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府兵制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由于该军制建立初期,是由六位柱国大将军分别统领府兵,又称“六军制”。宇文泰组建府兵的原理,和之前的军户制有相同之处—士兵脱离生产,不需要农耕;但与军户制区别之处在于:一是这些府兵的编制方式类似于游牧民族的军队编制,由六位柱国大将军分别统率六军,六柱国之下,另设有好几级官衔,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的铺开,柱国大建军相当于当初的“左贤王”“右贤王”,大将军相当于当初的“左右谷蠡王”“左右大都尉”,仪同相当于千夫长;二是府兵的待遇比之前的军户更加优厚,但凡被编入府兵的士兵,一人当兵,不仅全家免除赋税,而且国家会定期对府兵的家庭进行经济补偿,通俗了说,当了府兵,吃穿、医疗、子女教育全部由国家承担,万一立了大功还有机会晋升为中层、高层干部,绝对是大有前途的好职业。所以西魏这家公司自从成立以来,除了高层和中层,人人都想当府兵—好歹也算是基层公务员啊,国家不亡,衣食无忧!但宇文泰计划招募的府兵总人数只有不到五万人,没办法,待遇实在太好了,哪怕只有五万府兵,按一家五口人计算,等于国家已经要供养一二十万人(有的家庭拥有两位以上府兵),西魏又不比东魏和梁国经济富裕,本来就是三国之中最穷最弱的国家,人多了哪里养得起。

相信大家已经发现:宇文泰首创的这两大制度,虽然是敢于打破常规的重大改革,对他自己而言却不是绝对好的制度。八柱国制,是分他自己之权,本来这个国家是他董事长一人说了算,结果多出来个董事会,还得把对一位君主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军队,交给这些高层帮他管着;府兵制,是分他自己之钱,西魏的税收本来就捉襟见肘,还得拿出一大部分收入去养着那些当兵的大爷,关键有战事的时候得养着,天下太平还得养着。但是,正如管理公司一样,只有最高管理者愿意把权力和利益分配给更多的人,让其他人也有权参与决策;让员工获得高薪的收入,让他们对公司心生归属感,这个公司才能够长期留住人才,才能显出旺盛的活力,才能与其他更大的公司竞争。宇文泰以管理公司的方式管理西魏,是他在东魏强,西魏弱,面临亡国之险的情况下,下得一盘大棋。

他坚信,唯有这样,才可以打败高欢,打败那位此前战无不胜的关东名将。

历史会证明,他是对的。

宇文泰对西魏的改造还不仅如此,在规划两条新的制度,逐渐将国家权力大胆地下放给属下的同时,宇文泰又在关中领导了一场反腐行动,旨在整治贪污腐败现象,让百姓们得到休养生息。结果一查下来,宇文泰妻子的兄长时任秦州刺史,在任期间行为不检,也在被整治的官员之列。案件上报给宇文泰,宇文泰核实无误,毫不犹豫地下令将妻兄赐死。此事传遍西魏之后,官员们对宇文泰又是尊敬,又是惧怕,何人还敢胡作非为。也正是因为宇文泰大公无私,又兼顾了官员、将士、百姓们的利益,连像独孤信这样的忠臣义士都被他折服—独孤信为了护送元修西逃,不惜把全家老小都扔在关东,结果元修来到长安,皇位还没坐热就被宇文泰杀了。独孤信详细观察过宇文泰为人后,对他非但没有怨恨,反而死心塌地为西魏效力,日后成为了西魏八柱国之一。这是后话。

宇文泰整治关中的动静闹得太大,传到了关东。高欢听后惋惜道:“宇文泰铁腕治国,是商鞅、王猛一般的人物,果然非同寻常,只可惜我当日失算,竟把他放走了。”宇文泰卓越的才能,终于让他开始正视这位将来的对手。公元536年,一直鲜有败绩的高欢在梁国栽了跟头。之前,高欢用计除掉了贺拔岳,却未能成功收编贺拔岳的旧部。高欢担心贺拔岳的二哥贺拔胜会对他怀恨在心,举荆州之地投降宇文泰,遂派侯景率军南下攻打贺拔胜。侯景是高欢帐下最善于用兵的名将之一,他一到荆州,就分兵截断了贺拔胜等人向西撤退的通道,贺拔胜等人因此只好南下投降了梁国。梁武帝此时已不是当初的梁武帝了,他年事已高,七十多岁了,晚年的他笃信佛法,在国内修建佛寺达五百余所,耗资万亿,隔三岔五的还召集一帮僧人坐在一起谈经论道,成了一名“佛系皇帝”。出家人慈悲为怀,梁武帝不但收留了贺拔胜等人,还专门派出军队护送他返回西魏,高欢得知此事,自然迁怒于梁国。高欢于是令侯景率军七万,继续南下,转战梁国,侯景所部是精锐之师,连战连捷,一路打到淮水,结果在这里,他碰到了一位似曾相识的老熟人,上次侯景与之相见的时候,尔朱荣还在世上。

梁国大都督,南、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

这时的陈庆之,也已经不是当初的陈庆之了,他已化身为“佛系将军”,也没有了白袍军。要是没人来招惹他,他大多时候都在忙着为老百姓谋福利,很少出现在疆场。也是侯景倒霉,忘了梁国还有这号人物的存在,一不小心就与陈庆之交上了手。结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耀武扬威的侯景被陈庆之打得丢盔弃甲,毫无脾气地逃回了东魏。陈庆之只求人不犯我,并无犯人之心,微笑着欢送侯景离开梁国边境,也不追赶。

攻打梁国受挫,反而坚定了高欢与宇文泰一决胜负,率先平定北方的决心。更何况梁国虽然实力高深莫测,但上至皇帝,下到将军都表现得毫无攻击性,北伐行动也中止了多年,对东魏的威胁很小。公元536年十二月,距离侯景兵败梁国仅过了两个月,东魏丞相高欢起兵十余万,兵分三路攻打西魏。

这是两魏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史称:潼关之战。东魏为主动进攻的一方,西魏为被动防御的一方。战争开始的时间为该年年末,还有十几日就过春节了。东魏的军官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心等着过大年,他们搞不明白高欢为何要选择在这种特殊的时间点出征—晚一个月大军再出发不行吗?

对此,高欢表示,坚决不行。

因为一份情报摆在他的面前,是潜伏在西魏的细作送来的:“丞相,关中大旱,出现了严重的饥荒,该地百姓易子相食,每十个人中就有七八个人因饥饿死去。”

宇文泰改革制度,整肃贪污,只能赢得人心,改不了天命,这场自然灾害非人力所能抗拒,几乎摧毁了西魏的根基。按照宇文泰之前的设想,西魏将组建一支人数约为五万人的精锐中央军,也就是府兵(除府兵之外,各州郡另有少量维持治安的地方军队,但州郡士兵的待遇远不及府兵)。结果他发现:别说五万人了,以西魏的现状,能解决两万中央军的温饱问题就不错了。也幸亏宇文泰从建国之初,便以经营公司的方式管理西魏,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大部分都是股东,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却能从宇文泰那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信任,因此才能在艰难的形势下,人人恪守岗位,并未出现大规模叛逃出国的现象。饶是如此,高欢趁着西魏最虚弱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势,还是让所有人措不及防。得知十余万东魏大军已步步向他们逼近的消息后,一种绝望的情愫,在每一位西魏将士的心中漫延。

—那可是高欢啊,以三万之兵打败了二十万尔朱氏盟军的高欢啊。他如今雄踞关东,带来的十余万军队,还只是东魏数十万大军之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西魏这么弱小,能够用来抵抗他的士兵加起来才不到两万人,甚至连这两万人的军粮都无法保证,拿什么和他交战?

—难道西魏就此亡国了吗?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