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太武帝对此的解释是:世间万物,有其利必有其弊,有其长必有其短。没错,重骑兵的威力是很强大的,但与轻骑兵相比,重骑兵却有一个无法避免的软肋—机动力不足。我军此行,是首次主动对柔然宣战,属于试探性质,必须速战速决,见好就收。而那些重骑兵被沉重的盔甲拖累,在广袤的草原、大漠之间行动缓慢,哪里能够像轻骑兵一样往来如飞,纵横驰骋?经他这一番解释,属下们疑虑方解,于是魏军按照预定计划,兵分三路北上。

如同事先分析的一样,由于魏军此次出战,人人仅携带短刀、弓矢和少许的粮食,不受盔甲拖累,因此一到塞外,就像飓风一样从柔然人的多个营地中穿梭而过。时值寒冬,漠南各地大雪纷飞,柔然人在这个季节因无放牧之事,大多缩在帐篷中就着火盆饮酒,哪里还会专门安排士兵值哨?魏军每到一地,柔然人只要听见马蹄声,无不四散溃逃,魏军仅花费了七日时间,就攻破柔然营地五座。战报传到王庭,柔然可汗因前线一片混乱,根本无法洞悉魏军的虚实,只好下令将漠南的战士、牧民向北方迁徙,暂避魏军锋芒。迁徙途中,柔然人又多次遭到魏军的袭扰,死伤甚重,牲畜丢失极多。幸好魏军那边也是首次深入大漠作战,并未过于深入追击。

这一战,魏军算是尝到了甜头,到了第二年冬季,听闻北迁的那些柔然人已重新返回漠南驻地,魏太武帝故伎重演,亲率轻骑数万人披霜戴雪北上,想再次趁着寒冬打柔然人一个措手不及。柔然人这次终于是有了防备,在漠南地区扎营的各部首领无不戒严,不久,柔然可汗听说魏军动向,也带着国中主力从王庭赶到漠南支援。魏军军中多是轻骑兵,只适合袭扰,不适合正面决战,众将遂向魏帝进言道:“柔然人已洞察了我军的意图,这次再想偷袭他们,只怕是行不通啦;而且我军此来,和上次一样也没打算长期深入作战,军中剩余的粮草只够支用一个月,陛下不如尽早下令班师。”太武帝摇头不从,反而下令全军,将营地继续向北推进,直到距离柔然人营地不到一里路程时,方才重新扎营。营地建好之后,太武帝又下令魏军将旌旗高树,并安排一些将士终日在营中擂鼓、吹号,声达百里,没有一刻安闲。柔然可汗见对方气势甚大,只道是魏军在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准备,严令柔然将士终日不得解甲,就连睡觉都必须留在马背上。

如此过了半个月,在柔然可汗的严密注视下,却始终只见魏军在营地里闹腾,不见他们再有其他的动作。可汗因先前的教训,知道拓跋焘诡计多端,心中只是愁闷,并不敢主动挑起决战。直到一日,突然有士兵从漠北方向送来急报:“可汗,大事不妙,魏国出动五路大军,已越过大漠,攻向王庭而来!”

“什么!”可汗大惊,忙派人前往魏军营地查看,那些鼓手、号手仍在,却不见营中有兵马出没。可汗心知中计,忙召集仍傻傻地驻守在漠南地区的所有军队,星夜回程,向王庭方向撤退。一路过去,不断有柔然士兵从北方逃窜而来,陆续送上战报。

“魏军将领长孙翰、尉眷率骑兵万人,从东路过来,位于王庭以东的多处营地已被其击破。”

“魏军将领长孙道生率骑兵万人,从东南过来,王庭东南的几处营地已被其尽数占领。”

“魏军将领娥清率骑兵万人,从西南而来,王庭西南的守军已悉数溃败。”“魏军将领达奚斤率骑兵万人,从西方而来,王庭以西现在火光一片。”

“魏国国主拓跋焘率骑兵万人,经大漠中段北上,现已抵达位于漠北的王庭附近。”

柔然可汗算是彻底懵了—自从他与拓跋焘展开对峙以来,这也没过去多少日工夫啊,对方怎么会行动如此神速,五路大军一齐北上,现皆已抵达王庭附近?而且这也就罢了,根据魏军此次的作战特点来看,可知他们采取的是一种快速突袭战法,沿途并没有辎重部队随行,那么又一个疑点出现了:漠南的柔然人营地距离漠北的柔然王庭,中间隔着上千里路程,他们行军期间的饮食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回援王庭途中,柔然可汗冥思苦想了一路,也没有想到答案。

其实这事真怪不得可汗,要怪只能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先生早已在他所著的《史记》中详细记载了一位汉军名将的作战事迹。这位汉军名将姓霍,名去病。

霍去病的战法,最精髓之处莫过于两点:一是千里奔袭,长驱直入;二就是取敌之食,予以自用。随着霍去病病故,以及中原形势的变化(汉胡之争的战场,已从塞外转移到塞内)这一轻骑兵特有的快速奔袭战法从此失去了登场的机会。因为不管是东晋伐后秦之战(汉人和羌人的战争),还是北魏伐刘宋之战(拓跋鲜卑和汉人的战争),双方都是围绕城池进行攻守,怎么奔袭?直到魏太武帝北征柔然,双方再一次把战场搬到了广袤的草原、大漠之上,在敌强我弱,补给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太武帝决定剑走偏锋,来一招出奇制胜。话说当日,魏军与柔然主力在漠南一线形成对峙后,太武帝下令:“长孙翰、长孙道生、娥清、达奚斤,你四人各率一万骑兵,合朕在内,共计兵分五路。即日起,绕过柔然人的军营,直捣其王庭!”

此令下达之后,当时在场的几位魏将皆是疑惑不解,问魏帝道:“我等若是集体率军北上,被柔然可汗察觉,他定会率军从后追击,届时我军猝然遭到柔然大军前后夹击,岂非自取其败?”

魏太武帝自信地微笑着说道:“朕早已说过,蠕蠕人愚蠢无谋,你等又何必多虑。在此地,朕另外会留下少数军队虚设旗号,以牵制柔然人的注意。”

“可是,我军此次北上王庭,途中足足有上千里路程。即便我军带着辎重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王庭,也至少需要数月,而眼下军中的所有粮食只够使用一个月,只怕尚未抵达王庭,军中已然断粮。”

魏帝道:“这还不好办,既然带上辎重车队行动不快,那就尽数把辎重丢弃在原地。五万军队,包括朕在内,每人除了随身武器,只可携带十五日的干粮,多一日都不要。—十五日之后,五支军队务必在王庭附近实现会师,到时候,我们就能夺取柔然人的粮食、牲畜作为我军的军粮,而十五日无法抵达王庭附近者,论罪!”

经太武帝统一部署,最终,魏军兵分五路,奔袭王庭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魏国本就是从塞外迁至塞内的胡人王国,其国人自小擅长养马、驯马,因此国力虽与昔日的西汉帝国相较不可同日而语,但仅在战马质量、数量这一项上,却并不输于西汉。加上五万魏军因为十五日之约,人人启程之后,奋勇争先,皆按照预定计划成功抵达王庭附近。等及可汗闻讯,匆忙从漠南率军回救时,太武帝已与众将安坐在柔然人搭建的帐篷之中,喝着柔然人酿造的美酒,吃着柔然人饲养的羊肉—在王庭四周留守的柔然军队除了被俘虏者之外,其余的已经全部逃之夭夭。

“今日的庆功宴,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刚刚与魏帝会师的长孙翰、长孙道生、娥清、达奚斤等人,皆手举酒杯,齐声赞道。

“柔然可汗此时已在回师途中,明日一早,将帐篷毁灭,将能带的带上,全军迂回南下,避开可汗大军,随朕退回关内!”

“臣等遵命!”

魏军就如“小偷”一般悄悄的来了,又悄悄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了满地狼藉。等到柔然可汗率大军回到王庭时,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已无家可归,失去了全部家当的难民。可汗听取过族人的汇报,对魏军此役采用的“卑鄙战法”自是恼怒交加,却又无计可施,只得传令下去:搬家,把漠南地区的柔然战士、牧民全部迁至漠北来,位于漠南的领土也从此尽数放弃。拓跋焘,本可汗惹不起你,但躲得起!

柔然国南方的那些领土,其实就是一片夏季青翠,冬季金黄的草原,草原上搭建有柔然人的帐篷,便可算作是柔然国的领土。这不比魏国的那些城邑,说搬就能搬动。于是不久之后,漠南地区的柔然人几乎绝迹,少了这些重要的接应点,柔然军队亦无能力再对魏国北部发动侵扰。

“我们还会回来的!”临走之前,那些被迫迁走的柔然子民们依依不舍地看着脚下的土地,喃喃自语道。

随着两次主动出塞打击柔然告捷,魏国北部的定时丨炸丨弹暂时被解除了,当然了,在这两场战役中,魏国、柔然两国的主力军队并未直接交锋,所以柔然的军事实力也并未遭到重创,仍是长城以北最强大的霸主。不过对太武帝而言,这一战果已然足够,因为就在他第二次出征柔然之前,魏国以西,刚刚有一个重大的军事情报被快马加鞭送至平城。

—赫连勃勃死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