魏的对抗,在两魏的北方,一下子失去了用作抵挡柔然人南侵的最重要屏障。宇文泰对柔然人的频繁入侵深感困扰,他统治下的西魏又一穷二白,无法像高欢那样拿出丰厚的礼物进献柔然可汗,只得再次使出和亲之计,让西魏皇帝迎娶柔然可汗的女儿,封作皇后,之前的皇后乙弗氏则降格为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了,“两害相权取其轻”,柔然人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都比吐谷浑要强大的多,只得委屈了乙弗氏。结果宇文泰万万没想到,那位柔然公主体质不好,才嫁给西魏皇帝没多久,就突然去世。高欢趁机就此事大做文章,说西魏皇帝和之前的皇后乙弗氏旧情未了,新来的皇后柔然公主就是被他们害死的。柔然可汗听闻此事,大怒,亲率大军南下,锋芒直逼西魏边境。宇文泰大败之余,不愿和柔然人正面交锋,只得劝说西魏皇帝将乙弗氏赐死,从而换取柔然人的退兵。

宇文泰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都不输高欢,但在外交手段上却不是高欢的对手。他主张赐死乙弗氏,非但未能彻底修复和柔然人的关系,反而导致柔然、吐谷浑双方都对他充满敌意。其后,高欢再次试图和柔然、吐谷浑两支势力达成结盟,从而实现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对西魏的战略包围。高欢做事的风格,一向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他为了让柔然可汗心悦诚服的与自己合作,除了再次向柔然可汗进献大量财物,更向对方提议,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像西魏皇帝元宝炬一样,迎娶柔然公主为妻。柔然可汗与两个魏国打交道久了,也渐渐知道这两国的实际统治者分别是高欢和宇文泰,所谓的两位皇帝元善和元宝炬其实是形同虚实,他傲慢地回答高欢道:“本可汗也希望与高王您达成联姻,但是,迎娶柔然公主的不是您的儿子,而必须是您本人—您如果真的有诚意,就把之前的皇后废黜,改封我们柔然国的公主为皇后!”

高欢之前的皇后,当然是娄昭君了,这…高欢再是心如铁石,也不得不陷入犹豫。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娄皇后功不可没啊,要不是娄皇后当年不惜一切代价资助他,他可能还扛着长矛在某一地站岗呢。倒是娄皇后深明大义,主动提出让位,说道:“此乃国家大计,丞相不必迟疑。”高欢感激涕零,跪倒在娄皇后膝前长拜不起。高欢又让东魏皇帝元善迎娶了吐谷浑可汗的堂妹,至此,终于让柔然、吐谷浑两支部落死心塌地加入了自己的阵营。

高欢作出这么大的牺牲,目的自是为了一偿夙愿,在有生之年攻灭西魏。宇文泰在外交上完全陷入被动,唯有的对策,只能是团结西魏内部,从军事上寻找以弱胜强,破解高欢的三部联盟之法。到公元542年,东魏、西魏忙于外交攻势,已有数年未曾互相攻伐,这一年,宇文泰终于决定正式施行他规划已久的府兵制,在国内组建“六军”,并宣布了统领这六支府兵的最高统帅,分别是: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这位侯莫陈崇虽与当初暗降高欢,杀害贺拔岳的侯莫陈悦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二人没有血缘关系)。这六人加上宇文泰和元欣,刚好八人,即是日后的西魏八柱国。

西魏八柱国之下,设有十二位大将军,这十二位大将军也是位高权重,仅次于柱国,六军建立之初,由李穆、王思政、蔡祐、杨忠、韦孝宽等人分别担任,这些人的才能并不比柱国逊色,只是因为战功较少,资历较浅等原因才在地位上略次一级。宇文泰对这些大将军也十分器重,尤其是用苦肉计狠狠鞭打他,对他有救命之恩的李穆,被宇文泰赐以免死铁券,凭借此券可免除十次死罪。追随宇文泰与强大的东魏浴血奋战了多年的将领们,见宇文泰不负昔日承诺,果然把西魏这家公司的股份大方地分赏给他们,深感得遇明主,人人欣慰之余,也都竭力想为西魏这家公司多出一份力,报答宇文泰的信任。其中,长期镇守西魏东部重镇弘农的大将王思政便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向宇文泰进言道:“弘农虽然地势险要,但此地位于黄河以南,无法威胁到高欢亲自镇守的晋阳;况且弘农往西去便是潼关,我军在弘农设置重兵,意义不大。依末将之见,不如把我军的东部前线向北转移,在黄河以北的河东地区选择一处险地,修筑城池,重新打造一座军事壁垒。该壁垒一旦建成,进可威胁晋阳,退可拦截高欢与柔然人的联合入侵,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宇文泰想了一想,问王思政:“计是好计,不过,河东一直是高欢的领地,若在此地修筑城池,派兵驻守,不异于将一把尖刀插入了高欢的肋中,他岂会坐视不理,定会亲率大军前来攻打。我军主力远在关中,你有信心仅凭一支孤军,就能把这座城邑长期守住?”

王思政自信答道:“丞相放心,修筑城邑的地址末将已经物色好了,您只要前往视察一番,便知末将的信心从何而来。”

“如此说来,该地定是极度利于防守,而不利进攻了,它叫什么名字?”

“玉壁。”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