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几日后,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何无忌怀揣讨伐桓玄的檄文,悄悄前往刘裕府上。待他到时,刘毅、孟昶二人已提前来到,在场的另有刘裕之弟刘道规,任城人魏咏之、高平人檀凭之、琅琊人诸葛长民…等等,俱是参与此次起义的好汉。见一十二人都已到齐,刘裕没有废话,直接亮出了他亲自制定的起义方案,简单来说,是四条。

一,刘裕、何无忌、檀凭之、魏咏之四人,负责夺占京口,在建康以东建立根据地。

二,刘毅、刘道规、孟昶三人,负责夺占广陵,在建康以北建立根据地。

三,诸葛长民负责夺占历阳(在今安徽和县),在建康以西建立根据地。

四,除去以上人员,十二人中,剩下来的负责潜伏在京城建康,用作里应外合。

方案公布完后,刘裕示意,我的指示就这些,接下来兄弟们可以分头行事了。

诸葛长民是个老实人,忍不住问一句:“请问,兵马在哪里?”

“没兵马。”

“那我怎么才能完成任务?”

“见机行事。”

见刘裕不像是开玩笑,诸葛长民一头雾水的走了,走到半路,何无忌突然骑马追来,叫住他道:“方才会盟期间,刘裕担心消息走漏,不便明言。他托我告知你,你现任官职,正是历阳守将刁逵的参军,你只要设计把刁逵杀了,把他的军队夺过来,任务不就完成了?”

诸葛长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去了,到历阳后,他拿了把刀,就想行刺刁逵,结果还没接近刁逵身边,即被侍卫逮捕。经过审讯,老实人诸葛长民一五一十的将他们所密谋的计划说了出来,刁逵大感震惊,连忙派人备置囚车将诸葛长民押往建康,向桓玄通报此事。

一路人马,就这样败了;与之同时,第四路人马,也就是负责潜伏在京城作内应的那批人,也已被桓玄下令逮捕,集体斩首。原来,刘裕宣布完他的起义方案之后,他与刘毅即按照计划,各带着何无忌、刘道规等人离去,分头行事。刘毅前往广陵之前,突然想到他还有个兄长刘迈身在京城—自己涉嫌谋反,是诛灭三族的大罪,如果不将此事向兄长通报一声,确实有点不太厚道。于是,他特意派了一个信使前去见刘迈,告诉他:你兄弟刘毅即将谋反,你赶紧逃走!

谁知道刘迈比诸葛长民还老实,他犹豫了几日,竟然主动向桓玄自首。桓玄篡位称帝之后,最怕的就是有人谋反,刚好刘迈主动送上门来,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把刘迈和那些留在京城做内应的人全杀了。

看来起义这事,还真不是老实人能做的,还算值得庆幸的是,另外两路人马的首领,刘裕、刘毅两人极不老实。刘裕一到京口,他就令何无忌换衣服,换什么衣服呢?—事先备下的钦差大臣服饰。然后刘裕、檀凭之、魏咏之等人簇拥着“钦差大臣”何无忌,骑着高头大马,手捧“圣旨”,高声宣令暂驻京口的桓修出城接旨。桓修刚出城,刘裕策马上前,手起刀落,桓修人头落地。面对着纷纷拔刀而出,将他们团团包围的卫兵,刘裕大声疾呼道:“桓玄无道,于去年强迁天子于浔阳(在今江西九江),今蒙我等迎接,天子已在归来的途中,诸位皆是晋朝之人,如今拔刀相向,所欲何为?”只一席话,说得卫兵们纷纷收刀入鞘,跪地道:“愿助天子,追讨逆臣。”刘裕遂轻易控制京口,收得精兵千人。至于刘毅那边,则做的更绝,他和刘道规、孟昶三人到广陵后,打扮作刺史桓弘亲兵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踏入军营,宣布说,刺史大人一早将要外出打猎,所有士兵集体跟随他前往,请大伙立即出城列阵,等待其检阅。士兵们不知究竟,全带着兵器出城列阵去了,独独留下桓弘一人,还傻傻地留在刺史府里安心享用早餐。刘毅、刘道规、孟昶三人趁机杀奔刺史府,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桓弘杀了,随后他们三人打出迎接司马德宗的旗号,也成功吞并了驻守广陵的军队。

就这样,刘裕设计的“兵分四路,同时起兵”,几乎等同于空手套白狼的大胆计划虽然遭遇到挫折,但终于成功实现了一半,不久,身陷囚车,正被押往建康的诸葛长民也被刘裕派人救下。二月二十七日,两支军队在京口会师,公推刘裕为讨逆盟主,共聚众达一千七百人。刘裕任命孟昶为长史,留守京口,又令人张贴何无忌前日拟就的檄文,打算亲率军队向建康进发。何无忌道:“属下才疏学浅,所拟就的檄文或有不完善之处,附近有一大儒,盟主何不征辟他前来,先交由他过目?”刘裕问何无忌:“阁下所说的大儒,莫非是刘穆之?”何无忌道:“正是!”刘裕笑道:“我也正有此意,这便致信于他,只是不知他是否愿意前来。”

当时,刘穆之家在京口,这一日,他突然听见城内人声鼎沸,都说“京口名人”刘裕(刘裕能够顺利夺占军事重地京口,他是京口本土人这一要素不容忽视)已组建军队,不日将要前往讨伐桓玄。说话间,刘裕请他出山相助的书信已经送到,刘穆之默默盯着书信看了半响,叹息一声,然后返回家中,收拾好行囊前往刘裕处报道。刘裕见刘穆之到了,故意问他:“我方举义旗,正在艰难时刻,军中缺一主薄,不知道先生可否为我推荐一位合适的人选?”刘穆之道:“是了,盟主的军队初建,所有的职务都必须由真才实学的人担任,在这种仓促的局面下,恐怕无人比我更适合该职务了。”刘裕大喜道:“据我所知,以先生的才学,堪任三公,可惜我眼下无法授予你更高的职务。你能够暂时屈居主薄之位,我又何须担心大事不能成功。”遂郑重任命刘穆之为军中主薄。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