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时再对比两个赵国的处境,石勒已手握冀州、并州、幽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共计七州,相比刚建立后赵那会儿,疆域扩大了近一倍。而他西边的刘曜,这些年来却固步自封,仍然只控制着关中、河套、河东等少数地区。两者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落差,原因是多方面的,若一定要从中选出个最关键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可用两个字概括。

——地利。

刘曜建国在关中,原本是个十分英明的选择,秦国统一六国,刘邦战胜项羽,莫不是以关中作为根本。只可惜,前文刚介绍过,在刘曜的南边,还存在着成汉这位强大的邻居。从秦统一之战、楚汉之战中,我们可以发现:但凡在关中建国的国家,在出兵向东之前,必先占领蜀地作为后方,然后方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获得战略优势。

刘曜当然动过拿下蜀地的念头,然而,他的军队多是匈奴人,因此在建制上是以骑兵为主,而巴蜀的地形偏偏多是山地,骑兵很难进入,所以刘曜几次试图对蜀地用兵,结果都不了了之。另外,在关中的西面,汉人张氏建立的前凉政权实力也不容小觑,该国历代统治者虽然名义上向前赵称臣,但由于双方民族不同,前凉统治者从未失去过收复西晋故地的念头。

相比之下,石勒的地利就好得多了。他的国家建立在关东,关东多是平原,石勒的骑兵部队推进到哪里,哪里就迅速平定。而且石勒还有一点比刘曜要强,那就是他重用“君子营”,能够虚心接受汉人兵法中的那些谋略,甚至连和他不共戴天的北伐名将祖逖,都中了石勒的攻心之计,和他结了盟。刘曜却不然,他用的还是匈奴人作战的那一套,“抢掠财物为上,占领土地为下”“不服就打,打服了就退”,所以他这几年虽然征战无数,动辄还来个御驾亲征,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石勒逐步灭除周围的反对势力,后赵的疆域越扩越大,自己的前赵却仍然深陷在困局之中。

公元324年,“两赵之战”拉开序幕,事件的导火索,是后赵将领石生率军攻打前赵之地新安(在今河南省新安县),新安守将尹平战败被杀。刘曜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前赵军队,对后赵实行反击。

从此,两个赵国围绕着“河东—弘农”这一军事分界线,你来我往,日相攻略,百姓民不聊生。结果这么打着打着,石勒突然发现:拥有更强的国力,更多人口的他,却在和刘曜的交战中渐渐处于下风。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便询问他手下的那些“君子”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宾虽然已经过世,但在石勒重用汉族士人的基本国策下,后赵国内智者多如牛毛。有人参照过地图,告知石勒道:“大王,那弘农、河东二郡都属刘曜治下,这两地因为接近函谷关、潼关,历来是易守难攻之地。因此,我军若主动进攻,可谓正中了刘曜的下怀,依我等之见,须得想个法子,诱使刘曜亲率大军攻出关来,方能一战胜之。”

石勒听了这话,一方面觉得有些道理,一方面又觉得为难——刘曜的国力不及后赵的一半,能够保住现有的领土就不错了,他既已领会到弘农、河东的妙处,又怎么会乖乖中计,主动攻出关来?

事实上,这一点确实是两赵之战中,前赵唯一的优势。正当石勒苦心琢磨,该如何“引诱刘曜御驾亲征”时,一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间于两个赵国之间有一个羌人部落,其首领名叫盆句除。近来,盆句除因见后赵军队接连作战不利,于是他准备向刘曜投降。

石勒正为战事不顺而头疼,对此当然不能容忍,他急令部下石佗率军一万,前往拦截该部羌人。那盆句除手下虽有好几万人,但大多都是老弱牧民,岂能是训练有素的后赵军队的对手?才一经交战,盆句除就跪在石佗膝前恸哭求饶,连连声称,说他已改变了主意,不愿降于刘曜,只愿降于石勒。

石佗遂带着盆句除和几万牧民返回,准备向石勒复命。结果在回军途中,突然遭到数万前赵军队的袭击,石佗措不及防,被前赵将领刘岳斩杀,其所部军士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三千余人逃回襄国。

这正是旧愁未消,又添新恨,石勒得知石佗与六千多名士兵一道阵亡,哀伤之下,与百官身穿白衣素服,迎接该支败兵的归来。但也就是这一次败仗,让他重获了战胜刘曜的信心,葬礼过后,他对前日向他献计的那些“君子”们道:“攻灭刘曜之事,寡人已成竹在胸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