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刘裕传
开篇的话,何为南北朝?
东晋之后,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段时期,在南方和北方同时出现了实力强大的政权,南北政权都视自己为正统,维持对峙局面长达一个半世纪。所以称这段时期为南北朝。这其中,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有:宋、齐、梁、陈;在北方建立的政权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计九国。而之前的东晋时期,虽然出现的国家更多,号称“十六国”(实际有二十多个,像冉闵建立的冉魏政权,慕容泓、慕容冲建立的西燕政权都没算到“十六国”里面去。“十六国”的五大典型代表,包括:匈奴人建立的汉赵、羯人建立的后赵、鲜卑人建立的前燕、氐人建立的前秦、羌人建立的后秦),但由于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承认东晋为正统(就连前秦最强大时,该国臣民都承认东晋是正朔),所以只能称之“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而不能称之为“十六朝时期”。
接下来,本文将详述南北朝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此之前,我们先看天下大势。
公元385年,即大秦天王苻坚兵败身死之后,本已基本被他统一的北方,又出现群雄割据局面。其中,最强的两国,东为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定都邺城,西为姚苌建立的后秦,定都长安—这两人,恰好是苻坚一直最信任,也是王猛一直主张必须杀掉的两人。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北方尚有拓跋珪的北魏,慕容冲的西燕,丁零人建立的翟魏等政权(翟斌归顺慕容垂后,不久叛变被杀,其族人翟辽建立了翟魏政权);另外,苻坚虽然被杀,前秦并没一下子就亡掉,他的太子苻宏丢弃长安,逃往东晋,另一位儿子,庶长子苻丕继承了王位,率军从邺城西归;征服西域归来的前秦大将吕光,也在凉州地区建立了后凉政权。
想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立足,难度着实不小,甚至连一国之君,一不小心都会轻易丢掉性命。比如说慕容冲,之前他联合姚苌一齐剿杀苻坚时,一时风头无二,就连姚苌都畏惧其强盛,把儿子姚崇送去慕容冲那儿当人质。慕容冲想留在长安当皇帝,但部下们不同意,说咱们之所以打到长安来,那是因为苻坚的军队追着我们不放,现在苻坚都死了,咱们还留在这儿干嘛—还是回关东去吧。慕容冲看着富丽堂皇的长安宫殿,哪里舍得,便让手下在长安一带农耕,修葺宫室,想作长久打算。鲜卑人一心归国,见他赖着不走,一怒之下就把慕容冲杀了,最终,长安被姚苌顺手牵羊给得了,而四十万关中鲜卑子民在另一位鲜卑贵族慕容永的带领下,向东一路迁徙,辗转来到长子(今山西长子县)。慕容永因为慕容垂在关东,实力比自己强,不想回去受其节制,于是在长子做了皇帝。
慕容永做了皇帝不久,苻坚之子苻丕离了邺城,路过平阳,驻地紧挨着慕容永。慕容永见苻丕杀气腾腾的从关东一路过来,显然是回来替父王报仇的,心想:慕容冲想留在长安,所以被部下杀死,我同样执意留在长子称帝,部下还不知道能不能为我效死力呢!于是他不敢与苻丕交战,致信对方道:尊父之死,那是慕容冲、姚苌造成的,和我慕容永没半分钱关系,因此苻将军…哦不,陛下您看,能不能借条道让我带着军队回关东去,我保证:从今日起放弃帝号,哪怕今后只能做慕容垂的下属,我也认了!
苻丕看了书信,恨得咬牙切齿—只要是鲜卑人,那就该杀,朕哪管你是慕容冲还是慕容永!于是他下令全军,主动进攻慕容永。这一下就坏了,因为鲜卑人虽然经常起内讧,但一旦同仇敌忾,其战斗力是相当恐怖的!一战下来,苻丕的军队大败特败,仅剩数千人保着苻丕南逃,途中,苻丕又遭到晋军截击,战死。晋军俘虏了苻丕的儿子苻宁、苻寿等人,押送到建康,东晋朝廷赦免他们不杀,并且把他们带到苻宏那儿,说道:“你们的父亲、祖父生前不自量力,竟在开战之前,就派人替我晋国君臣修建府邸;结果呢—现在那些府邸被羌人住了,你们反倒无容身之地,要来我晋国乞活。”苻宏等人无言以对。
从《南北朝》开始,和《先秦》《秦汉》一样,每一节之前附加主人公的名字,以方便读者了解谁是主人公。
至于章节名,比如多少、多少回的这个,还是在后期整理时再加上去,因为修改之后,有些部分会进行一定的删减,到时候还是要重新做。
南北朝部分,我会从慕容垂与拓跋珪的争锋开始写起,篇首部分先把当时的整体形势交代清楚,方便读者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