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刘毅个人的危机算是解除了,但正因为他的过错,东晋王朝已面临着大厦将倾之险。按说卢循的才能也是稀疏平常,但他此次起兵,自离开广州之后便连战连捷,只花费了几个月,就夺下了东晋王朝的半壁江山,只因在其麾下,来了一位非常有才干的人物。这个人,名叫徐道覆,是卢循的姐夫。

再说当年,卢循逃到番禺之后,既被东晋朝廷顺水推舟地任命为广州刺史,已认识到自己的军事才能无法与刘裕对抗的他,本打算就此偏安一隅,在广州呆上一辈子了。这地方虽然荒凉了一点,但天高皇帝远,也算得上是自由自在,何况岭南一带景色宜人,物产丰饶,还有美味的荔枝可以吃,在这里当个土皇帝,顺便传播一下五斗米道教,小日子过得并不算差。

他的信徒们亲眼见证过刘裕的可怕,也都死心了,想法和卢循一致,唯有徐道覆一人不这么认为。卢循到番禺后,徐道覆随他一同南下,在广州境内内担任了一个小官:始兴相(治所在今广东省北部)。

徐道覆很有远见,他到了始兴之后,一直以来,只做两件事。第一,不断的写信给卢循,劝他再次造反;第二,派人到附近的山上砍树,大量囤积木头,尤其是那种参天巨木,有多少砍多少。对于这两件事,卢循表示看不懂,也不想干涉,至于劝自己东山再起之事,当然也不会听从。这么过了几年,直到一日,徐道覆听闻刘裕已率军十万,北征南燕,突然急吼吼的从始兴跑到番禺,这次他不写信了,而是直接当面劝说卢循造反。卢循对自己姐夫数年如一日的坚持造反这件事感到十分无语:“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造反,在此地安安分分的当个良民不行吗?—我还打算把广州刺史一职传给子孙呢!”

徐道覆神色严肃的对卢循分析道:“你以为这么想,刘裕就会放过你么!你须明白,只要一日做过反贼,此生便永远无法洗脱反贼的罪名。刘裕暂时不来攻打你,只不过是因为他正忙于和燕国交战,腾不出手来罢了。待他平定了三齐,率精兵回京,接下来定会用诏书征召你入京,你去还是不去?若你不去,那时已无后顾之忧的刘裕便会亲率举国之兵前来攻打,你身首异处,还谈何让子孙世袭官位。趁着刘裕不在,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了!”

卢循听后,仍是难以决断,徐道覆见状,索性又威胁妹夫:我已为此次起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料,便是我的作战之资。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不去,我也会自己出兵北上,而且会打出你的旗号,若我战败,你也脱不了干系。

卢循被逼得没办法,这才勉强同意。当日,徐道覆回到始兴,立即大量雇佣能工巧匠,星夜赶造战船。由于这些年他的准备工作做得实在太好,整个始兴城内放眼望去,到处是木头,只花费十几日工夫,徐道覆就打造出了近千艘战船,其中一部分,还是八槽战舰!所谓“八槽战舰”,顾名思义,这种战船有八个独立的船舱,且互相之间被木板隔绝,基本上密不透风。八槽战舰上的士兵,根据其兵种特点,分别占据各个船舱,一旦交战起来,负责划船的专门划船,负责射箭的专门射箭,如果有对方士兵企图登上该战舰,进行肉搏战,还有专门用于近身作战的步兵、骑兵,从而实现了分工协作,互不打扰。最可怕的是,徐道覆对造船工艺显然进行过长期的专业研究,他发现:如果在木制的战船外部包裹上一层薄铁皮,船身便具备了防火、防撞等特点,其浮力也足够支撑,并不会因此沉没。于是,在中国造船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八槽战舰就此诞生了,这真的是舰,而不是船,因为它的外部是铁的!综观此舰,高度达到十余丈,三十多米,舰身周围因为包裹了铁皮,通体黑黝黝的,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怪;在战舰上部,甲板平坦开阔,有士兵骑着战马在上面往来驰骋…所以此舰一出,何无忌、刘道规、刘毅纷纷败下阵来,因为用传统的水军与之交战,根本是不可能取胜的。卢循、徐道覆等人连指挥都用不着,只要让士兵们驱动战舰向对方冲过去,仅凭撞,就能把对方的木船撞个稀巴烂!

东晋士兵从未见过这种新式武器,随着刘毅战败,侥幸逃得性命的士兵在向下游溃逃的同时,争相向沿途官兵渲染叛军的强大,在这之后,卢循、徐道覆所过之处,官兵但见其到,无不争相逃遁。叛军遂趁胜而进,又连克江州、豫州,迫近长江下游的晋国京畿地区。

京畿地区的守备状况令人失望,由于刘裕此次返回得匆忙,并未带回伐燕的十万主力,当时留守建康的士兵人数还不到一万人。面对着拥兵达十余万,战舰、战车水陆并进,前后漫延达百余里的强大敌人,朝廷上下逐渐达成了以下共识。

京城肯定是守不住了,得赶紧准备迁都事宜。刘裕不是刚刚才平定了齐地么,这样好了,我们就把都城迁到广固城去,把刚刚征服的南燕领土作为我们的栖身之所。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