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刘裕的传奇人生从此正式开始,刘牢之走后,他很快就获得了单独表现的机会。当时,孙恩虽然已带着几十万信徒逃往海上,但会稽郡等地经历过大规模的民变风波,治安仍非常混乱。一日,刘裕向刘敬宣请缨,想带着他的五十名士兵外出逛逛,顺便侦查一下敌情,维持一下治安。刘敬宣心想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并未阻拦。

结果,刘裕这一外出不打紧,竟然在意料之外,同时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与孙恩的叛军相遇。要知道,孙恩虽然自诩得道,自称半仙,但他显然没有法力真的变出粮食。他带着几十万人逃往海上之后,占了几座荒岛,很快就陷入既缺吃又缺穿的窘境,所以孙恩当过教主又改行当起了海盗,他定期派人乘船返回,在沿海登陆,以抢掠粮食运往岛上。也怪刘裕的运气不好,他首次单独出战,就不但碰到了这些强盗,而且对方足足有数千人之多;而他自己的兵力,是五十个人…

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一百比一。

刘裕虽然勇猛,但并不傻,一看这架势,带着五十个兄弟转身就跑;叛军见了,乐得哇哇大叫—就是这小子,之前仗着刘牢之在,把我们往死里打,这下报仇的机会来咯!于是粮食也不抢了,卖力的追赶刘裕等人,很快就将他与五十名士兵包围在一条大河边上。刘裕的部下个个被吓得面如土色,甚至有人大声痛哭,喊着要投降,忽然,只听见刘裕以雷霆之势,大喝一声道:“孙恩的所作所为你们难道还不清楚么,他们是盗贼,我们是官兵,哪有官兵向盗贼投降的道理!既然我等已无路可退,何不决一死战!”

说完,刘裕就拔出佩刀率先扑了上去,与叛军缠斗在一起;身后的士兵面面相觑之后,终于停止哭泣,也陆陆续续的上前帮忙。经过一场惨烈无比的交战,奇迹终究没有发生,刘裕的五十名部下全部丧生,就连刘裕自己,也身负重伤摔落河中。

叛军们环顾着满地的尸体,擦干刀上的血迹,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他们又听见一声大吼,回身一看,刘裕披头散发,浑身是血,像个发狂的野兽一样已从河中跳上了河岸,然后毫不迟疑的再次持刀向他们发起冲锋。见此情景,叛军们在重新拔刀的同时,不禁集体陷入了沉思:这家伙,真的是人吗?

就在他们愣神的当口,不远处传来了大队马蹄声,却是刘敬宣见刘裕外出许久未回,特带着一队兵马前来寻找。叛军们本可一拥而上,杀死精疲力尽的刘裕,这时见他有援军赶到,不愿恋战,一时纷纷逃走。于是,等刘敬宣率军赶到战场之后,众官兵第一眼看到的,是以下骇人的一幕:刘裕孤身一人,追着几千名叛军大砍大杀,叛军惨叫声连天,只顾狼狈逃窜。官兵们见此情景,忍不住瞪大了双眼,齐声惊叹道:“刘裕之勇,天下无双!”他们哪里知道:叛军之所以逃,绝非是因为刘裕一人,而是因为他们及时赶到战场的缘故—这也是狐假虎威的道理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若非刘裕视死如归,即使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也不肯放弃,这一幕也同样不会出现,因此他配得上得到这样的美誉。

从严格意义上说,刘裕的首次独立作战,结局并不美妙—全军覆没;但凭借这一战,他从此声名鹊起,因为举国上下都知道有个叫刘裕的好汉,能够一个人追着几千人打。于是不久之后,朝廷正式任命刘裕为句章(在今浙江宁波市)太守,前往句章县上任。

此时距离刘裕参军入伍才一年时间,他就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将军的转变。句章太守,这看起来是个天上掉馅饼的好差事,其实恰恰相反。

熟悉中国地图的朋友应该知道,句章县,也就是今天的宁波,位于浙江的最东边,毗邻大海,海上有一群岛屿,即舟山群岛。当时,舟山群岛上啥都不多,就是人多,足足有几十万,因为这里—正是孙恩的老巢。

所以当刘裕接到这个任命后,他的妻子在老家就哭成一团,写信托人带给刘裕,劝他别去。刘裕自己也很是犹豫了一阵,毕竟他胆子再大,也知道此次上任与送死没啥区别。

不过他最终还是去句章上任了,原因无他,君命不可违啊。好在临走之前,他的老领导刘牢之再次善心大发,特从北府军中挑选了几百名最勇敢的壮士出来,随刘裕一道上任,并派人嘱咐他道:“叛军实力甚大,谨守句章足矣,千万不得再逞匹夫之勇。”

刘裕带着数百士兵,上任去了。待他到时,句章一带的百姓因为战乱,早已逃散殆尽。刘裕连扩充军队都不能够,只好带着他那人数少的可怜的士兵在句章一带又当兵,又当民,临时构筑防线,设置府衙,耐心地等待着孙恩大军的到来。公元401年五月,孙恩与部下因在岛上缺衣少食,难捱饥饿,果然在句章境内登陆,刘裕得到情报,披坚执锐,勉励部下,准备与其恶战。结果叛军一来是因为句章地小民少,无甚财物可抢;二来是一打听,镇守该地的就是那个“一人追砍数千人”的家伙,直接掉头就走,转而杀奔富裕的大都市:会稽。当时驻军在会稽郡的,正是谢琰,他作为谢安之子,又亲身参与过淝水之战,无论是名望还是资历,在朝中都罕有人可匹敌。所以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刘牢之虽走,但仅凭谢琰的能力,就足以平定此次叛乱,谢琰自己也这么认为,他镇守会稽郡期间,既不安抚士民,亦不修整武备。部下们听说孙恩卷土重来,纷纷进谏谢琰,劝他谨慎备战。谢琰两眼一瞪,不以为然道:“苻坚百万之众,尚且送死淮南;区区孙恩小寇,前次既已战败,怎能东山再起!他如果真的敢来,那正说明上天不容国贼,让他前来送死而已。”由于谢琰的盲目轻敌,这次孙恩二入会稽郡之后,东晋官兵抵不住叛军人多,竟然惨遭溃败,谢琰与他的两个儿子皆死在乱军之中。

谢琰一死,事情就又闹大了,估计叛军们事先也没想到他们能够这么轻松的就把这么大的朝廷命官给干掉。在这次胜利的鼓舞下,叛军们一举摆脱了对官兵的畏惧,随后又陆续攻克余姚,上虞等地,一路走一路烧杀抢掠,来到了海盐(在今浙江海盐县)。海盐也是个小县,兵力也不多,只有一两千人,守将听说几十万叛军不日就将兵临城下,当场被吓得魂不附体。好在,他比之前那些地方守将聪明了一点,及时想到了一个办法,做出了一个决定:向那个最不怕死的家伙,句章守将刘裕求救。

这个决定实在是不够地道,刘裕完全可以拒绝—你自己倒霉就算了,还想拉个人一起下水?结果令海盐守将喜出望外的是,他才把求救信送出去没几日,刘裕不但真的亲率军队来到了海盐,而且来的速度比叛军都快。二人打过照面之后,海盐守将的喜悦神情不见了,他疑惑地问刘裕道:“你的军队呢?”

“全在这了!”刘裕指着身后的几百人道。

海盐守将快急疯了:什么,你的人还没我多!对方可是二十万大军,这下怎么办!刘裕看出了对方的疑虑,他呵呵一笑,颇有大将之风地道:“我既然敢来,就定有取胜之法,不过从今日起,你须依得我三件事。”

“莫说三件事,即便三百件,我也依得!”

“那好,第一件事,我军远道而来,并未携带足够的武器。请你下令工匠连夜赶工,打制上千把刀剑,务必确保所有武器削铁如泥。”

那守将一想,这也不算是什么难事,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

“第二件事,你必须亲自上阵,监督你的部下连夜加固城池,务必让此城固若金汤。”

“这事也依你,第三件事呢?”

“叛军到后,战端一开,我军若是获胜,缴获的战利品定是极多。请你约束你的部下,不得擅拿叛军一物,若有士兵在战场之上因抢夺财物而停止追击敌军,杀无赦!”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