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慕容超不想打持久战,他和刘裕一样,也想速战速决,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公孙五楼提出的三条计策中的下策。

那下策到底好不好呢?这就得看是由谁来做这个选择了,如果让公孙五楼选择,他肯定不会选择下策—他自己都说是下策了,下策就是最差的计策,他怎么会选?但让慕容超选择,他却反认为下策是最好的计策,那所谓的上、中两策,才是真正的“下策”。

没办法,慕容超的前半生是个苦孩子啊,他在长安装疯卖傻,还要过饭,那时他最大梦想,一是受到天下人的尊重,再也不会用白眼对他;二就是能够天天吃饱饭,再也不用饿肚子。所以当燕军侦查到刘裕大军的动向,公孙五楼急切地建议他应当立即封锁大岘山时,慕容超不听,因为他觉得如果这么做了,那他就是在刘裕面前认了怂,晋人一定会嘲笑他有勇气抢美女,没勇气打仗;之后,公孙五楼拧不过死要面子的慕容超,改为建议他应当在敌军来到之前,一把火把城外的麦田全部烧毁时,慕容超非但仍是不听,相反他还急眼了。在慕容超看来,城外的那些庄稼,是保证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衣食无忧的基础,如果全部烧毁,国家也许能够保住,但他岂不是也要勒紧裤带重新过上苦日子?

“不行,此事绝对不行!朕宁愿和刘裕堂堂正正摆阵决战—再说了,此战尚且未知胜负,如果朕能够打败刘裕,赶走晋军,又保住了城外的庄稼,使得军民皆以得食,那岂非两全其美?”

就这样,晋、燕两国战事的进展,彻底和刘裕的预期设想达成一致。因为刘裕也穷过,他了解穷怕了的皇帝的独特思维,所以他才敢粮草未齐备就劳师远征,并直接选择了最短的,也是最险的一条路线行军,根本不担心慕容超会在大岘山设伏。六月,刘裕率军来到临朐城南,此时的临朐城中,慕容超已手握九万精兵,等候他多时。从兵力上看,两军实力相差无几,双方的将领直到这一刻,都不清楚接下来的战事会打成什么样的局面。唯有刘裕手指苍天,纵声大笑,左右侍从见状惊奇,便问刘裕为何发笑。

刘裕从容解释道:“诸位还没看出来吗,我军刚刚通过了险地,且已无退路可走,因此无须本帅动员,将士们一定会奋力作战,只知进、不知退;而燕国的粮食此时尚在田中,只要打败他们,我军亦无须为粮草之事发愁。今日之战,士气、粮食、甚至地利,全都对我军有利,何患不能一战功成!”

话说完,他即高声呼唤各将姓名,下令他们按照平日的演练,在临朐城南着手布阵。

参与此战的东晋将领,除了刘裕本人,另有刘裕的智囊刘穆之、北府军少帅刘敬宣等,其中这刘敬宣,朋友们应该还记得,他父亲刘牢之被桓玄设计陷害后,他曾短暂的栖身于南燕,之后他听说刘裕起义成功,打败桓玄,便又寻机从南燕脱身,返回了东晋,还顺便带回了许多关于南燕的军事情报。在此,必须表彰一下刘敬宣的卧底工作,因为从事后来看,刘裕之所以能够脑洞大开,设计出一种全面克制燕军的特殊战阵,在许多细节上应该都是听从了刘敬宣的建议。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刘裕针对此战所设计阵法,因为这一阵法史料上没有给它命名,姑且称之:“破燕阵”吧,从而区别于刘裕之后所设计过诸如“却月阵”等其他阵法。

破燕阵,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步兵、兵车、骑兵。其中,因地处南方,长期缺乏战马,占据最大人数比例的晋军步兵是这一阵法的核心,位于阵法的最中央位置。刘裕事先为这些步兵每人配备了一把长度超过四米的特制长矛,他们的作战任务很简单,手持长矛,向前发起进攻,如果与敌人相遇,就用手中的长矛刺穿他们。

在步兵的两侧,是四千辆兵车,分居左、右两翼。从结构上看,刘裕令人打制的这些兵车和卫青当年所设计的“武刚车”极为类似。在这些兵车的外部,事先已被蒙上了生牛皮,并装置了倒刺,任何军队只要敢靠近他们,就会被倒刺戳伤,另在车厢朝外的部分,上面皆设有暗孔,从而方便车内的士兵在发现敌情时,纷纷把手中的箭矢射向车外。

以上两部分,已基本构成了一个“川”字形,中间那一竖,代表步兵,两边的“丿”和“丨”,代表两队兵车,这样形容,相信朋友们已能理解其前队阵法的组建原理;另在“川”字形的下方,还有一“-”,便是破燕阵的后队:骑兵。这支骑兵部队的人数并不多,至多一万人左右,根据刘裕的事先部署,与敌军遭遇时,他们不负责直接参与作战,而是坚持留守在后方,等待主帅的特殊指令。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