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慕容垂为求速破晋军,一到前线,即升帐众将,商议战策。部将申胤道:“桓温权倾晋国,兵强马壮,看似可有所作为;然而在末将看来,桓温此来又将徒劳无功。为何?只因晋国王室衰微,而桓温功高震主,若他成功,则晋国又多了一位曹操、司马懿,这是晋国君臣都不愿看到的,因此他们必定会从中阻挠以打断桓温北伐的事业。再者,桓温虽有用兵之能,但他行事过于求稳,不善于机变,比如说他初到河北时,大将军您受到排斥,不被启用,那时便是他作战的最佳时机,而他却在此期间中途徘徊,不敢全面出击,指望相持下去,会坐而全胜。一旦其粮道被断,军士陷入缺粮困境,晋军的形势便会急转直下。”

慕容垂听后,抚须大笑:“我敢在陛下面前夸口,称三月之内可全胜晋军,也是出于这般考虑啊。”话说完,慕容垂下令:派出数队骑哨,在豫州、兖州各地大肆侦查,一旦发现能够向桓温军中输送粮草的通道,必须全部截断!

几日侦查下来,哨兵回报慕容垂道:“桓温先前出兵时,曾下令在黄河与汴水之间开凿河道,以供船只南北往来,运输粮草之用。如今随着秋季来临,降雨锐减,该河道已接近干涸,无法供船只通畅行驶。”慕容垂听后,先是大喜,尔后他冷静下来,又对哨兵们道:“以桓温的智慧,对此局面应当早有准备。本将深信,除了该河道以外,晋军必定还有其他途径,能够从南方运粮北上—你等再去仔细侦查,休得漏过一处。”

哨兵们去后,再过十数日,又回来禀告慕容垂道:“果然不出将军所料,在荥阳附近,有一地,名叫石门(在今河南荥阳县)。从石门往东南去,不远处即是睢水源头,从石门北上,距离黄河也只有十数里。现今桓温已派出部下袁真,在石门一带另行开凿河道,以连通黄河、睢水。若此计成功了,则晋军粮道又将畅通无阻。”

原来,桓温之所以屡次弃郗超的计策不用,并不是他不知道先前开凿的那条三百里小河既窄又浅,难堪大用。事实上,他早已另外发现了一条绝佳的运粮线路,即让运粮船队途径淮水—睢水—石门—黄河,这样也能轻易将粮草运至枋头。换句话说,晋军有两条“运粮生命线”,一条是明的,即已经干涸的那条;另一条是暗的,即途径石门的这一条,只要两条“运粮生命线”中有一路畅通,晋军便无须为粮草之事担忧。

如果燕军是用别人为主将,这条暗的粮道估计也就被忽略了—因为石门本不连通黄河与睢水(只有等袁真凿通了石门,黄河、睢水才能连为一体)。可要命的是,桓温偏偏遇上了慕容垂,这也是位算无遗策的主,于是还没等到石门水路被开凿完毕,便在燕军哨兵的仔细侦查下被暴露了出来。至此,慕容垂已明确掌握了晋军的命脉,他一声令下:拨出燕军之中几乎全部的骑兵,授予其弟慕容德,让他率军绕过桓温阵地,奇袭石门,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晋军重新凿通水路的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慕容德不负其兄重托,率军来到石门后,他与袁真的主力遭遇。慕容德命令先锋慕容宙,率骑兵一千前往挑战袁真。慕容宙不解,问慕容德:“袁真兵力有万余之多,将军仅授我一千骑兵,如何取胜?”慕容德道:“袁真的目标只是开通水路,维护粮道,若见我军全力出击,定会避而不战。我授你一千人,只是充作诱饵,诱他前来交战。”慕容宙听后,奋然道:“若是如此,将军授我二百人足矣,其他军士,将军可留下作设伏之用。”说完,慕容宙即带着二百人前往攻击袁真,袁真不知是计,果然弃了石门重地,率军猛追燕军。等及其追至燕军设伏之地,只听号角声大振,燕军从四面杀出,晋军大败,战死者极多。石门之战结束后,晋军在石门开凿水路的计划完全被打断,袁真收拢残兵败将,退至石门以外驻扎。

时值九月,天气渐渐转寒,晋军因袁真战败,船队运送粮草、秋衣受阻,上下饥寒交迫,士气由盛转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桓温却因行事慎重,仍无勇气与慕容垂一战决胜负,只是不断派出小规模部队在赵、魏故地搜寻粮草、衣物,想稍解饥寒之苦。慕容垂闻知此事,也分兵外出,四处围追堵截晋军外出筹粮的官兵,因而桓温派出的军士纷纷逃回,一无所获。而可怕的消息往往总在最后—前秦的援军,这时也已将要抵达战场。

眼看一场必胜的战役又将无果而终,桓温悔得恨不能跳入黄河。郗超所献的两策,他若能听取其一,形势将大为改观。事到如今,后悔无济于事,九月下旬,桓温分析过战场形势,明白他的第三次北伐已无丝毫取胜的可能,本着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基本准则,他下令晋军放弃枋头营地,向南撤退。

只是可惜了停泊在黄河岸边的那些战船,因晋军可走的两条水路一条已经干涸,另一条又被慕容德用计斩断,桓温撤退时无法将这些战船带走,又不甘心白白送给燕军,只得令人就地焚毁。一时间,黄河北岸烟火冒突,数十里内都依稀可见。

燕军见了火光,知晋军要逃,纷纷劝说主将慕容垂,请他下令全军追击。慕容垂道:“不可。”将领们不解,忙问何故。慕容垂道:“桓温久经沙场,极有韬略。今日虽然因缺粮而撤退,但其撤退之时,必用精兵殿后,我若草率下令追之,只怕非但无法阻止晋军归国,我军反有战败之险。”

众将闻言,无不沮丧,又问慕容垂:“依照大都督的意思,那我等就这么纵虎归山,不再前往追击了?”

慕容垂摇了摇头,手按剑柄,沉声道:“即便孙吴在世,胆敢犯我燕国国境者,必教其有来无回—何况一区区桓温。本都督之所以不下令追击,非是畏敌怯战,只因即便战胜晋军,若不能尽数摧毁其精锐于一役,桓温数年之后又将举兵前来复仇。从明日起,我军可顺着晋军撤退轨迹,也缓缓南下,但切记不可让桓温察觉我军行踪。”

燕军众将领会其意图,再无一人不满,齐声回慕容垂道:“谨遵大都督号令。”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5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