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萧衍笑道:“如大人所言,萧某也确信大事必成,所以不怕走漏机密,将雍州防务如实展示于大人过目。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说道:“但我能成功,原因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些。”

“那是什么?”郑直不禁好奇问道。

“此时不便明言,日后你就知道了。”

送走郑直之后又过数月,公元500年年末,建康方面传来消息:齐帝萧宝卷得郑直回报,已派遣辅国将军刘山阳率三千士兵赶赴荆州,联合萧宝卷的弟弟,时任荆州刺史的萧宝融,共同发兵攻打襄阳。此事早在萧衍的预料之中,萧衍遂召集属官、将佐商议对策。众将皆道:“刘山阳仅率三千军队前来,以雍州现有的兵力,足可胜之。只是荆州刺史是萧宝卷之弟萧宝融,荆州的兵力不在雍州之下,若让萧宝融与刘山阳合兵为一部,倒是不易应对,因此,不如抢在刘山阳抵达之前,我等先取荆州。”萧衍听后,不作表态,又问侍立在他身边的一位干瘦的老者,对此事有何见解。

这位干瘦的老人家,名叫韦睿,自小体质赢弱,连马都不能骑,时年已五十九岁。之前,韦睿在上庸担任太守,属雍州管辖,陈显达、崔慧景出兵共计十万人,先后攻打京城,天下人都道萧宝卷必然战败。韦睿却道:“陈显达、崔慧景虽然兵多将广,但不足已成事,最终能够成就大业者,在我们雍州啊。”果然,陈显达、崔慧景都战败而死。等到萧懿被杀,萧衍决定起兵与朝廷决裂,韦睿已在上庸募集了两千士兵,两百匹战马,他带着这支部队日夜兼程赶到襄阳与萧衍会合。萧衍见韦睿来了,大喜,告知自己的属官道:“有此人相助,我的大事成功了!”韦睿也对自己属官道:“这位萧大人,便是我前日所说的能够成就大业之人。”

韦睿加入了萧衍的军队后,很快就受到了雍州所有将士的集体爱戴。因为韦睿这人知进退,明事理,从不与其他将领争功,在商议作战策略的时候,每当韦睿想到好的计策得到萧衍赞赏,韦睿便说道:“我是得了其他将军提醒,方能想出该计策。”韦睿又待人慈祥,事事以仁爱为本,他到雍州之后,萧衍让他统帅自己带来的两千士兵,韦睿与这些士兵同食同寝,关系如同父子一般,除过日常操练,从不以军法威逼他们。每日睡觉之前,士兵们的帐篷若没有搭好,韦睿知道了也不去睡觉;每日开饭之前,若是士兵们没有到齐,他绝对不会坐下吃饭;虽然投奔萧衍之后,他已是军中将领之一,但他依然还是穿戴得和儒生一样,丝毫没有将军的架子。这样的人,自然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再说萧衍因为萧宝卷下令刘山阳、萧宝融前来讨伐他一事,问计于韦睿。韦睿分析道:“各位将军的提议虽然不错,但荆州城防险固,只怕难以迅速攻下。刺史大人若是能够想出一计,让荆州的军队和我军结盟,共同讨伐无道昏君,那我军的胜算可就极大了。”

萧衍见韦睿建议自己与萧宝融合作,不禁笑道:“将军的见解与我的见解不谋而合,我正有和萧宝融结盟之意。萧宝融虽是萧宝卷之弟,但他今年才十三岁,不懂得军政大事,现今荆州的事务主要是由他的堂叔父萧颖胄主持。当今天下,昏君当道,有过者封赏,有功者被杀,谁人不胆寒,萧颖胄也不例外。而且荆州和雍州地界相邻,正可谓唇亡而齿寒,保住了雍州,也等于保住了他自己。等我略施小计,将萧颖胄拉入我方阵营,那时会合雍州、荆州二州之兵,挥师东进,即便韩信、白起再生,也无法挽救萧宝卷这个昏君了—更何况在萧宝卷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的只是些梅虫儿、俞灵韵之流的奸邪佞臣呢。”

萧衍谋划既定,派遣一人名叫王天虎,启程赶赴荆州郡治:江陵。荆州方面,萧颖胄也已接到了朝廷命令他攻打萧衍的诏令,正在等待刘山阳的三千援军抵达,听得王天虎前来,萧颖胄忙令其弟萧颍达前往迎接,然后秘密带回府中。萧颖胄接待一位使者,为何要如此鬼鬼祟祟?—原来,这位王天虎虽是雍州的官员,却是萧颍达的心腹,换句话说,他是萧颍达安插在萧衍身边的细作,之前萧颍达曾多次利用王天虎来刺探雍州的军情。王天虎到了萧颍胄府中,从怀中取出书信两封,一封给了萧颖胄,一封给了萧颍达,说道:“萧衍这次让下官前来,只是让我把这两封信交给两位大人。”

“拿来我看。”萧颖胄接过书信,去看上面的内容,仅有五个大字:“王天虎口述。”再看萧颍达的那封信,也是这五个字:“王天虎口述。”萧颖胄于是问王天虎道:“你临行之前,萧衍嘱咐你什么了?”

“他只是让我把这两封信交给你们,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这…萧颖胄、萧颍达兄弟都觉得有些奇怪,正纳闷时,有士兵急匆匆来报:“刘将军的三千军队已在城外。”

“那还不赶紧打开城门,请他进来!”刘山阳的兵力虽不多,但他毕竟是皇帝派来的人,萧颖胄兄弟哪敢怠慢。

那士兵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道:“刘将军得人告知,说叛将萧衍和大人您互通书信,正在商议不可告人的大事,他怀疑您对朝廷的忠心,不敢带兵进城。”

萧颖胄一听这话,急了,又问王天虎:“萧衍到底和你说什么了,快说清楚,我也好向刘山阳解释啊。”

“他真的只是让我带信,什么也没说。”

见王天虎一脸严肃,不像是开玩笑,萧颖胄只得示意他退下,问其弟萧颍达道:“你对此事怎么看?”

萧颍达想了想,说道:“此事估计是王天虎走得太急,没听清萧衍的嘱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山阳已经在怀疑我们,不肯进城,才是眼下最紧急的大事。我们不能将这事尽快解释清楚的话,他万一上奏朝廷,说我们与萧衍狼狈为奸,要联合作乱,朝廷必然会增派兵力,同时进攻雍州和荆州,那时我兄弟二人就在劫难逃了。要不这样吧,我们杀了王天虎,将首级送给刘山阳过目,以表明忠心,然后调集军队,宣传要北上攻打雍州,刘山阳那时疑虑自解,定会欣然进城。我们趁他不备,将他也杀了,然后再把刘山阳的首级送给萧衍,与他结盟,共同发兵攻打京师,这样才是万全之策。”

萧颖胄听说要杀朝廷大臣,大惊,又问其弟道:“杀了王天虎表明心迹也就是了,我二人为何要随同萧衍叛变?”

“兄长还看不出来吗,自从萧懿被毒杀之后,萧衍要造反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我们的军队本来就没有雍州的军队精锐,即使联合刘山阳的三千兵马,想打败他也是殊为不易;更何况即使胜了又能怎样呢,我们和萧衍同谋的消息既然已经传开,朝廷知道后终究不会容纳我们。兄长岂不见萧懿率军勤王,立下大功,反被萧宝卷毒杀之事?而且,荆州刺史萧宝融在我们手中,我们尊他为主,推翻无道昏君的统治,完全合乎天下人的期望,只等拿下京城,天下就是我们兄弟的了,这场关乎命运的赌博,值得一试。”

就这样,萧衍成功的将萧颖胄兄弟拉入了自己的阵营。王天虎去了荆州不到半个月,萧颖胄便遣人将刘山阳的首级送了过来,并主动提议联合荆州、雍州之兵,攻打建康一事。待荆州使者走后,萧衍对张弘策、韦睿等几位亲信部下得意地说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我早知王天虎是萧颖胄心腹,之所以留着他,为的就是今日。我让他带给萧颖胄、萧颍达的书信中都只有五个字:王天虎口述,但他们问王天虎具体情况,王天虎肯定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因为我根本没有交代他任何事情。另外,萧颖胄与我互通书信,想要背叛朝廷的消息也是我故意散播给刘山阳知道的,为的就是让他们双方都疑虑丛生,互相失去信任,如此一来,萧颖胄进退两难,只能与我合作。怎么样,本官以两封空白书信,就定下一州的大计,是否称得上是足智多谋?”

几位部下听后,都甚为叹服,但也有人提醒萧衍道:“大人别忘了,若二州之兵联合,必得一位盟主,萧宝融是先帝之子,必定担当此任。大人难道不怕萧颖胄兄弟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日后拿下了京城,会总揽大权,陷害于您吗?”

萧衍自信地笑道:“放心,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已威加四海,岂会随意让他人摆布!”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