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后听得战报,为证明朝廷的承诺有效,遂屡次派人对尔朱荣进行嘉奖,任命为他车骑将军、讨虏大都督,赠送他钱粮马匹无数。尔朱荣得了这些赏赐之物,军势愈发强大,不但兵器、粮饷一应无缺,帐下的士兵每个人甚至可以分得两匹战马。如此,尔朱荣的大名在河北渐渐传播开来,魏国的各方豪杰因他官爵显赫,钱粮又充裕,也都乐意替他效劳,如侯景、贺拔岳、高欢等人,俱都是河北的名士,先后加入尔朱荣的军队。到公元528年二月,尔朱荣虽出山不久,崛起之势却如旭日东升,竟快速发展成为河北地区一支令人侧目的强大割据势力,熟悉尔朱荣为人、才干的,都认为他和曹操十分相似。也就在这时,有人向尔朱荣奏报:“葛荣近日召集了三十万大军,正准备前往攻打邺城。我军该如何行事,还请车骑大将军示下。”
旁人都怕葛荣,尔朱荣还真的不怕,确认此事无误,他随即上奏胡太后,请求率军前往邺城,征讨葛荣。之前,尔朱荣每次上奏请战,胡太后都喜而应允,且唯恐他不肯战,动辄又是封官,又是赏赐,但这一次,胡太后却回答他道:“前几日,朕刚下令北海王元颢率军二万出镇邺城,邺城既有他镇守,就不必劳烦车骑将军前往增援了。”
尔朱荣收到回复,一时不敢置信:如果靠元颢这样的王公子弟就能打败葛荣,当初太后您老人家还请我出山干嘛?他认定是胡太后哪里搞错了,又不依不饶地再写就书信一封,上奏朝廷道:“微臣虽然数次击败六镇叛军,但尚未与叛军的主力相遇,目前形势下,葛荣的势力确实有所衰落,却绝非朝廷的军队可以战胜,末将唯恐邺城不测,故才真心实意前往增援,请太后勿要疑虑,以免错失战机。”这次书信寄到朝廷后,如同石沉大海,胡太后压根就不理他了。
尔朱荣很奇怪啊,这朝廷之前还许诺:等我打败葛荣,让我当上柱国呢,现在连上阵的机会都不给我了,怎么回事?他的部下高欢心细,与尔朱荣分析道:“定是将军之前几战锋芒毕露,让朝廷对您心生畏惧,担心除去一狼,又来一虎,因此想从此弃用将军。”尔朱荣一想,是这么个理,不免恼怒起来:“她胡太后当我尔朱荣是何人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我尔朱荣是堂堂大丈夫,岂能由得她一介夫人摆布,这上柱国我还真就当定了!”于是他不等朝廷答复,从部下之中召集了七千人,向邺城进发。走到半路,朝廷有公文前来,尔朱荣只道是胡太后责怪他不经朝廷同意,就私自出兵前往邺城,因而派人前来责怪,本不想见那位使者。结果那使者道:“卑职并非奉太后之命拜见将军,而是奉陛下之命前来。”尔朱荣拆开使者带来的公文,果然是出自孝明帝之手。公文中写道:“车骑将军,速速前来救朕,这些年,太后仗着是朕的母亲,在宫中胡作非为,所宠幸的尽是些容貌伟岸却不学无术的庸人,国家每况愈下。朕近日求见太后,请她罢黜朝中的佞臣郑俨、徐纥等人,结果不想因此激怒了太后,她竟与郑俨、徐纥等人谋划,要将朕毒杀…”
尔朱荣看过孝明帝书信,与侯景、高欢等人商议,高欢道:“太后蓄养男宠,确有其事,陛下信中所述应当是实情。这样也好,将军既然胸怀大志,不愿屈服于朝廷之下,正可借着这次机会入朝向太后兴师问罪。”尔朱荣正有此意,听得“入朝”二字,怦然心动,随即改令三军:“不去邺城了,诸位随我去洛阳,是天子邀请我入朝的!”
尔朱荣的部下,一大半是久居在尔朱川一带的贫苦牧民,一小半是被他收编的六镇降兵,主要是由未被汉化的“北人”组成,听说去洛阳,人人欢喜。快到洛阳时,朝廷又有公文送来,却是孝明帝反悔了,派人下令尔朱荣退兵回去。尔朱荣拒不从命,对左右道:“这是假的,真的天子诏书在我手中!”取出前日孝明帝的亲笔书信给三军将士过目,然后率军继续南下,洛阳周围郡县的官兵见尔朱荣来势汹汹,无人敢加以阻拦。到洛阳城外后,胡太后派人登城向尔朱荣喊话:“天子已下诏,令车骑将军立刻撤军。尔朱荣你好大胆子,为何还不回去?”
尔朱荣道:“是天子邀请我来的,我要见天子。”
“天子令你回去。”
“我不管,我要见天子。”
“天子真的下令你回去。”
“等我见了天子再说。”
胡太后不知道尔朱荣是真傻还是假傻,见他一口咬定要见孝明帝,顿时六神无主,只得派人又登城喊话道:“车骑将军还是回去吧,就在昨夜,陛下他突然患病,医治无效,已经驾崩了。”
原来,孝明帝的两封书信都是真的,第一封,是孝明帝想利用邀请尔朱荣入京来威胁胡太后,逼她杀死朝中的佞臣,同时交出大权,将治国的权力还给自己;第二封,是孝明帝突然想到董卓入京的典故,觉得此计不妥,又急忙派人前往阻止。结果阴差阳错,胡太后本就是个对权力极度贪婪的女人,为了权力,她可以不惜杀死任何人;加上尔朱荣打着天子的旗号,步步逼近京师,使得胡太后夜不能寐,对自己亲生儿子的不满达到极点,两个原因一结合,终于让孝明帝之前的担心成为了事实。二月二十五日,胡太后派人毒杀孝明帝,由于孝明帝去世的时候年纪尚轻,没有留下子嗣,胡太后为了方便来日继续掌控大权,从宗室之中选择了一位年仅三岁的小孩,名叫元钊,立他为皇帝。尔朱荣驻军城外之际,宫中正忙着举行元钊的登基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