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进入信都之后,缺衣少食的难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高欢感激高乾雪中送炭的恩情,很快二人食则同桌,睡则同榻,发展成为至交。高乾屡次劝高欢起兵,就以信都为根据地,打起反抗尔朱氏的旗号,高欢都犹豫不决。高乾十分失望,叹道:“我一心替先帝报仇,因此才托身于将军,想不到将军竟如此胆怯,难道是我所托非人吗?”高欢解释道:“大人错怪我了,我何尝不想早日助你实现夙愿,可惜我万事齐备,尚欠缺一样十分难得的利器,只有得了这件利器,我才有必胜的把握。”
高乾好奇问道:“是什么利器,如何厉害?”
“猛将,万夫莫敌的猛将。尔朱兆等人虽然不懂得智谋,但他们契胡人精于冲锋陷阵,天下皆知,想当年,尔朱荣即是以此为资,仅凭七千骑大破葛荣百万大军。我军之中,不乏运筹帷幄之人,唯独缺少一位可以与他们正面对抗的超级猛将,若得此等人才,高欢即可起兵矣!”
高乾闻言,忧容顿去,不禁笑道:“将军何不早说,下官这里便有一人,武艺盖世,力能举鼎,一身蛮力无人可与之匹敌,纵是西楚霸王来了,不打斗个数百回合,也难以分出高下。将军想见此人的话,我这便召他前来相见。”
“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猛将,他叫什么名字?”
“下官的三弟,高敖曹!”
且说那高乾之父,名叫高翼,膝下共育有四子,分别为:长子高乾,次子高慎,三子高昂,四子高季式。高翼曾任魏国冀州刺史,既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对几个儿子管教甚严,高乾、高慎、高季式畏惧严父,都能谨守礼教,认真读书;唯有排行第三的高昂既不受礼教约束,也不肯好好读书,父亲高翼拿他没办法,责骂他道:“你不读书,难道将来不想谋取富贵吗?”高昂傲然答道:“你儿子一身与生俱来的本事,哪用得着端坐读书,他日当横行天下,还怕富贵不会主动送上门来?”高昂天生神力,胆识过人,他读书不多,却在习武之事上天赋异禀,尤其精通马术和枪法,惯用的武器是一杆长槊(槊:适合重骑兵使用的一种长矛),人称“马槊双绝,宛若项羽重生”,年纪轻轻就被誉为冀州第一壮士。高昂又性格粗暴,不喜欢繁文缛节,他的长兄高乾曾向一位女子的父母求婚,遭到拒绝,高乾还想再去恳求,高昂却道:“求什么婚,告诉我她叫什么名字,小弟去帮你把那女子抢过来!”果然,那女子被高昂于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持而去,数十名家丁也阻拦不住,女子的父母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了这门亲事。高昂又喜欢招揽武艺高强的门客,整日与这些人谈武论剑,骑马射猎,时不时的还来一场武装大游行,因此横行州郡,无人治得了他。当地人不敢直呼其名,都以字称之,敬称他为高敖曹(高昂字敖曹。)
在尔朱荣被杀之后,高欢来到信都之前的这段时期,信都因为不听尔朱氏号令的缘故,成了尔朱氏的眼中钉、肉中刺。殷州距离信都最近,刺史尔朱羽生遂率五千骑兵攻打信都,扬言要捉拿高乾、高敖曹兄弟,高乾虽号称募集了数万士兵,但其中经过训练的,可用于战斗的不过一两千人,因此见大军围城,心中苦恼无计,高敖曹却见状大笑:“区区五千骑兵,也想捉拿得住我高敖曹么。”仅率十名骑兵杀出城去,主动出击尔朱羽生。他大哥高乾见他走得匆忙,连盔甲也没穿,急忙在后面叫道:“三弟快回来,你没盔甲怎么战斗?”高敖曹骑着一匹骏马,手持一杆长槊,头也不回的去了,丢下话道:“对付这些人,还用得着穿戴盔甲吗?”高乾唯恐三弟有失,调遣了五百人出城相助,那五百援军又是穿戴盔甲,又是找武器,花了一盏茶的时间方在城门附近集合完毕。此时,高敖曹以十人敌五千人,已大败尔朱羽生,凯旋归来。高乾询问战斗经过,高敖曹轻描淡写地说道:“有甚么战斗经过,我持长槊冲入敌军垓心,一口气杀了他们上百人,他们见不是我对手,全都吓跑了。”
高乾推荐给高欢的猛将,就是这样的一号人物,高欢一向都以为只有鲜卑人和契胡人才英勇善战,没想到汉人之中竟有这样的勇士,如发现了一件密宝,如何不喜,急忙让高乾请他前来相见。哪知高敖曹体魄异于常人,性格也与常人不同,他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约束,因此得知高欢欲拜他为大将,直截了当回道:“不去!”高乾亲自去劝他也没用,气氛颇为尴尬。还是高欢有办法,他知道这种好汉万里挑一,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普通人,便带着自己的儿子高澄登门拜访高敖曹。这一年,高欢三十六岁,高敖曹四十一岁,高欢令高澄拜倒在高敖曹膝前,恭敬行礼,左一声“伯父”,右一声“伯父”,自己与之也兄弟相称,畅谈天下大势。高敖曹见高欢礼贤下士,谈吐不凡,果然和长兄高乾描述的一样—看起来确实是位明主,这才收起他的孤傲,同意加入高欢的阵营。
由于高欢的军队主要是由六镇人,也就是未汉化的鲜卑人组成,之前高欢与人谈话,发号施令,都是使用鲜卑人的语言;自打高敖曹到来,只要他在场,高欢与人谈话,发号施令,从此改为使用汉人的语言。有鲜卑将军对此表示抗议:我听不懂汉语,希望高将军还是像之前一样,使用鲜卑人的语言。高欢对此干脆地表示:听不懂汉语,那就好好学习,直到能听懂为止。当然了,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你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果能够比我身边这位只会汉语的高敖曹将军更出色,我也会向对待他一样,单独为你一人使用一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