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苻坚有一心腹大臣,名叫吕婆楼,时以贤名为人称颂。先前苻生乱政时,苻坚有心取而代之,又担心一旦事败会遭灭门之祸,遂私下与吕婆楼商议。吕婆楼道:“下臣才智平庸,不足以分殿下之忧,但我知当世有一人,名叫王猛,谋略天下少见,若殿下想见他,我这便帮您把他请来。”
于是,苻坚得以和王猛相见,二人一见如故,谈及天下大事,句句投机。事后,吕婆楼问苻坚道:“殿下觉得此人如何?”苻坚笑道:“我之遇王猛,便如刘备之遇诸葛孔明也,堪称是如鱼得水啊!”
在王猛的协助下,暴君苻生被轻易除去,苻坚登上王位后,立即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让他主管国家机密。王猛听说始平县乱情严重,已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遂主动向苻坚请缨道:“始平县乃秦国的西北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陛下欲治国,请先从治理一县开始—微臣愿意前往始平县,担任县令一职。”
苻坚也听说始平县非常的乱,担心王猛去了会有危险,本拟不准他前往,但王猛再三坚持,也只好准了。结果王猛一到任上,从下了马车开始,便在始平当地训练起了军队,等及数百士兵被训练好后,他就带着这支军队四处抓人,但凡贪官恶吏、奸险之徒,王猛一网全收,并亲自提堂审问。
才稍一审问,王猛便明白始平县的乱情为什么会屡禁不止了—只因该地有许多官员是名门子弟,他们的父辈或者亲友在朝中担任要职,属于“动不得”的类型。其中有一奸吏,在面对王猛审讯时,更是大喝一声道:“你一小小县官,竟敢审我!”
王猛已看过卷宗,知道此人十恶不赦,随即回他道:“我何止敢审问你,我还敢打你呢!”说完,他叫了几位衙役,把那位奸吏押到了公堂之外,方便附近的百姓过来围观;待百姓到齐了,王猛亲自持鞭抽打那人,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那位奸吏便被王猛活活的鞭死。
这一下,王猛可算捅了大篓子了,很快,弹劾王猛的奏折雪花般的送到朝廷,集体痛斥王猛有滥杀无辜之罪。苻坚虽知王猛杀人一事必有内情,但碍于弹劾王猛的人实在太多,只好下诏:罢免王猛县令一职,用囚车押回朝廷。几日后,王猛被押至朝中,苻坚让他跪在自己膝前,一脸严肃地问他:“本王听闻,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你才当个几个月的县令,竟然当众杀人,这么残忍的事,难道你一点也不愧疚吗?”
王猛待苻坚发问过了,抬头正色回道:“微臣也听过这样的道理: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陛下既然下诏,让微臣治理天下最乱的始平县,那微臣自然就要全心全意地将该地凶暴奸邪之徒全部铲除,以不负陛下重托。如今,微臣才杀了一个奸贼,逍遥法外的何止成千上万。如果陛下能再给微臣数月时间,臣不能尽除奸人,还当地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那时可由您治罪,臣绝不敢再出一言反驳。”
苻坚听后,转怒为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赞叹道:“王猛可真是管仲、子产一样的人才哪!”当即恕他无罪,让他重新回始平县上任。
在苻坚的支持下,王猛重新回到任上后不到半年,始平县便奸邪尽除,盗贼尽消,开始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世景象。因为政绩卓越,王猛重新被召回朝中,数年之内,便升官了十几次,期间有一年,更是创下了一年之内连续升官五次的记录,而事实证明,王猛除了具备执法不阿这个优点外,还有另外两大优点:精明强干、政才杰出,所以他的官职虽然迁来迁去,但每次都能游刃有余。就这么坐着直升机般的一路飞升下来,到王猛三十六岁的这一年,他已经当上了前秦的副宰相(王猛官任尚书左仆射,前秦以尚书仆射主管政事)。
从一名乞丐,到位极人臣,王猛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在这背后,当然少不了前秦国君苻坚的作用,他确实把王猛当作诸葛亮、管仲看待了。不过对于前秦的那些整日只知道喝酒(氐人生性喜欢饮酒,不喜欢读书,此事可参考苻生)、大字不识几个的其他大臣们来说,他们可不清楚谁是诸葛亮,谁是管仲,或许在他们心中还有个疑问:诸葛亮、管仲是何许人也,难道他们和王猛一样也喜欢拿鞭子打人吗?不过有一点,官员们却是清楚的,那就是:诸葛亮、管仲、王猛都不是氐族人,而是外族人,外族是最不可信的。所以,对王猛心生不满的官员越来越多,前去向苻坚进谏的人都排起了长队,他们试图让秦王出面,抑制一下王猛的权力。
“大王您可别忘了,王猛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苻坚对这些流言蜚语置若罔闻,此后他非但没有削弱王猛的权力,反而是继续拼命地为王猛加官进爵,只差没把自己国君的位置让给对方。在苻坚的持续努力下,王猛当上宰相之后,不久又身兼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京兆尹等数职,一时间王猛权倾朝野,即便与东晋的第一权臣桓温相比,也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