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心知难逃一死,见了苻坚之后也不作解释,只等引颈就戮。不想苻坚却亲自上前给他松绑,安抚他道:“将军是个贤人,因燕国无处安身,才前来秦国委身于朕,这些朕都是知道的。慕容令他心系故国,不愿作我大秦的臣子,这不过是人各有志,也不算什么大错。何况我秦国律法之中,并无连坐之罪,将军又何必因此而畏惧出逃呢?”尔后,苻坚又慨然叹道:“可惜啊,慕容令是个人才,朕曾打算好好重用他。现在燕国行将灭亡,并非他一人所能拯救,倒是慕容评等人心胸狭窄,只怕一个国之栋梁就此落入虎口了。”于是对慕容垂官复原职,不再追究其出逃一事。几个月后,燕国有消息传来:因慕容令逃回燕国之后,慕容垂仍长期留在长安,因此燕人担心他是秦国细作,已将其杀害。
王猛为除掉他所认定的“秦国隐患”慕容垂,甚至不惜搬出诈术,到头来却只害了一个无辜的慕容令,反倒让苻坚对慕容垂更加礼遇有加。经过这事,王猛也知慕容垂除不掉了,此后不再与他作对;慕容垂那边,通过这起事件也算领教了王猛的“狡诈”,之后在王猛面前始终恭恭敬敬,如履薄冰,终于达到了苻坚所期盼的“将相和”。该年二月,王猛继劝降了慕容筑后,又率军与前燕乐安王慕容臧交战,先后攻拔燕国石门、荥阳等地,基本肃清了燕国在黄河以南的势力。然后,王猛任命邓羌为洛州刺史,镇守洛阳、金墉等地,自己回长安向苻坚复命。
苻坚见灭燕计划的第一步如此轻松地完成,大喜,遂下诏升任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并册封他为平阳侯,打算将一郡之地赏赐于他。王猛再三推辞,禀苻坚道:“陛下的赏赐太盛重了,请恕微臣不敢接受—如今燕、晋二国未灭,陛下就升任臣为三公,又嘉奖臣一郡之地。那么试问,若有朝一日攻克了燕、晋二敌,陛下该怎么抚慰有功将士呢?”苻坚笑道:“朕就知道,以爱卿的高风亮节,你一定会推辞的。也罢,那三公之职朕先保留着,但一郡之地你必须收下,不然天下人会说朕轻视了你的丰功伟绩。”于是不容王猛再推辞,强行册封他为平阳郡侯。
王猛感动得无以复加,故担任平阳郡侯才过两月,他又向苻坚请战,这次他请求率军出征河北,将燕国彻底拔除。苻坚问他要多少兵马,王猛分析过敌我形势,道:“六万军队足矣。”苻坚当即下诏,调拨步、骑大军六万人授予王猛,并亲自挑选十员战将,随同王猛一起出征。
六月,苻坚率文武百官在霸上为王猛送行,期间,苻坚紧握王猛的手,对他道:“从今日起,关中之事,由朕主宰;关东之事,则悉数交予将军。只等将军抵达关东,朕将亲统关中子民作为你的强大后援,至于粮草、军需等物,朕也会努力筹备,及时送达前线,确保你毫无后顾之忧。”王猛奋然道:“秦国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微臣此行攻打燕国,定会长驱直入,一如秋风扫落叶。臣走之后,陛下也不用太辛劳,只需督促有司早日把官邸修好就行,因为慕容氏降臣即将成群结队地到来。”君臣二人互相勉励过了,王猛即率六万秦军启程。
七月,王猛率军抵达壶关(在今山西长治,与上党相邻,是燕国的西线屏障),一到关下,便日夜猛攻此城;另在壶关以北,有大城晋阳,城中钱粮极多。王猛为减轻秦国后方运输粮草的压力,遂又分兵一支交给副将杨安,让他前往攻打晋阳。消息传至邺城,慕容暐大惊,忙召集百官商议对策。群臣奏道:“经过枋头一役,我燕国声威大震,此次面对六万秦军,陛下亦不该退让半步。”慕容暐深以为然,于是下诏:拜慕容评为燕国主帅,总督全燕兵力约三十万之众,前往迎战王猛。
慕容评身为首辅,多年来除了贪污腐败,一直碌碌无为。这次他得了任命,又想推辞,但慕容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亲政,再也不是那个任由太傅胡作非为的小皇帝了。不得已,慕容评只得乖乖带着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出发,很快便来到一地,史称:潞川。到这里后,慕容评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
慕容评为何独独选择在潞川扎营?其中有两大缘故。其一,若仔细观察的慕容评的内心想法,会发现他根本就不想、或者说不敢与秦军打仗,可是他又不敢抗旨不尊,不亲临前线。这样分析下来,在潞川扎营可以一举满足他的两大需求,因为从路程上看,潞川距离壶关既不算近,也不算太远—相距约百里。所以他在这里扎营,算得上是已远离后方,来到前线,对皇帝可作交代,而且因为战火一时还不会波及到该地,他又可以不用立即投入战斗;其二,潞川之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潞川境内有一条大河,名叫浊漳河。浊漳河以西,多是山地,浊漳河以东,多是平原。慕容评手握兵力达三十万之众,加上辎重部队,一旦在平原之上摆下阵来,前后漫延数十里不绝。因此他深信,只要他守在这里,王猛拿下壶关、上党、晋阳等地之后便会知难而退,班师回国;万一王猛胆敢率军渡河,继续向燕国腹地推进,他有信心让浊漳河成为六万秦军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