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苻坚和王猛的关系,那是比亲兄弟还亲,更何况前秦的基业大多是王猛打下来的,从亲情上来说,苻坚是该听从王猛的遗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苻坚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君,是手握最高权力的帝王。对一位帝王来说,还有什么荣誉,能够与“统一天下”媲美?

而且苻坚一旦实现全国统一,在他的荣誉簿上还会专门加上以下两点,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一,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实现华夏统一的少数民族皇帝。

二,他亲手终结了西晋之后的又一个乱世,是天下黎民的救世主。

这两个荣誉实在太诱人了,刘渊、石勒、慕容俊等人奋斗一生,甚至未能取得向这两个荣誉发起挑战的机会(以上三人,都未能实现北方统一)。苻坚正当壮年,却借王猛之手非常轻易地获取了挑战以上荣誉的机会,他若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鉴于此事关系重大,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苻坚私下召来了两个人,想询问一下他们的看法。

其中一人,是苻坚之弟,阳平公苻融。王猛去世后,秦国痛失一代名相,苻融接替王猛的职务,采用“萧规曹随”之法,竟也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苻坚之所以先召苻融询问,是因为苻融身为秦国宗室,代表着整个氐人的态度。

苻融到后,劝苻坚道:“在臣弟看来,南征晋国有三大难处:其一,是天道不顺,时机尚未成熟;其二,晋国未曾挑衅,我军师出无名;其三,秦军连年出战,虽陆续征服燕、凉、代等国,已然疲惫不堪。所以,臣弟建议皇兄,停止一切伐晋的计划。”

苻坚心中早有打算,听过这话,表现得极其失望,他问苻融:“好吧,你的皇兄即使不算是明君,但至少也不是个昏君吧?朕就想不明白了,为何我大秦拥兵百万、钱粮如山,却不能主动去攻打一个兵微将寡、行将亡国的小小晋国呢?”

苻融这才明白苻坚已对南征之事动心了,急得声泪俱下道:“丞相临终前的话,您这么快就忘了吗?—晋国是华夏正统,一时还不会灭亡,这是显而易见的。相反,如今鲜卑人与羌人等其他胡族遍布京城,已显露出狼子野心,您却丝毫不加防备。臣弟着实担心,如果陛下一意孤行,丞相的遗言会成为现实!”

苻坚脸色铁青,直接吩咐苻融退下。苻融去后,苻坚又召慕容垂前来,想听取他的意见,因为慕容垂的态度,基本能够代表那些投降他的鲜卑人、羌人等其他胡族的态度。

慕容垂自打险遭王猛毒手后,这些年来一直闲居在长安,根本没表现机会,好不容易得苻坚召他询问,当然得好好表现。他劝苻坚道:“如果陛下有心伐晋,那就该立即行动,岂可丧失此等千载难逢的良机?”

苻坚要的就是这句话,不过他想到苻融的谏言,又犹豫起来:“爱卿说的是,但眼下举朝反对,朕只怕仓促下令,会军心不服啊。”

“陛下忘了吗,当初晋国想讨伐蜀汉、东吴时,也是举朝反对,只有钟会、杜预等寥寥几人出言赞同。结果如何,结果还不是三家归晋了!所以说,这等大事,根本无需和那些庸碌者谈论,陛下身为一代雄主,应该当断则断!”

苻坚被说得眉开眼笑,南征晋国之事就此尘埃落定。末了,他拍了拍慕容垂的肩道:“朕没看走眼,能与朕共定天下者,唯爱卿一人而已。南征晋国之事,今后就多多拜托了。”

公元378年,即王猛去世三年之后,时年四十一岁的前秦大帝苻坚终于正式下达了攻打晋国的诏令。该年二月,苻坚的长子苻丕率领步骑七万抵达樊城,“淝水之战”的前哨站,襄阳争夺战就此爆发。

东晋方面,负责镇守襄阳的将领,名叫朱序,手下兵力约两万人。前文在讲述赤壁之战时,笔者曾介绍过,襄阳和樊城相距极近,中间被汉水南北隔开,这其中,樊城是在汉水之北,襄阳是在汉水之南。所以秦军抵达樊城之后,与襄阳只有一水之隔,形势已非常危急。然而对此,襄阳守将朱序却表现得悠哉悠哉,对大量敌军的到来丝毫不以为意。因为在他看来:秦军虽然来势汹汹,但该国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善于水性,因此只需提前收拢汉水两岸的船只,让前秦大军无船可渡,自然就不足畏惧了。

朱序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但他显然严重低估了苻坚的魄力和前秦帝国的实力。那苻丕的七万兵力看似不少,实则只是先头部队,很快,王猛死后,因极力支持前秦出兵伐晋,已被苻坚视作心腹的鲜卑人领袖,京兆尹慕容垂,率同羌人领袖,扬武将军姚苌等人,也率领援军十万抵达汉水北岸。与苻丕成功会师后,面对苻丕提出的无船可渡这一难题,慕容垂只用了一句话便轻松解决。

“眼下晋军在南岸并无防备,将军何不下令军士连夜伐木,制成木筏,在江面上搭建浮桥?”

所以说,名将就是名将,慕容垂已有十年未涉足疆场,仍能做到一眼就看穿对手的软肋。苻丕按照该计策,只用了数日,便带着近二十万秦军一窝蜂地杀到南岸,将襄阳城团团包围。朱序这下慌了:“没有渡船,秦军是怎么过来的,难道他们会飞不成?”

换作旁人,以二万兵力面对近二十万大军出其不意的偷袭,而且还无外援(由于前秦已占领了成都,之前的荆州总督桓冲奉朝廷之命,改为移驻江州,以防止前秦军队经四川盆地出兵,顺江东下),可能直接就撒腿跑了。但朱序不一样,他虽然无甚智谋,却是一名顶天立地的好汉。他稍稍慌乱之后,随即稳定住心神,召集全军下达命令:死守襄阳城,我朱序誓与此城共存亡!

晋军士兵受其鼓舞,竭力守卫襄阳外城,虽然如此,抵不住秦军人数实在太多,足足是晋军的十倍,到该年四月,襄阳的外城失陷。朱序仍不肯放弃,又率军退守襄阳内城,并且身先士卒,日夜持剑在城头督战,直杀得战袍如同在血水中浸泡过一般,也绝不再后退一步。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感人的事儿:朱序的老母,史称韩氏,见秦军攻势凶猛,儿子左遮右挡已快应付不过来,她随即组织了襄阳城中的一帮老妇人,大妈们扛着砖块上阵,替晋军士兵四处抢修被秦军摧毁,来不及修补的城墙—后人感动于其美德,将韩氏所修筑的城墙尊称为:夫人城。事实证明,母子同心,其利断金。面对晋军这种程度的防守,什么名将来也不顶用了,襄阳争夺战打了整整一年,直到第二年正月,期间苻融率领近二十万秦军,采取水淹、遁地、投石等各种方法竭力攻城,却始终被牢牢地拦在襄阳内城之外。

苻坚怒了:“朕本想立苻丕为太子,但他在战场上的这般表现,与猪狗何异?”于是他遣使将自己的佩剑送至前线,斥责苻丕道:“再给你一个月时间,若还不能攻克襄阳,你即可用此剑自裁,不必回朝再来见朕!”

之前,苻丕因秦军人多,粮草即将消耗殆尽,本已有退兵之念,得了这番可怕的警告,没法子,他只好停止撤军,继续硬着头皮上阵厮杀。可是,由于秦军在外久战,又缺粮草,此时军中上下早已士气全无;反之,晋军那边却是越战越勇,主将朱序杀得性起,索性连城都不守了,主动带着晋军出城,向秦军阵地发起反攻,苻丕对此根本无力招架,被朱序屡屡打败。

眼看苻丕就要举剑自尽,偏偏这时,襄阳城中出了一个叛徒,名叫李伯护。李伯护是朱序的副将,一向畏惧秦军,于是趁着主将在外征战的契机,李伯护秘密派人带信给苻丕,约定与之夹攻朱序。苻丕碰上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不会错过,忙纠集败兵,发起全面总攻。朱序惨遭苻丕、李伯护的里应外合,纵便一身是胆,再也支持不住,随着他被擒获,晋军全面溃败,秦军历时一年,总算勉强攻克了襄阳。

襄阳之战,秦军虽然是胜了,但自身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因而当朱序被押解至长安后,秦国大臣见他宁死不降,齐劝苻坚斩杀朱序。但苻坚却十分爱惜朱序的忠勇,非但未下令杀之,反而亲解其缚,并晋升他为度支尚书(官职名,负责管理贡赋和税租)。而那位临阵叛变的李伯护下场可就惨了,他相助苻丕拿下了襄阳不说,甚至还救下了苻坚爱子的一条性命,可苻坚却丝毫不念他的好处,吩咐廷尉道:“此等不忠不义之人,留他性命何用?”遂下诏将李伯护斩杀于宫门之外。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2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2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