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对谢安来说,只要桓温有底线,那就好办了,反正他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不怕死。果然,桓温听了这话,笑着对谢安道:“本将军只是担心附近有盗贼,才不得不防备一下。”然后便令人带着刀斧手退下,自己与谢安相对而坐,侃侃而谈。一场刀光剑影的权力斗争,就此消弭于无形。事后,谢安、王坦之二人安然无恙的离去,桓温却因为称帝一事泡了汤,气得害了一场大病。

三月,桓温因患病之故,率军返回荆州。他已然领教了谢安的软硬不吃,不再奢望称帝,而是低声下气地向谢安请求一样东西:加九锡的殊荣。谢安回答得倒也干脆:“将军为晋国出生入死,这份荣誉本就是您应该得的,下官这就令人操办,请您稍作等候。”

这一等,就等了快有半年,该年七月,已病入膏肓的桓温躺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加九锡”一事,他问左右:“谢安还没将诏书拟好吗?”

左右据实回道:“我等已多次致信谢大人,替将军催促,谢大人说了,他一向行事缓慢,让将军稍安勿躁,再等等吧。”(呵呵,估计再等三年,这个诏书都等不来。)

桓温长叹一声,终于死心了,病逝。

桓温死后,按照其遗嘱,荆州、北府两支精锐部队的兵权全部由其弟桓冲继承。桓冲自知自己的才能远不及兄长,名望又不及谢安,揽得大权之后,内心十分忐忑。因为之前桓温的所作所为全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他在世时桓氏一族当然可以耍尽威风,可他一旦去世,桓氏家族马上就有灭族之险,此事霍光便是榜样。

好在,谢安很快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的疑虑。谢安此时已是首辅,作为主掌朝廷大权的人,他客观地评价了桓温的一生,认为此人虽然过错很多,但大功也同样不少,可谓功过相抵。这么说来,既然桓温无罪,那么他的遗嘱自然也就合法有效。于是谢安表奏桓冲为徐、豫、兖、青、扬五州总督,并让他率军屯驻京口。

奏疏一送上去,晋朝的官员们集体傻眼了—这不合规矩啊!但凡有一点政治眼光的,都知道趁着桓温病逝,正是谢安夺回兵权的最佳时机。可是他非但不要兵权,连扬州刺史、京口守将这两个最关键的官衔竟然都可以拱手相让(这两个官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桓氏的势力之前仅限于长江中上游,而桓冲获得这两个官衔之后,连长江下游也归他掌控了),试想:万一让桓冲在京畿附近养成势力,等他羽翼渐丰,再与荆州方面来个里应外合,那么谁还有能力与之抗衡?

对于满朝非议,谢安大度地表示:我就是相信桓冲的忠诚,他虽是桓温之弟,但在我看来,他并没有桓温那样的政治野心。

这话传到桓冲耳中,桓冲是又惭愧,又感动。惭愧的是,他兄弟几人拥兵自重多年,已有祸乱国家之实;感动的是,即便这样,谢安明知此时是一举打垮桓氏家族的最佳时机,却处处以仁义示人,不计前过。像谢安这样的人,如果还不是真君子,那还有谁堪当君子之名呢?

“我心意已决,将扬州刺史,京口守将二职交还给朝廷;还有,你的郗家军原先是戍京卫队,哪有长期驻守在外的道理,索性也一并归还吧。”接到五州总督、京口守将等任命书后,桓冲长舒了一口气,对一旁的郗超说道。

桓温死后,郗超已改任了桓冲的幕僚,他劝桓冲道:“将军假若真的将扬州刺史以及北府兵兵权归还,那谢安的实力将不在将军之下,我等今后亦再无能力挟持朝廷—你真的考虑好了?”

“眼下胡人正席卷北方,势不可挡,即便我称帝、称王,又能维持几世?既然谢安以君子待我,我自当以君子待他。将军不必再劝了,从今往后,我与谢安二人将携手合作,一齐拱卫大晋王朝!”

于是,桓冲主动将扬州刺史和北府兵退还给了朝廷,他仅率本部兵马,安分守己地屯守在荆州,甘作建康的上游屏障。荆州的大小事务,桓冲在处理之前也时常询问朝廷,这么行事、那么行事是否妥当—显而易见,地方权力大于中央的危机顺利解除了。晋国官员通过这事,才算对谢安从充满质疑,变成了心生敬佩,他们郑重向谢安提议:既然长江下游的管辖权已被朝廷收回,那么接下来就该挑选一位最杰出的将领,担任“监江北诸军事”一职。他日,北方胡人若是南下侵略,可由桓冲负责镇守京师以西,那位监江北诸军事负责镇守京师以北,宰相谢安则身处京师,负责运筹帷幄,总揽全局。

谢安听后,非但赞同该提议,且表示已想到了一位合适的人选。官员们出于好奇,忙问谢安看中的那位杰出将领是谁,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我觉得我侄子谢玄就不错嘛,就是这小子了!”

鉴于谢安是晋国的首辅、宰相,他说谢玄不错,那就是不错。于是三十多岁的谢玄就此走马上任,担任晋国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这一任命颁布下去后,官员们当着谢安的面不敢抗议,一到私下里就又开始叽叽喳喳起来。

“都说谢安胸襟广阔、任人唯贤,原来是个沽名钓誉、假公济私的伪君子啊!”

“是啊,这么重要的官衔,只凭他一句话,就轻易送给了他的侄子,谁敢说他不是出于私心?”

“最可气的是,谢玄不但出任监江北诸军事,而且他还身兼建武将军、兖州刺史等职,别忘了,他此前可是毫无战功…”

这下完了,谢安犯了众怒,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又化为乌有。他的下属们听到百官的议论,见群情汹涌,忙将此事上告,并劝谢安重新挑选一位资历更高、战功更大的将领取代谢玄。谢安只是付之一哂,反问那些下属们:“汉高祖能够不拘一格启用韩信,为何我谢安就不能不拘一格启用谢玄呢?”

“可是…您启用他人也就罢了,那谢玄毕竟是您的亲侄子啊!”

“只要他的确是有才能,又何必去介怀他与老夫的关系。”谢安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补上一句:“以后再有人议论这件事,你等只装作没听见—等到他日战事一旦爆发,他们自然就会知道孰对孰错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