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待那部下解释过其中缘由,刘渊才知其中细末。——这次来投奔他的三位将军,前两位一名叫张�0�3督,一名叫冯莫突,这二人和刘渊一样,也属匈奴族,因而一到军中,立即得以面见汉王;而另外一位将军,名叫石勒,他却是羯(jié)族人。

关于羯族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即便经过近代学者们详细考证,仍无法就此事达成一致。经笔者归纳,主要说法有以下三条:一,羯族是月氏人的后裔;二,羯族是西域胡人(至于是西域地区哪一国的后裔,又存在多种观点)的后裔;三,羯族是中亚地区索格底亚那人的后裔。

不管到底是谁的后裔,羯族人总归是胡人没错。那么,同为胡人,羯族人和匈奴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二者同为游牧民族,但他们的肤色不一样,匈奴人的肤色和汉人差不多,也是黄种人,而羯族人却基本上都是白人。其次,二者的地位也不一样,在魏晋时期所有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中,匈奴人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像刘渊这样的匈奴贵族甚至差一点就当上了晋国的总督,而羯族与之相反,该族子民的地位是所有胡人之中最低的。

低到什么程度呢?——低到几乎不能想象。就拿那位前来投奔刘渊,却被拦在营外的石勒来举例,他的父亲周曷朱,是羯族的一个部落首领,石勒身为其子,也算是贵族出身了吧。可是,与从小就读书、习武的匈奴贵族刘渊不同,石勒的童年却一直在忙一件事:种地。

石勒不但要种地,而且他种的庄稼万一收不成不好,就得挨打;即使收成好了,他还得先将绝大部分成果上缴给匈奴首领,余下来的才能自己享用,所以常年食不果腹。因为羯族人的另一层身份,就是匈奴人的奴隶。

虽然如此,与其他忙于劳作的穷苦羯人不同,石勒打小气度非凡,胆识惊人,且不时显露出异象——在他所居住的山下,有很多树木的形状非常奇怪,长得像骑兵;山上所种的人参,非但开得花极大,而且枝叶特别茂盛,远远看去宛如人形。于是,有一句关于石勒的预言逐渐传播开来。

“那周曷朱的儿子,绝非一个普通的奴隶,其前途不可限量啊!”

羯族人自己听了这个预言,都纷纷嗤笑,说我们不幸生为羯族人,那就是一辈子的奴隶,哪有什么前途可言?不过附近有两位行商的汉人,分别名叫甯驱、郭敬,听说了这事,暗暗称奇,就慕名前来寻访石勒,并给他一些资助。石勒对两位恩人十分感激,此后愈发卖力劳作,在农耕之余,他时常隐约听见有金戈铁马的声音,于是回家后将这事告知他的母亲。他母亲不信,笑道:“我儿只怕是劳累了所以耳鸣吧,不然你一个小小奴隶,此生怎么会和金戈铁马有关系呢?”

待到“八王之乱”中后期,刘渊起兵之前,石勒的家乡——并州武乡(今属山西长治市)地区发生大面积饥荒。匈奴人有产业、有牲畜,还好一些,羯族人无以为食,只得外出乞讨,年近三十的石勒也在乞讨人群之中。结果他这一出去,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心险恶、世道艰难,之前的匈奴人好歹还给块地他们种,给他们一些人生自由,而那些被石勒长期视作“好人”的汉人一听说他是羯族人,纷纷大喜,直接拿根粗绳就把石勒绑了,准备拿去卖掉——按当时的律法,贩卖地位最低的羯族人无罪。幸亏这时,早年曾资助过他的甯驱、郭敬二人行商路过,撞见了这一幕,他们把石勒救了下来。石勒见是两位恩人,一边流泪,一边叩头述说自己的饥寒交迫,说得甯驱、郭敬二人也是泪流不止。于是,那二人又送了一些食物、衣物给石勒,并邀请他一起外出经商。

在最无助的时候,又遇见了恩人,按说石勒有这么好的运气,接下来总该能吃饱饭了吧。可是别忘了,他是羯族人,是地位最低的羯族人。就在这一年,并州总督司马腾为了讨伐司马颖,正派人到处去抓胡人,以卖给冀州、兖州的一些汉人大族,换钱充作军饷。石勒作为白色人种羯族人,正属于被抓的重点对象,于是他又被人抓走了,而且与上次相比,他这次更惨——是直接被人用大枷枷住,然后像猪、羊一样的被人一边抽打,一边驱赶着上路。因为是军队出面抓人,甯驱、郭敬这次也救不了他了,两位恩人只好派人去军中打点,尽量让石勒少受些皮肉之苦。事实上,这一行去往冀州,由于押解这些胡人的晋军十分粗暴,许多胡人受不了虐待以致惨死,石勒多亏了甯驱、郭敬的暗中帮助,才勉强存活了下来。

不久,石勒被卖到了平原郡茌平县一位名叫师欢的大户家中,充作奴隶。偶有一次,师欢听到耳中有兵器撞击,万马奔驰之声,感觉很好奇,于是问他刚买来的那些奴隶他们听见没有,结果这些奴隶们也都十分惊奇,纷纷说听见了。唯有石勒轻描淡写地道:“这种声音,我已听见许多年了。”

于是师欢认定石勒不简单,不敢再像对待普通奴隶那样对他,并还他人生自由。这一年,是为公元304年,正是刘渊起兵建汉的同年,重获自由的羯人石勒不愿意再被人像猪狗一样的抓来放去,于是他选择了当时唯一能选择的一条道路:聚众为盗。

在石勒的号召下,一些武艺高强,但出身卑微的亡命之徒陆续加入了这支盗贼团伙,渐渐有十八人,号称“十八骑”。石勒对骑兵战法的使用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他手中,这区区十八骑行动神出鬼没,很快缴获了大量的战马、丝绸和宝物,一时声名鹊起。在当时的平原郡内,另有一位聚众数百人的好汉,名叫汲桑,此人号称能够力扛百钧(一钧等于三十斤,百钧即三千斤),声传数里(即喊一声,数里外的人都能听见),这等人物,在见过石勒之后,竟也自叹不及。汲桑问石勒的姓名,石勒道:“我是羯人,地位卑微,哪会有姓名呢?”汲桑道:“以你的才能,足以成就一番大业,大丈夫岂能没有姓名?”于是汲桑让石勒以“石”为姓,以“勒”为名,至此,石勒之名,才被真正地载入史册(在这之前,史料中记载旁人对石勒的称谓时,一般都是“小胡”“羯奴”。羯族地位之卑微,堪称绝无仅有)。

汲桑自恃勇悍,又得了石勒这位不用看兵书便会打仗的军事奇才,遂趁着晋朝内忧外患之际,以相助司马颖为名,召集了一些牧民、流民、胡人,发动武装起义。他自称大将军,另拜石勒为扫虏将军,出兵攻打平原附近各县,意欲划地而治,自立为王。石勒前半生受尽苦楚,好不容易才苦尽甘来,一旦跨上战马,打出“石”字旗号,那自是格外用命,无须汲桑激励。在他的率领下,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部队很快在冀州一带翻云覆雨,兵锋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经不住他的迅猛冲击,冀州各地晋军节节败退,连司马腾走后,由晋军将领冯嵩接手的邺城也被他轻易攻破。石勒因晋军之前对他无礼,所以极度恼恨这些晋军将士。在进入邺城之后,他轻蔑地看了一眼那些已放弃抵抗,争先恐后向他屈膝求饶的晋军,只说了一个字:“杀!”

在杀尽城中守军万余人后,石勒带着劫持来的钱财、珍宝扬长而去,然后他马不停蹄,又杀向兖州。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