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诏书刚发出京城,陈群又风风火火地来了:“陛下,您既知曹真伐蜀,难获全胜,为何仍下诏令其出战?”

“唉,此人毕竟是朕的叔父,朕见他再三强请,不得不从。况且,我大魏军力远胜蜀国,即便此战不能胜,他日吸取教训,再徐徐图之便是。”

陈群大怒,顾不得君臣之礼,上前几步,冷笑道:“征战之事,岂同儿戏——陛下可曾想过,诸葛亮三番五次北伐,次次劳而无功,却乐此不疲,甚至不惜耗尽蜀国国力,却是为何?”

“为何?”

“只因他知道,要想以弱胜强,用只拥有一州的蜀国击败拥有达十州之多的强魏,就必须效仿高祖皇帝、周瑜、陆逊等人,凭借决定性的一战,以扭转乾坤。难道陛下忘了,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情形如何;赤壁之战,高祖皇帝战败后情形如何;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又是情形如何?”

魏明帝是个聪慧人,听到此处,已知事情不大妙。他慌忙派人去通知曹真:之前的诏书无效,大将军立即回朝奉命!

可惜,这一改令终究是迟了一步。等及他的第二封诏书送达关中时,曹真那边或许是猜到皇帝可能会反悔,已连夜知会了参与此次南征的其他四员魏军主帅:向汉中出发!

与之同时,蜀国汉中。

时为公元230年八月,在汉中郡一带,诸葛亮已提前探知了魏军兵分五路南征一事。为了迎接这场超级对决,他已将汉中境内可动员的所有军民全都调动起来,并对魏延、吴懿、王平等部下也一一进行了妥善安置;此外,他又下令蜀国的另一位重臣——和诸葛亮一起接受刘备托孤,常年镇守江州的李严,率军二万北上助战。鉴于李严在蜀国权位甚重,是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诸葛亮为了将他请动,还特意上表后主,加拜李严为骠骑大将军,又令李严之子李丰接替江州防务。李严这才如约前来。

诸葛亮在汉中大规模驻军,引发了部分官员的不安。有人劝谏诸葛亮道:“蜀汉上下,总兵力才得十余万,而今汉中之兵已将近十万,丞相此举,恐惹得陛下猜疑。”又有人暗告诸葛亮道:“李严虽然才干出众,但心术不正,丞相一再为他加官进爵,来日或生事端。”又有人问诸葛亮道:“今倾国之兵尽在汉中,倘若东吴趁机来袭,何以当之?”

对于以上这些疑惑,诸葛亮无法回答,也无须回答,因为魏、蜀两国的大决战迫在眉睫,他的眼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全歼魏国的五路大军!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那么正如袁绍兵败官渡,从此丧失河北;曹操兵败赤壁,从此丧失荆州;刘备兵败夷陵,从此偏安于一隅……天下大势,将从此发生巨变。蜀汉代替魏国入主中原,也绝不再只是梦想。

所以无论如何,他必须赌上这一把。

不得不赞叹诸葛亮在筹划此战时,表现出的卓越战略眼光。曹真帐下先锋大将,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是所有魏军将领之中第一位抵达汉中边界的,然后,他随即被蜀军团团围住了。

这是一条小鱼,诸葛亮颁令下去:围住,不与他交战!

夏侯霸这下可被坑苦了,碍于他只是先锋,手中兵力不到万人,于是只得原地抢修鹿角,与蜀军对峙,并遣人向曹真求援。

曹真得报后,因牵挂夏侯霸安危,果然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并再度知会张郃、司马懿、郭淮、费耀四人,尽快在汉中会师。

几日后,郭淮继夏侯霸之后,第二个赶到战场,但很快,他就被魏延的伏兵杀得大败。

又过一两日,费耀也来了,战况仍无悬念,严阵以待的吴懿轻易将他打得落花流水。

见这两路魏军只是偏师,并非主力,诸葛亮颁令下去:魏延、吴懿二人,停止追击。

因为最多三日,魏军此次南征的最高统帅曹真,便会亲临战场。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在这场史诗级战役一触即发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彻底打乱了诸葛亮、曹真二人的计划。由于这场大雨威力惊人,将秦岭各地许多栈道冲毁,夏侯霸苦苦等待的援军,整整过了一个月还没到。到了九月,雨终于停了,夏侯霸再派人去打探曹真、张郃等人动向时,却被告知:魏国皇帝因曹真此番出战前途叵测,期间多次下诏令其退兵,曹真捱了一个月,无奈大雨迟迟未停,只得叹息从命。

曹真回国之后,不久即郁郁而终。对他而言,此生百般努力,终于拥有了攻灭蜀国,报恩曹氏的大好机会,却因为一场大雨被迫中途放弃,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可是他不知道,诸葛亮在听闻他撤军的那一刻,亦是顿足而叹。在诸葛亮看来,这次的汉中之战,本该是一场媲美于赤壁之战的绝地大反击,却只因为一场大雨,就让曹真与他的十数万部下皆逃得性命,怎的不令人肝肠寸断哪……

大鱼都走了,小鱼要了还有什么用。不日,被蜀军围困已达一月之久的夏侯霸成功解围而去。

随着曹真去世,诸葛亮的北伐之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前三次与魏国的交锋中,诸葛亮胜负各半,既有声东击西,连得陇西三郡的杰作;也有手握数万兵力,奈何不得陈仓千人守军的尴尬。公元231年,在总结过前三次北伐的经验之后,诸葛亮宣布,将开启第四次北伐行动。

经他总结,前三次北伐,蜀军之所以进展寥寥,其一,在于蜀军的作战策略基本上都是偷袭,即便得胜,也取得不了太大的战果;其二,蜀军的粮草转运历来是个大问题,因为汉中以北多山,山中又多是栈道,蜀军运粮北上,最常用的是“挑”这一最无奈的方式,要知道,挑粮的军士也要吃饭,等他们把粮食从汉中辛辛苦苦地挑到前线,估计自己已吃得差不多了;其三,曹真确非是等闲之辈,并不是《三国演义》上刻画得那样,是个庸才。这从他放心委任郝昭镇守陈仓一事就可看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场大雨,汉中之战真的爆发了,那诸葛亮取胜的几率未必比亡国的几率大多少——毕竟曹真能力和他相当,还手握兵力优势。

现在好了,曹真没了,另外,诸葛亮再次脑洞大开,又发明了破解运粮难题的新式工具:木牛流马。此木牛流马,并非什么“永动机”,并非人不推它也自动会走。根据相关文献来看,木牛流马其实就是一种依靠人力推动的木制推车——它和普通推车的区别在于,木牛流马极其适合在山地运输,通过栈道、峡谷如履平地。因此有了此物,之前一千个士兵,花费一个月时间才能运至前线的粮草,此后只需一百个士兵,十日之内就能运到,大大的节约了途中损耗与运输时间,堪称对魏作战的最佳运输工具。

木牛流马的问世,宣告蜀军已初步具备了打持久战的能力。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不是偷袭,打的就是持久战!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