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此后二十日,宋军在檀道济的指挥下,士气如虹,与陆续赶到的魏军大战三十余次,几乎全部获胜。安颉此时仍在围攻滑台,听闻檀道济如同天神下凡,以不可阻挡之势步步逼近,大惊之下,急忙又派人往平城,上书魏帝道:“宋军此战以檀道济为主帅,其战力不同以往。如今滑台尚未攻克,随末将一道赶赴河南的其他魏军已大多败在檀道济手下,一旦其亲临滑台,与该城守军内外夹击,末将也必大败矣。趁该部宋军尚未赶到,末将及时放弃已收复的河南之地,将全部军队撤回河北,以求保留实力,如何?”

魏太武帝也没想到他的“以攻代守”之计竟然会行不通,阅过安颉书信,忍不住叹道:“好一个檀道济,果然名不虚传!”他上一次放弃河南是为了西征夏国,如今夏国已灭,他怎会甘心再次放弃这块富庶之地?加上他依然坚持认定:檀道济此次出战,军力确实有限,而魏军之所以一败涂地,说到底,并不是宋军有多么厉害,只不过檀道济确实具备非凡的用兵才能。对于这样的人,看来仅靠蛮力硬拼是行不通,还必须设法智取。经过一番思量,太武帝宣召老将叔孙建入朝。朋友们应该还有印象,叔孙建此人,早在拓跋嗣在位时期,他就曾参加过魏宋之间的首次河南之战。当时,他奉魏帝拓跋嗣之命,率三万军队攻打青州,一度形势大好,最后终因檀道济增援的及时,被迫收兵向西与拓跋嗣的主力大军在虎牢会合,改为全力围剿宋军名将毛德祖。到如今,叔孙建已经年近七旬了,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而太武帝之所以召他前来,看中的正是叔孙建的军事经验—对付以智谋见长的檀道济,年轻人既然搞不定,那就换一个老谋深算的来。

太武帝授予叔孙建一万骑兵,让他南下迎战檀道济,叔孙建临行之前,魏帝郑重叮嘱他道:“无论如何,必须在安颉将滑台攻陷之前,把那檀道济给朕死死拦住!”叔孙建领命,率军南下与檀道济相遇之后,即令人当着宋军之面就地扎营,又严令手下,不得主动出战宋军。檀道济那边,也是久闻叔孙建大名,深知此人是魏国三朝老将,甚是了得,一时不敢再贸然前进。未有几日,忽有宋军哨探禀报檀道济道:“从我军驻地往东去,突然有许多轻骑兵出没,青州刺史萧思话几次差人往我军中送粮食过来,都被那些魏国骑兵在半途中给截住了。”檀道济一听此讯,顿时大惊失色。他此次出征,最大的难题就是粮食的问题,这些时日,他之所以能够在青州以西翻云覆雨,打出了虎虎生威,一来是仗着有青州刺史萧思话在不断地替他筹备、输送军粮;二来是每次与魏军交战取胜,必有缴获。而这位老将叔孙建,一则是深沟高垒,不与自己交战,二则上来就把自己的粮道给断了,显然是他准确掌握了宋军的军事情报,一出手便准确命中了宋军的最大软肋。

而且,宋军之中非但缺少粮食,同样也缺乏可以与魏军正面抗衡的骑兵,之前檀道济虽通过不断的胜利缴获来一些马匹,但数量极少,难以临时装备出一支正规的骑兵部队,就算能够凑齐得上千名骑兵出来,宋人本身也不以马上作战见长,难敌叔孙建派出的袭扰游击队。如此一来,檀道济虽有三十六计,但仅凭他那支以弓弩作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步兵军队,面对叔孙建所率领的那支来去如风,骚扰不断的骑兵部队,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只能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檀道济、叔孙建相持的阵地以西,安颉却得以无后顾之忧,放心地使出各种战法持续围攻滑台,不久,之前被檀道济打败的河南各地魏军见宋军已被叔孙建缠住,陆续汇集至安颉帐下,由他统一调遣;魏太武帝仍担心不能取胜,在派出叔孙建对抗檀道济之后,另外又从河北调集了上万名士兵,在魏军将领王慧龙带领下,前往滑台相助安颉攻城。镇守滑台的宋军将领朱之坚见敌军越聚越多,檀道济又迟迟不到,含泪写成书信一封,令人缒城而出,交给檀道济。檀道济接过看了,书信上道:“大将军,末将虽有效仿毛德祖之志,但士兵们饥寒交迫,实在是撑不住了。眼下滑台城内的粮食早已吃完,士兵们每日浴血作战,夜间还不得不四处寻找老鼠的洞穴,然后用烟熏出,烤熟吃掉,虽然这样,老鼠也不多了!”

檀道济心中大恸,挥泪答信使道:“我何尝不想即刻赶至滑台城下,与安颉决一胜负。但在我军前方,叔孙建牢牢拦住我军去路,又避而不战;在我军身后,数千魏军骑兵昼伏夜出,专心断我粮道,我军士兵不日也将无粮食可用了!”送走信使,檀道济左思右想,对眼下的困境,他的三十六计一计也使不出来,只得派人往叔孙建营中挑战。叔孙建在营垒之上,看着前来挑战的宋军,呵呵笑道:“传我命令,任何人不得出营,违令者斩!”

宋军第二次北伐,是在公元431年正月出的兵,结果一来是因宋军此战本身就未提前作好充足的战争筹备,粮食、武器、战马俱都缺乏;二来是魏军将领叔孙建的策略得当,成功充当了一头拦路虎,才到二月下旬,檀道济军中粮草已尽,士兵们开始斩杀战马充饥。而在他阵地的西边,此时又传来了滑台城陷落,朱之坚和上万守军集体被俘的噩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檀道济知道再僵持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只得泪眼婆娑地遥望着滑台方向,默念一声:对不住了,朱将军。尔后他下令身后的三军将士道:“班师回国。”

就在回国的当夜,有魏军降卒趁着宋军归心似箭,无心看守,侥幸从囚车中挣脱,跑到叔孙建营中,急报魏人道:“宋军粮食已尽,正在返程归国的途中!”

叔孙建正在酣睡,听得这话,一跃起身,问那人道:“现在檀道济军中,情形如何?”

“内无粮草,外有强敌,军心涣散,人人自危!”

“立即将此事通报安颉将军,请他定夺!”

安颉攻克滑台之后,留下少数士兵看守宋军俘虏,正率领数万骑兵向东赶来,以期与叔孙建会合之后,共同夹击宋军主帅檀道济。走到半路,得叔孙建手下来报,说檀道济要逃走,兴奋的连连挥动马鞭,驰往叔孙建军营。二人相见之后,不及叙话,随即将二支军队约合五万骑兵合并成一部,火速驰往东南方向,全力追击宋军—若能擒得檀道济,意义比之收复河南可小不了多少啊。

一边是五万骑兵,一边是经过数十场交战之后,人数已不到三万的步兵—而且这支军队还押运者数千名魏军俘虏,缓慢地推着马车“吱吱嘎嘎”地走着,无论怎么看,檀道济都是凶多吉少。事实也是如此,仅用了一日一夜,魏军追兵就赫然发现,宋军的大部队,就在前方。按照安颉、叔孙建二人多年征战的经验来看,宋军这时候只剩下两个选择。

一,列阵出战。

二,加速逃走。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