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尔朱荣这里,高欢又碰到了一群喝过酒的熟人,其中就包括尔朱荣经常用作先锋的侯景,以及贺拔三兄弟之一的贺拔允(贺拔三兄弟,按照年龄长幼排序,分别为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其中唯有贺拔允与高欢相熟,其余二人与高欢不睦)等人。在他们的强烈推荐下,高欢很快就成了尔朱荣的智囊,并帮助尔朱荣打赢了讨伐葛荣之战,反击陈庆之之战。尔朱荣生前,已明白高欢不是池中之物,说过“能取代我者,唯有高欢”这种话,但他不但没有为难高欢,反而任命他为晋州刺史,都督一方。尔朱荣这样做,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尔朱荣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他认为高欢再有天大的本事,也绝不敢背叛自己;第二,尔朱荣的军队之中,充斥着大量的六镇降将,这些人对尔朱荣都不怎么顺从,却非常尊重高欢(都是在一起喝过酒的兄弟嘛,而且基本上每次喝酒都是高欢请客,谁让他娶了个平城首富的女儿呢),所以尔朱荣要利用高欢,来间接控制他们。

尔朱荣的设想是很好,结果不小心出了意外,他被孝庄帝给杀了。尔朱兆不听高欢之谏,勒死了孝庄帝,不仅得罪了一批效忠于皇室的将领,之前被尔朱荣收服的那些六镇军官也趁机打出“讨伐弑君之贼”的旗号,拥兵自立,不听尔朱兆的调遣。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尔朱兆才四面楚歌,一时陷入危机。高欢援兵到后,相助尔朱兆打败了那些效忠皇室的将领,其他叛变尔朱兆的六镇军官见是高欢到了,带着十几万大军主动弃械投降,尔朱兆因此才能重新控制局势。

尔朱兆感激高欢危难之际前来相救的恩情,早把二人之前那点不愉快的过节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待晋阳之围解除,他主动要求和高欢结为八拜之交,异姓兄弟,并设置宴席款待高欢等人。既然成了自家兄弟,宴席上尔朱兆当着高欢的面,也就不说外话了。他诚心实意地询问高欢:“这些六镇军官一会儿降,一会儿叛,反复无常,实在棘手。依义兄我看来,不如找个机会把他们全部杀掉,一了百了,贤弟你看这样做是否妥当?”

高欢手握酒樽,声色不动,想了好一会儿,才淡然地回道:“他们这么多人,要想全部杀光谈何容易,万一走漏消息,只怕反而招来大祸。依小弟之见,这些人并非不能彻底驯服,大哥不如找个您最信得过的人,前去统领他们,只要用仁义对他们进行感化,不怕他们再生二心。”

尔朱兆点点头,说道:“贤弟说的是,这十多万大军若是能为我所用,自然是最妙不过。不过,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谁能驯服得了他们呢?”

他正埋头冥思苦想,一旁突然有人站了起来,大声道:“尔朱将军,这事交给贺六浑最合适不过了!”

贺六浑,正是高欢(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字贺六浑),而说这话的人,乃是贺拔允。尔朱荣死后,贺拔三兄弟之中,三弟贺拔岳随尔朱天光留在了关中,二弟贺拔胜随尔朱仲远(尔朱荣堂弟)守在洛阳,唯有大哥贺拔允跟随尔朱兆来到了晋阳,且作了尔朱兆的幕僚。贺拔允和高欢交情匪浅,他也知道高欢和其他六镇军官的关系,因此义不容辞站了出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贺拔允看来,让高欢去统领那些六镇军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对尔朱兆来说,此举解决了眼下最让他烦心的难题,对高欢来说,此举不但能避免他的那些老朋友被杀,也让他一下子平添了十多万军队可用。所以这两个人听过自己的提议,一定都会对自己非常的感激。

哪知他话音方落,高欢怒吼一声,已朝他飞身扑了过去,猛力的一拳挥出,贺拔允措不及防,脸上挨了一记重拳,顿时晕厥在地,满嘴是血,过了好一会儿,贺拔允才闷哼一声,从嘴里吐出了两颗门牙。高欢见贺拔允醒了,挥拳又要揍他,尔朱兆急忙从身后一把抱住,问高欢道:“贺拔将军的提议很好,贤弟为何要动怒?”

高欢犹自愤愤不平,一边挣扎,一边指着贺拔允怒骂道:“此人和我有些交情,所以才推荐由我统领那些六镇人。但今日,在座的众将,以尔朱将军您的职位最高,我等都是您的帐下之臣,您还没发话,我等岂能随便提出自己的意见。再说了,我高欢算什么东西,蒙大将军您不弃,才恭居您的小弟之位,岂敢替您掌管军队呢!”

尔朱兆眼看高欢怒气难遏,拦他不住,唯恐贺拔允被活活打死,只好劝解道:“诶,贺拔将军的提议,其实正是我的想法。本将军心意已决,这些六镇人,从此全部交给高欢统领,看在我的面子上,贤弟你就饶了他吧。”

“既然是将军的吩咐,小弟自然从命。”高欢谢过尔朱兆,放过贺拔允,转身快步出帐,对营中的那些六镇降兵高声喊话道:“我高欢受尔朱将军重托,即日起统领各位,听到命令的士兵,请立即拿起武器,前往汾水以东集合,我马上就到!”六镇官兵都倾心高欢,不愿归降尔朱兆,听得此令,一片喝彩。待十多万六镇降兵陆陆续续离开营地后,高欢便回军帐向尔朱兆等人辞行。尔朱兆还想多留高欢宴饮几日,高欢已带着来时的军队悄然离去。就在这一日的深夜时分,被人打掉两颗门牙,痛得辗转难眠的贺拔允帐中,突然被人射入一封书信,上面只有一排小字。

“待我他日起兵,将军可前来相投,我必待你不薄—贺六浑。”

高欢用一招苦肉计,成功从尔朱兆手中“骗”来了十多万军队,从此实力大增。但与之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要知道,高欢虽是晋州刺史,但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越扩越多,一名刺史管辖的地盘比汉朝时期的一名郡守大不了多少,小小的晋州一下子涌进来十多万士兵,高欢用什么来养活他们?不但没有粮食,而且这些新加入的军队也没有战马—他们被俘以后,辎重、战马都给尔朱兆收缴了,因此等于白吃粮食,还没有即战力。高欢是个不按常规套路出牌的人,歪点子非常多,他听说太行山以东的殷州、冀州等地近年来风调雨顺,储粮极多,于是派人求见尔朱兆,请求率军离开山西,前往山东发展。

尔朱兆一口答应,答复高欢使者道:“冀州粮食若还不够用,可让高欢到晋阳来,本将军这里有粮—谁让他是我义弟呢?”使者谢而告辞。待高欢使者走后,尔朱兆的长史慕容绍宗提醒他道:“将军忘了您伯父的话了吗,高欢雄才大略,非寻常人可比。您前日送他兵员,今日又为他提供粮食,难道真不怕他实力壮大之后拥兵自立?”

尔朱兆笑道:“放心,高欢与我是八拜之交,他绝不会背叛我的。”

才过几日,一位大人物来到了尔朱兆的军营,哭哭啼啼地向尔朱兆告状,说高欢反了。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尔朱兆的伯母,尔朱荣的结发妻子北乡公主。尔朱兆这下笑不出来了,忙问北乡公主发生了什么情况:“您说高欢谋反,有何证据?”北乡公主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道:“我与族人护送你伯父的骸骨回尔朱川途中,突然遭遇一支军队,将我等所携带的三百匹好马全抢走了。那支军队主将认识我,我也认识他,正是高欢,你伯父在世之日,他时常前来我府上。”

好你个高欢,连尔朱荣夫人的马也敢抢!尔朱兆又惊又怒,这才相信慕容绍宗之言,于是忙派人将慕容绍宗请来,将高欢夺马之事说了,问他该怎么办。慕容绍宗分析道:“北乡公主被抢马之事就发生数日之前,高欢一定还没走远,将军可立即率领一队骑兵前去缉捕他,若他敢反抗,那就是公然造反。您正好名正言顺地召集尔朱世隆、尔朱仲远等人,一并前去讨伐他。”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