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燕国又发生内乱,拓跋珪相信了前线士兵的回报,也认定慕容垂不会来。不想就在该月,平城方面突然送来急报:“慕容垂亲率大军,突然出现在平城境内。”拓跋珪大吃一惊,因为平城与冀州之间,向来被太行山所隔开,而太行山下的诸条要道,拓跋珪也都布置有士兵监视燕军动向。如今,各地哨兵皆称慕容垂尚在国中,他却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出现在平城,这着实出乎拓跋珪的意料。事不宜迟,顾念拓跋虔安危的他,随即亲率魏军南下增援,刚走到半路,平城方面又有军报送来:“慕容垂兵临城下后,只攻城一日,突然率军退走;拓跋虔将军担心燕军会绕过平城,直奔盛乐,于是率军大出,努力追击燕军。不想慕容垂的退走,只是诡计,他自己高树旗号向北进发,却又密令慕容农、慕容隆二人率龙城精兵在半途之中设下埋伏,拓跋虔勇而轻敌,其方出平城,便遭燕军重重包围,现已力战而亡。”
另外与拓跋虔一道战死的,还有三万平城守军,他们和拓跋虔一样,直到阵亡的那一刻,也没想明白慕容垂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太行山山脉的。—原来,慕容垂早在出兵之前就已打定主意:此次向魏国复仇,属于深入敌境作战,只可速战速决,不可迁延日久。因而,他率军抵达太行山东麓后,为了保密起见,并未选择之前常用的那些行军通道,而是派出五千精兵,遇山伐木、遇水搭桥,从太行山山脉一处不显眼之地,另行凿开了一条新的暗道,以通平城。如今此计果然大获成功,随着镇守平城的三万魏军全军覆没,燕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魏国的第一道防线。
拓跋虔在魏国威信甚高,他败亡得如此迅速,引发了魏国上下的集体恐慌。侥幸从平城一役逃得性命的少量魏军到了盛乐,也纷纷渲染,说慕容垂用兵诡异,智谋着实深不可测。拓跋珪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他见势不妙,便想放弃国都盛乐,率国人逃往阴山以北,以避开燕军锋芒;不想各部落首领得知拓跋虔死讯,都生了二心,大多首领宁可向慕容垂投降,不愿听从其调遣。三月下旬,就在拓跋珪陷入“想守守不住、想逃逃不了”的窘境不知所措时,慕容垂已率燕军主力十万,离开平城,按预定计划直逼盛乐而来。途中,慕容垂路过一地,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骸骨,情状惨不忍睹;另在骨堆附近,有一个硕大的万人坑,坑上泥土尚新。慕容垂驻住战马,环顾四方良久,沉声问一旁的慕容德道:“这里就是参合陂,是吗?”
“回陛下,正是!”
二人答话之间,燕军的哭声已响彻山谷,士兵们不顾军纪,争相埋身尸骨堆中,寻找自己的父亲、兄弟、儿子—虽然这些死者的肌肉早已腐烂,根本无从辨认。慕容垂见此情景,又是惭愧,又是懊悔,不禁仰天叹道:“朕先是纵容拓跋珪,任由其养成势力,后又弃国中诸多良将不用,拜慕容宝为主帅,终于酿成此等惨祸,皆是朕之过失!”说完,他突然呕出一口鲜血,从战马背上颓然摔落…
之后,经御医诊治,年老的慕容垂已病入膏肓,再无康复的可能。就这样,参合陂成为了慕容垂一生征战的终点,他的病倒,也宣告燕军失去了向魏国复仇的最好机会。掩埋并祭奠过前一战的死难者之后,慕容垂无力地躺倒在一辆马车之中,他将士兵们交给太子慕容宝接管,掉头向国中撤退。四月,慕容垂在撤军的途中去世,有燕军叛逃往魏国,带去了慕容垂的死讯。拓跋珪又惊又喜,却无勇气追击,下令任由燕军护送着慕容垂的灵柩回国。
十几日后,慕容宝率军回到中山,亲自为父亲慕容垂主持发丧,大赦天下,从此接过了后燕的权杖。就他之前的表现来看,慕容宝的才能并不杰出,慕容垂生前对他也不是十分满意,不过,慕容宝有一个很聪慧的儿子,名叫慕容会,生得雄伟俊逸,器宇不凡。慕容垂生前之所以坚持保留慕容宝的太子之位,与慕容会有很大的关系。慕容垂曾立下遗嘱,特别声明:这燕国的皇位,他日必须传到孙子慕容会的手上。
可惜,慕容宝对他父亲的这份遗嘱并不买账,他当上了后燕的皇帝之后,很快就册立了太子—并非是慕容会,而是慕容宝的另一位小儿子慕容策。慕容策当时才十一岁,且愚蠢懦弱,只因他的母亲美貌受宠,所以深得慕容宝的喜爱。鲜卑人喜欢内讧是出了名的,这一改立太子不打紧,很快就让一些野心家又蠢蠢欲动起来,比如说慕容麟。这慕容麟也算是个厉害人物,他先是于早年陷害自己的父亲慕容垂,失败,结果只用了一番花言巧语就重新取得了慕容垂的信任;之后又密谋杀害兄长慕容宝,夺取太子之位,又失败,结果再次凭借他的权术手段化险为夷。慕容垂去世后,慕容宝帝位已稳,慕容麟正愁自己辈分低,战功少,名声又十分不好,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这时一看机会来了,便屡屡在慕容宝的面前替慕容策美言,并大肆诋毁慕容会。慕容宝被慕容麟说高兴了,一道诏书下去,任命慕容麟为尚书左仆射,并加封其为赵王,从此把慕容麟视作心腹。
慕容麟当了赵王之后,很忌惮两个人,其一,是他和慕容宝的叔叔,慕容德,此人辅佐慕容垂开创后燕,军事能力、治国能力仅在慕容垂之下。其二,就是慕容垂的皇后:小段皇后(也称段元妃)。小段皇后虽是一介女流,但十分有见地,她曾如是向慕容垂进言:“慕容宝资质平庸,优柔寡断,若逢治世,或许能当个贤明之君,但眼下乱世之际,他却无能力继承燕国大业;此外,慕容麟阴险狡诈,常有夺取皇位的野心,他日陛下一旦辞世,只怕会有灾难出现,不如尽早将他赶走或除掉。”
慕容垂当时听了,不置可否,反问小段皇后道:“如果朕从你的两个儿子,慕容朗、慕容鉴之中挑选一个册立为太子,你看合适吗?”
小段皇后明白慕容垂是以为自己有私心,连忙解释道:“臣妾的两个儿子还十分幼小,而且才智也不杰出,哪里有资格做太子。倒是慕容农、慕容隆二人,是陛下诸位儿子之中少有的人才,足堪太子之任。”
最终,慕容垂还是没有听从小段皇后的劝说,坚持把皇位传给了慕容宝。慕容宝、慕容麟二人却因此对小段皇后怀恨在心。鉴于慕容德是燕国的中游砥柱,手握兵权镇守邺城,暂时还不能轻动,慕容麟遂唆使慕容宝把小段皇后杀了,慕容宝顾忌到小段皇后是,心中还在犹豫,慕容麟干脆直接面见小段皇后,对她道:“先帝在时,您常说我们兄弟无能,不能守住大业。现在太子已经继承了皇位,您看他能守不能守?我劝您还是尽早自裁吧,否则皇兄发怒起来,定将你们段氏一族斩尽杀绝。”
小段皇后受慕容麟逼迫,只得含泪自尽。临终前,她发怒道:“你和慕容宝两个不肖子孙,堂而皇之的逼杀,还谈何守住大业?老身岂是怕死,只恨不久之后,先帝耗费一生心血建立的国家又要亡了!”小段皇后死后,慕容宝心中也自暗喜。他因慕容麟行事干练,颇合自己心意,对其越发器重。
再说当时,后燕因国家基石慕容垂去世,威信大损,非常担心北魏会再度出兵南下。经慕容宝调度,在黄河以北,燕国于四处地界部署了大量军队,严加镇守。哪四处地界?分别是:晋阳、邺城、信都、中山。其中,邺城、信都、中山皆属冀州,守将分别为慕容德、慕容凤,以及皇帝慕容宝自己;只有晋阳之地,属于并州,守将便是小段皇后之前十分看好的慕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