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冉闵先是主动挑衅燕军,后又不战而退,表面上看只是举止古怪,其中实有玄机。通过这些年对慕容恪的观察,冉闵发现这个对手是个“谋定而后战”的人,也就是说,慕容恪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这种名将,是最可怕的名将之一,因为他手中的利剑要么不轻易出鞘,一旦出鞘,定无空回之理。
所以要想打败这种人,就必须先打乱他的作战计划,让他“谋未定,已出战”。事实上,慕容恪就是一头雾水的被冉闵引出了中山城,然后随着他一路大阅兵,最终来到了常山附近的一片丛林地带。这里,便是冉闵精心挑选的,用作魏、燕两军决战的战场。
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战场?其实细心的朋友已从上文中找到了原因:魏军人少,且多是步兵;燕军人多,且多是骑兵。所以,要想把魏军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化,并让燕军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丛林地带就成了最佳选择。
正是在这片丛林的边缘,冉闵、慕容恪先后交战了十次,慕容恪手握绝对优势兵力,竟然难求一胜。冉闵见计策成功,趁机又指挥魏军向丛林深处进发,打算在那里毕其功于一役。慕容恪的参军高开见状,急忙去见慕容恪,劝谏他道:“我大燕骑兵在平原上素来是所向披靡,难逢敌手,可一旦进入丛林,就必须下马步战,动辄得咎。今日,如果再让冉闵成功带着军队进入丛林深处,那么我军要想取胜就绝无可能了,将军务必得想个计策,及时阻止他。”
慕容恪赞同高开的见解,于是他在丛林边缘召集全部燕军,亲自巡视军阵,期间,慕容恪高声鼓舞三军将士道:“我深知冉闵此人,一向以勇力著称,号称‘万人敌’;但在本将军看来,这等有勇无谋之人,只能称作‘一人敌’。就在今日,你等便可亲眼看见我设计将他擒获—各位,听我号令行动!”
燕军此前因连战不利,皆有沮丧之情;待听过慕容恪这番话,知他“已经谋定,可以后战了”,于是齐声欢呼,士气大振。慕容恪遂颁下令去:全军将士们,立即将所有的战马弃置在丛林边缘,随我徒步前行,追击魏军。
此令下达后,燕军一齐下了战马,在慕容恪的带领下,向丛林深处追去。冉闵见燕军徒步追来,哈哈大笑,下令二万魏军立即回身反击。燕军毕竟是不善于步战,他们经过慕容恪的一番鼓舞后,确实是想奋力杀敌,但刚与魏军短兵相接,就又一次败下阵来。
由于这一次两军交锋的地点已不在丛林边缘,而是接近于丛林深处,所以燕军从之前的连连小败,一下子变成了全军的大溃逃,他们在主将慕容恪的带领下,狼狈逃回了憩息战马之地。冉闵在后紧追不舍,不经意间跟随燕军从了丛林。
出了丛林后,燕军重新跨上战马,一个个才算是稍稍稳定心神。慕容恪令他们继续向丛林外撤退,不得回身与魏军交战,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块广阔的平地上。这时再看他们身后,冉闵带着大队杀红了眼的步兵,骑着来去如飞的朱龙马,一马当先又已追来。
慕容恪按了按腰间的利剑,终于微笑起来。他随即再下一令:将燕军分作三队,其中,中军为交战主力,人数约为八万;另有两支偏师,一左一右,人数各为数千。布置完后,慕容恪晓谕三军道:“冉闵生性轻敌,锐气十足,先前我故意战败,为的就是引诱他追至此地。现今他果然追来,那么我军操练多日的特殊战法便有用武之地了!”
说完,他从中军的八万人之中,再选出五千重骑兵,让这些人当着冉闵的面,开始进行“燕军操练了多日的特殊战法”演示。
这种特殊战法,在历史上可谓是鼎鼎有名,史称“连环马战法”,是慕容恪专门为冉闵量身定制的。何为连环马?顾名思义,这种战法一旦施展开来,那五千骑兵之间就会用铁锁相连,一进则全进,一退则全退,就跟一堵活动的墙一样。其优点在于:连环马的整体冲击力本身已非常强大,而且因为战马之间是环环相扣,所以一旦接近敌军,就可轻易实现合围;其缺点在于:组建成连环马以后,几千骑兵因为成了一个大整体,不能单独行动,所以行动力大大受到限制,如果对方发觉形势不妙,转身就逃,他们想追也追不上。
所以才说,这个战法是专门为冉闵量身定制的。
冉闵面对这种闻所未闻的奇异战法,毫无惧色,只见他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操连钩戟,胯下骑着朱龙马,带着二万魏军,以闪电般的速度径直冲向了由五千骑兵组成的“连环马阵”…伴随着一阵人仰马嘶,燕军当场阵亡三百人,本是被连作一体的连环马阵,被他从中硬生生地断作了两截。
杀败该阵法后,慕容恪盛大的仪仗旗号就在冉闵眼前。冉闵大喝一声,又麾军猛击慕容恪的中军,但因慕容恪提前将优势兵力集中在中军部位,燕军杀倒一片又涌上来一片,冉闵虽使出浑身解数,却根本无法接近到慕容恪身前。
便在这时,只听战场两侧又有马蹄声传来,却是慕容恪事先安排下的左、右两翼骑兵也已加入战局,这些骑兵和之前的那五千骑兵一样,也已提前用铁锁将战马互相连接在一起,故一时之间,燕军从三个方向,结成了一堵形似“△”的骑兵包围网,把冉闵和他的魏军紧紧围困在垓心之中。冉闵仍无惧色,还想奋力拼杀,但因那包围网全无缝隙,越收越紧,逐渐将他挤压得喘不过气来;另在包围网之外,又有数万燕军不时将箭矢射入包围网之中,他和部下哪里还能够专心应战?随着燕军垓心之处,慕容恪下令发动总攻的战斗号角被吹响,两万魏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集体覆没在连环马的铁蹄之下。
几个时辰之后,一束红光突然从连环马阵中飞出,却是冉闵血透战甲,终于纵马跳出了重围。随后,那匹朱龙马带着他向东又连续奔跑了二十里,突因力尽暴毙,冉闵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后,亦是精疲力尽动弹不动,于是慕容恪率大队燕军追到后,轻易将之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