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一番撤退,蜀军人人眼带热泪,情绪不比以往,想想也是,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正面交锋中完胜魏军,却因为粮尽而退兵,换作谁都不免沮丧。司马懿得知此事,却是大喜:本都督正不知该如何向陛下交代,那诸葛亮竟在此时选择退兵,正可谓天助我也。

于是他下令张郃:带上你的所有部队,追击蜀军!

张郃对此拒绝从命,他回书司马懿道:“诸葛亮反击之能,天下无双。但凡追击过他的将领,无不战败。大都督之前也说了,只要逼得蜀军退兵就行,不求大胜;这时目的既然已经达到,又何必去阻挠蜀军南归。”

话是不错,可惜司马懿为求扳回一局,显然已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张郃经不起他反复催促,只得从命,他的部队本就驻扎在祁山附近,因此轻易追上了诸葛亮的大军,一路尾随至木门。

“木门”不是门,而是一座峡谷,就位于祁山东北,蜀军只需过了此地,便可基本宣告安全。张郃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且以巧变、善谋著称,他这一路过来,从未下令军士快马加鞭追赶,他只是嘱咐他们:蜀军日行多少里,咱们就日行多少里,远远跟着就行。毕竟放跑了诸葛亮事小,自己全军覆没那就事大了。——司马懿下令他追击蜀军不假,可并没说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追击呀。

直到他抵达了木门后,他才发现:自己似乎太过于小心谨慎了。

在他前方,一路洒满了扎马铁,不过这难不倒细心的张郃。很快,这些隐秘的“骑兵杀手”就被他的部下打扫干净。继续往南去,到了木门峡谷深处,又有大量的木车遗留下来,显然也是诸葛亮有意而为之。张郃见状,不慌不忙又令军士去推开那些木车……突然,他心中出现了一个念头。

这次蜀军明明已大获全胜,却竟然无故撤退,定是其国中起了变故。嗯,一定是这样的,那诸葛亮若非心焦如焚,只求尽快回国,怎会舍得把这些阻拦骑兵的秘密武器全部丢弃在木门峡谷之中?

他举目远眺,再往前方看去,紧随木车之后,又有大量的旌旗、辎重被蜀军丢弃下来,甚至,连诸葛亮的独门武器连弩也被抛弃了许多。这一切,无疑是在印证他的判断。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随即令军士集体上马,开始奋力急追……终于,在木门峡谷的南端出口,他见到了步伐凌乱、旗号不整的上万蜀军,以及一脸惊讶的诸葛亮。

“诸葛亮,我知你用兵喜好虚虚实实,但这一次,你终究是瞒不过我!哼哼,难不成你是想模仿孙膑么?”

“是又怎样!”诸葛亮收起了他的惊讶,留下一声叹息:“我用此计,本不想取你性命,只是想教你知难而退。不想你自负见识高明,反倒率军追来,那就怨不得我了……”

说完,他一抬手,只见峡谷两侧高地之上,万箭齐发。可怜张郃聪明反被聪明误,竟与近万名部下一道,被活活射死于木门。张郃死后,诸葛亮重新带着蜀军撤退,几日便抵达汉中。

到汉中后,诸葛亮亲自视察府库,只见存粮尚有许多,心中不禁纳闷起来:李严不是说粮草已尽么?——为何会这样?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见了李严之后,李严竟然比他还纳闷:“丞相,你为何会突然退兵呀?”

“不是你派人来告知我,说粮草已尽的么?”

“什么,怎会有这等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番对话太奇怪了,不过难不倒智慧超群的诸葛亮,他暗中一查,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卤城展开决战时,汉中一带天降大雨,导致道路湿滑,粮草转运不易。再加上当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又在祁山附近驻扎,李严因此心生畏惧,担心自己身负督运军粮的重任,万一无法将粮草准时输送到前线,会被皇帝责怪,于是便策划一出“军粮已尽”的骗局,把诸葛亮成功骗了回来。

诸葛亮撤军后,因前线再无蜀军,他督运军粮的任务便算完成了,那样无论是大雨也好,张郃也罢,都和他再没关系。李严此计,可谓高明。

可是,这对诸葛亮来说,实在是最不幸的结果——因为李严为了保住个人的官位,让他与数万将士在前线拼杀了四个月的战果付诸东流了。

这种自私的小人,岂可为政!

诸葛亮一道奏疏上去,后主刘禅龙颜大怒,下旨将李严查办。李严自知大祸临头,还想抵赖,孰料诸葛亮早已将人证(前去报信的李严部下)、物证(李严写给诸葛亮的书信)备齐,当殿与他对质。李严这才无话可说,从此被废作庶人。

但望着凄凉离去的李严,诸葛亮心中又泛起了一丝忧愁。因为李严虽然性格自私,却不失为一位杰出的人才,换作旁人,可能连那四个月的军粮也未必凑得齐。但是,这样的人才,心中牵挂的竟然只是官位,根本无法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片苦心,自然也不会竭尽全力辅佐他。这是他历次北伐过程中最接近胜利的一次,丧失了这次大好机会,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此后两年,诸葛亮的足迹,再未离开过蜀国领土一步。上至皇帝,下至群臣,对此都感到好奇:诸葛亮不打算再次北伐了?他们当然巴不得不北伐,因为诸葛亮之前大大小小几战,已先后击杀魏国名将多人,斩杀、俘虏魏军达数万之众。相比之下,蜀军虽然也有败绩,但损失远小于魏军。不夸张的说,魏国上下已患上了“恐诸葛症”。有这样的人物在蜀国,皇帝、群臣大可夜夜笙歌,完全不用担心魏军轻越雷池(秦岭)一步,尤其是总督魏国西线防务的人,正是“恐诸葛症”的严重患者——司马懿。

之前,诸葛亮在卤城大捷,撤军途中又设伏射杀了张郃,让一败再败的司马懿如坐针毡,只得灰头土脸回朝听候发落。参考东、西两汉惯例,以司马懿作为主帅直接惨败给对手,又因指挥不当间接导致张郃战死的过失(有学者分析,说张郃之死是司马懿故意设计,笔者认为不可信,因为这事完全是损人不利己),即便不被废作庶人,至少也得交出大都督帅印吧?

那魏明帝对此是如何表态的呢?

他只说了一句话:“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何况是败于诸葛亮乎?”

好一个魏明帝,不愧是明帝的胸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