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混账刘裕,焉敢如此!”魏帝大怒,拂袖而去。这一日魏国朝堂之上,他对群臣说起这事时,犹然怒气未息—好一个狂妄无礼的刘裕,为了一己之私,竟敢劝朕为他退避三舍,朕凭什么答应他!大臣们对此也是极度不满,纷纷进谏魏帝,劝他严词拒绝刘裕的借道提议。其中有几位年纪较大,阅历丰富的大臣还提醒魏帝道:“自古以来,借道之事多暗藏阴谋,那刘裕多次向我大魏借道,今日,又试图说服我大魏不得在黄河北岸驻军,据臣等看来,此事太过于蹊跷。只怕刘裕此次伐秦是虚,伐魏是实哪!陛下您试想,刘裕若是真心伐秦,向西进入潼关,他必定会担心我军攻击其身后,从而腹背受敌;然而,他若是北上攻击我魏国,秦国却仅能苟延残喘,根本无能力出关相救。因此,刘裕此次兴师动众,率六军出征,表面上矛头是对准西方,实则暗地里早已想好了侵吞我魏国的全盘计划。”

魏帝细细寻思一番,深觉这几位老臣的话在理,他不忙做决定,又问侍立在一旁的博士祭酒崔浩道:“崔爱卿,你对刘裕借道之事如何看待?”

眨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位与拓跋珪大议国事的少年崔浩早已成长为国之栋梁,他官拜博士祭酒(即魏国太学的博士之首,相当于校长),从官衔上看,他在北魏朝中算不得什么重量级人物;不过,由于他满腹经纶,是天下闻名的大学者,而且时常与魏帝同丨居丨一室,讲授四书五经,对治国、治军之事颇有独到见解,魏明元帝每当处理国事左右为难时,经常会咨询一下他的看法。

见魏帝发问,崔浩径直回道:“诸位大臣都认为不可借道给刘裕,但在微臣看来,此道却非但可借,而且是非借不可。那刘裕吞并关中的野心由来已久,趁着姚兴去世,继位的姚泓又愚劣懦弱,故才发兵攻之。我大魏有什么可担心?即便我军退避三舍,把整个黄河北岸让给晋军,那又怎样?难道晋军就敢渡河北上,用步卒之身对抗我大魏铁骑?对,他晋军经过刘裕整治,已是威震天下的百胜之师,但其战力再强,终究是来自吴、越等地的军队,况且,自打晋朝迁都江南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南、北地区的风俗早已大为迥异,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也已经形成。臣敢料定,他刘裕别说没有胆量来攻击河北,就算让他将北方占领,他也没有能力统治这一片广袤的土地。”说到这里,崔浩话锋一转,突然又道:“然而,若是不借道给刘裕,情况就大不同了,因为不借道给他,我魏国就必须派出大量军队坚守在北岸。刘裕为了保证其船队一路向西畅通无阻,一定会派兵登岸,向我军发起进攻,以求夺占北岸阵地,以在下愚见,如果我军对此不作回避,而是与之在黄河岸边直接爆发冲突,我军无水军支持,根本无丝毫取胜的希望,如此一来,我大魏本可隔岸观火,却白白替秦国受无妄之灾了。”

魏帝觉得双方说得都有道理,尤其是崔浩,他提出的“南北风俗经过一百多年演变,已经大不相同,南方之兵可占领北方,却无法统治北方”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经过短暂的犹豫,魏帝还是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听那些老臣的谏言,他安抚崔浩道:“爱卿之言甚是有理,不过,朕的夫人毕竟是姚泓之妹,魏、秦两国又是盟国。朕不相救秦国也就罢了,怎能还主动让出水路,方便其灭秦之举呢。朕主意已决,即日起,拜司徒长孙嵩为都督山东诸军事,克日率十万大军南下,驻扎在彭城以北,监视刘裕动向。”之后,魏帝又面谕长孙嵩道:“爱卿听着,朕不借道给刘裕,不是存心与他开战,你到彭城之后,若见刘裕不动,我军亦不能动,若刘裕乘船向西,你方可军率军西进,一路尾随。切记,切记,你只需守住黄河北岸足矣,只要晋军不踏足河北一步,任他如何行事,你都千万不可干涉!”

崔浩闻言,在一旁大急,情不自禁插口道:“陛下既然认可臣的提议,那为何还要做这样错误的决定。您别忘了,您是一国之君啊,凡事只能为国家社稷考虑,岂能为一个远嫁过来的女子考虑呢!”魏帝却以旨意已下为由,宣布朝会解散。

再回说王镇恶的处境。他遣使向刘裕告急,刘裕让使者凭窗远眺,所看见的河对岸的那队魏军便是长孙嵩带来的。这队魏军以重骑兵居多,另辅之以少量的轻骑兵和步兵,其兵种特点、作战方式与当初南燕慕容氏所组建的南燕军队颇有相似之处。有朋友可能会说了,刘裕想要摆脱长孙嵩的监视,这还不好办—他上次能够祭出破燕阵,破了慕容超的重骑军团;这次面对同样类型的敌人,他来个故伎重演,再摆一回破燕阵,直接把魏军赶跑不就行了?

刘裕当然也想这么轻松就搞定魏军,可现实却是:破燕阵,只对燕军有效,对魏军却是全无效果的。这倒不是说阵法的名字叫“破燕阵”,所以“只能破燕,不能破魏”。而是在之前使用破燕阵法时,包括刘裕在内,许多人都发现破燕阵作为重骑兵的克星,本身具备着几大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该阵法仅能用作防守,无法作进攻和追击之用;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用来布阵;三是需要很大的空地才能布成破燕阵。

经过这样一番解释,相信朋友们都明白破燕阵为何对魏军无效了。慕容超的燕军之所以会被刘裕的阵法克制,是因为他缺少作战经验,竟然主动进攻晋军,又留给刘裕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大的空间去完成布阵;但长孙嵩出征之前,魏帝再三叮嘱过他:不许主动进攻晋军,不许离开黄河北岸,不许让刘裕逃离他们的视线。这番叮嘱,刚好一一击中了破燕阵的几大软肋—没法防守反击,又没时间、空间给晋军完成布阵。三月,从南方远道而来的近百艘运粮船终于按约定日期准时抵达彭城,刘裕站在船首,漠然地扫视了一遍在对岸列阵以待,虎视眈眈的十万魏军,终于传令下去:将帅旗高高竖起,全军启程,从即刻开始,诸位随我走水路驰援潼关。

“王镇恶,你小子给我挺住,本帅来救你了。”船队出发之前,刘裕仰天长啸一声,说道。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