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正当刘裕踌躇满志规划他的统一大业时,建康方面又有消息送来,这次却不是为他加官进爵的喜报,而是噩耗—刘裕最信任的战友,也是最竭力反对他称公的人,刘穆之病逝了。

刘裕北伐后秦期间,他将东晋的整个大后方,也就是长江以南一线,全权交予刘穆之负责。对于这一安排,刘裕曾颇为自得:他了解刘穆之的性格,此人虽然强烈反对自己称公、加九锡,但仅仅是政见不同而已,像他这种的忠臣、义士,是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而且如此一来,二人各自管理一方,少了见面的机会,也免去了许多尴尬。事实上,刘穆之在得了这一任命后,表现也确实极其出色,刘裕派人问他要粮,他早已把粮食筹措好了,刘裕派兵问他要兵,他早已把军队准备完毕,他之于刘裕,一如萧何之于刘邦,邓禹之于刘秀。但刘裕万万没想到的是,刘穆之效忠于晋王室的初衷从未改变,眼见刘裕的势力愈发壮大,改朝换代已是不可避免,刘穆之在强烈的悲愤之下,最终做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也只有这个决定,才能做到既不背叛刘裕,又能表明他对晋王室的支持态度—自虐。

我死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刘裕,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

抱着这一态度,刘穆之在刘裕北伐期间,每日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据说,他能够一边听取属下的汇报,一边阅读公文,一边批阅材料,同时还和另一个属下讨论其余方案。一心四用,从不混淆,所有不知情的官员对此无不叹服:刘穆之真是人才哪!但也有少数人看出了端倪,密奏刘裕道:“太尉,刘穆之勤于政务已到了舍生忘死的地步,每日睡觉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两个时辰,他这样不爱惜自己,能够维持多久。一旦他有所不测,太尉将用谁来代替他?”

刘裕当时正忙着构思对魏、秦两国的作战策略,对于这一提醒,直接选择了忽略。他没想到,一语成谶,他的统一大业才初见胜利的曙光,刘穆之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享年五十八岁。

刘穆之在世时,刘裕只需负责前线战事,对于后方之事从不过问;刘穆之死后,朝廷大小事务都要拟成公文送到长安,请刘裕一一定夺。这样既不方便,也容易导致后方混乱。刘裕也曾想过,重新挑选一位可以代替刘穆之的人才,替他在后方运筹帷幄,把南方的半壁江山重新撑起来,但选来选去,重新委任的几人都不合适—能够对刘裕忠诚的,才能不如刘穆之;才能足够的,对刘裕的忠诚不如刘穆之。刘裕念及于此,不禁喟然长叹,一连多日食不甘味,最终,他权衡利弊,被迫作出了一个决定:暂停北伐计划,亲自返回建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在当时的情形下,晋国上下,能够完美代替刘穆之的人,有是有的,但只有一个,那就是刘裕自己。

“我先回南方了,等我重新物色好一位像刘穆之这样的人才,我再回来!”临走之前,刘裕嘱咐王镇恶道。

刘裕虽然决定班师回国,但对于千辛万苦才收复,周围又列强环伺的关中沃土并不打算丢弃。所以,他留下了此次北伐期间随同自己一道出征的爱子—他最疼爱的二子刘义真,让他以总督身份留守关中。可是,刘义真才十二岁,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一个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刘裕又任命王镇恶为军司马,让他也留下,协助刘义真处理军务。

之所以选择王镇恶,除了军事能力的原因,刘裕还有一层考虑:晋军将领多是南方人,他们常年身居南方,对北方这片陌生的土地没有太多的感情,一听说刘裕要回国了,纷纷闹着也要回国,只有王镇恶,这位王猛嫡孙,愿意扎根在这片故土,替刘裕将这份看起来风光,实则险象环生的事业暂时维持下去。

换句话说,刘裕走后,王镇恶的意义,相当于北方的刘穆之。

王镇恶在得到刘裕的这一任命之后,感激涕零,他指天盟誓道:“太尉放心,在您回来之前,若有他国敢觊觎关中之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王镇恶对太尉的忠心,可鉴日月!”

刘裕大喜,交给王镇恶一万精兵,然后正式宣布启程归国。这几个月来,由于刘裕入驻长安之后,向四方百姓广施仁德,周围军民已知其为人—之前的谣言,只是误解。这时听说刘裕要走,皆痛哭流涕地前来挽留,不少老者向刘裕哭诉道:“我等年少之时,曾见过自己的军队,那是桓温将领率领的;如今古稀之年,才再次见到同样装束的官兵,人人互相庆贺。刘将军,长安附近的皇陵,埋葬着刘氏的皇帝,长安的宫殿,是刘氏皇帝的昔日居所。您既然来了,在这里称帝我等都会拥护您,为何还要走呢?”刘裕知百姓的话是肺腑之言,听后也是极为感伤,他安抚那些老者道:“我回去只是一时权宜,待我安定好南方诸事,自会再次北上来到此地。有王镇恶将军和一万精兵在此,你等只管放心便了。”遂不顾百姓苦苦挽留,拔寨南下。还没离开长安,部下沈田子秘密进谏刘裕道:“王镇恶固然是员将才,但他是北方人,忠心不比我等南方将士。若只留他一人辅佐少主,只怕会有变故发生,这正如文皇帝(司马昭)兵分二路伐蜀,不敢独遣钟会一样,不如末将也一并留下,也好监视他的举动。”刘裕乍听此言,一时踟躇,犹豫了一阵,方才说道:“也好,你是本公的家臣,若是真心愿意留下,协助少主、王镇恶,那是再好不过。”于是补下一令,拜沈田子为参军,让他也留下;之后,刘裕的行军参谋王修也表态愿意留下,刘裕想了一想又同意了,任命王修为长安长史。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