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运气这东西一旦来了,有时候真是挡也挡不住。梁军收复寿阳不久,北魏国内又生变故—二十多年前投降了北魏的南齐遗臣萧宝寅(大家应该还记得此人吧,他还曾以配角身份参与了钟离之战),这些年虽一直受魏国皇室厚待,被任命为征西将军、雍州刺史、西讨大都督,却心心念念不忘复国,公元527年,萧宝寅趁着魏国内乱,在关中称帝,和葛荣一样,他定的国号也是“齐”。眼见魏国遭到两个齐政权的东西夹击,在淮水流域的防御力量进一步被削弱,梁武帝下令曹仲宗、韦放、陈庆之三人,途径寿阳北上,攻打魏国的涡阳城。

涡阳(在今安徽蒙城),位于淮水以北,与寿阳隔河相望。此地是魏国南兖州的州治,间于魏国非常重要的两个大州—豫州和徐州之间。按照梁武帝的心思,这一战本该是由陈庆之指挥的,不过由于参加此战的另外两位将领的地位实在非同小可,只得委屈他一下,仍是让他担任监军。另外两位将领,曹仲宗是昔年钟离之战的主帅曹景宗的弟弟,而韦放则是韦睿的儿子—在重视出身,看重论资排辈的梁国,有这两人出马,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陈庆之当主帅。虽然如此,梁武帝到底是偏心陈庆之,三位大将出征之时,梁武帝独召陈庆之近前,和蔼地对他说道:“此战关系紧要,朕放心不下,特赐一道密旨给你这个监军,若是情况紧急时,可依照朕的密旨行事。好了,去吧!”陈庆之当着众将之面将皇帝所赐的密旨收入囊中,曹仲宗、韦放不知道其中写得是什么,碍于是密旨,也不过问。

五万梁军,在曹、韦、陈三位将军的率领下,不日抵达涡阳境内。魏国失去了寿阳的恶果这时体现了出来,涡阳守将查点城中守军,男女老小相加起来尚不足五万,只得上书朝廷告急。要说魏国终究是个大国,这些年虽深陷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朝廷仍果断地派出五万援军,由宗室元昭率领,南下增援涡阳。元昭的先锋部队一万人抵达涡阳郊外之后,陈庆之得哨探禀明此事,便与曹仲宗、韦放二位主将商议,想趁着魏军先锋初来乍到,后队主力又尚未抵达,立即前往迎战,以大挫魏国援军的锐气。韦放对此表示反对:“魏军的先锋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定是精锐之师。我父亲生前说过,对付魏军绝不可力拼,只可用智取。不如谨守营寨,待五万魏军全部抵达,观其阵势,再作具体打算。”

韦放搬出父亲韦睿说话,并非是他怯弱,而是过往的一次次战例早已证明,野外交战,梁军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最合适的战法,莫过于像两年前徐州争夺战时一样,用充裕的国力拖垮对手—其实那一战梁军的策略并无问题,若非萧综叛变,梁军本来是胜券在握的。曹仲宗也赞同韦放的看法,劝陈庆之道:“魏军现今最大的软肋是国内动乱,国库空虚,无法长期与我军相持。就战斗力而言,魏军仍是天下最骁勇善战之师,远非我大梁的军队可比,陈将军可万万不能轻敌啊。”以这二人的身份,能够这样耐心地向满打满算加起来任职将军还没有两年的陈庆之解释之所以不能出战的原因,已是给足了陈庆之面子了。可惜陈庆之不要面子,他自认为已经悟出了一套新的战法,非要试一试不可。既见两位主将都不肯相助,他倔强地道:“也罢,那请两位将军允许我仅率二千部下前往击之,若不能胜,甘愿受罚”

“你…”曹仲宗见陈庆之油盐不进,毫无尊上之礼,忍不住就要发怒,幸得韦放性格仁厚,和他父亲韦睿一样,最讲究内部团结。韦放苦笑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曹将军与我打了十几年的仗了,我二人的见解在陈将军眼中却不值一提。陈将军,你去吧,切记,若不能胜,万万不可逞强。要知道,你若是有所不测,我军损失的兵力固然不多,但我俩可没法子向陛下交代哟。”

陈庆之谢过二位将军,大喜而去。而他所谓的新式战法,说白了,无非是两句话:“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陈庆之就是属于不要命的那种人,别看他手无缚鸡之力,一旦到了战场上,那当真是杀气冲天,不用动手,光靠眼神就能杀人。这绝不是开玩笑,战场下的陈庆之,平素温文尔雅,但一旦上了战场,他的眼神就变得跟豺狼一样:“来厮杀啊,就算我打不过你,咬也要咬死你!”—这就是他眼神的真实写照。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手下的士兵们一旦踏足战场,也一个个变得跟嗜血的野兽一样,哪怕身中数刀,只要气息尚存,犹然死斗。这是因为陈庆之的军队,经过那场胜利大逃亡,人人都相信了陈庆之的观点:“在战场上,想要活着,就得不怕死;如果怕死,那你就会真的死了;求生者俱死,求死者俱生,绝非天意!”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