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司马懿在魏国的官职,是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官职名,总领尚书台之意),外兼“四辅”之一。地位虽说比不上诸葛亮在蜀国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差不远了。孟达正忙着举兵,是掉脑袋的大事,见是他派人送来的书信,自然是不敢怠慢,慌忙打开来看。看过之后,孟达暗松一口气,此后几日,他一改之前的行事匆忙,偶尔才去检阅一下新征的士兵,或者看几眼正在施工的城墙。

因为司马懿在书信中写道:“有人向陛下检举,称将军不日将在新城起兵,为祸南方。司马懿为此深觉可笑——自从将军离开刘备的那一日起,您便是大魏的边疆重臣,这些年来功勋卓著,天下又有何人不知?因此我劝谏陛下,称将军谋反一说,不过是诸葛亮拙劣的反间计罢了,今后再有类似流言,陛下可勿听勿信。将军也无须为此惊疑。”

司马懿的一封信,教孟达吃了定心丸。他之所以再次背叛魏国,只是因为近来待遇骤降,想从蜀国方面争取到更高的礼遇。既然连“四辅”之一的司马懿都如此赏识自己,更在陛下那边替自己说话,那说明我孟达还是前途可期的嘛!

嗯,那么,这下我是举兵,还是不举兵呢?孟达心乱如麻,自然没心思检阅部队,视察城墙了。

诸葛亮听说这事,连连顿足,骂道:“蠢材,蠢材!”蜀军各部将官见丞相发怒,忙问缘由。诸葛亮长叹一声,仰天说道:“唉,孟达死矣!”

果然,没过半月,汉中东南有消息传来:司马懿率精兵五万,奉魏明帝之命,前往新城擒杀叛贼孟达。自出兵之日起,司马懿便全面封锁消息,又令军士日夜兼程,衔枚疾进,仅用八日,便兵临城下。魏军到城下时,孟达之兵尚未召集,城墙也尚有多处缺口未曾修缮,因此让魏军一鼓而下,孟达兵败身亡。

孟达之死,让自信的诸葛亮蒙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不过好在他还有两个杀手锏未使。就在孟达死后一个月,诸葛亮即下令赵云率军一万,向长安展开进攻!

赵云此时已年有六旬,是蜀国资历最老的名将,他便是诸葛亮的第二个杀手锏。在出兵时,诸葛亮嘱咐赵云道:“将军此次北上,须得大张旗鼓,经斜谷道进兵。斜谷道以北,有一地名叫郿县(在今陕西眉县东北),距长安不过二百里,待将军兵马抵达郿县南郊后,便可就地修建营寨,切记,绝不可与魏军交战。”

赵云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因此得了诸葛亮的嘱咐后,已清楚明白了他此战的任务。他与副将邓芝一行,方率军离开了汉中,便安排几人先行一步,在长安以西散布消息:“诸葛亮拜赵云为伐魏大都督,已将倾国之兵交付于他,令其经斜谷道,挥师直捣长安;诸葛亮自己,则坐镇汉中,负责筹措粮草等诸事……”

这消息一经传出,可吓坏了一人——夏侯楙。夏侯楙的为人,魏延早已分析过了——庸碌无能,贪财好色。而事实上,魏延还真没小看他,因为夏侯楙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窝囊废。在得知赵云已带着“倾国之兵”杀过来的消息后,夏侯楙连夜上书皇帝,请求将自己调回朝廷。

魏明帝曹睿也知夏侯楙非赵云敌手,因此阅过其奏疏后,立即同意换人。当时,魏国共计有四员辅政大臣,皆深谙兵事,除去不久前南下征讨孟达未回的司马懿外,另有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三人。魏明帝因曹休常年在东方抵御吴军,遂下旨给大将军曹真,令其率潼关以西所有兵马,前往迎战赵云。

不日,曹真、赵云两军便对峙于斜谷以北。

曹真之前得夏侯楙相告,称赵云不减当年之勇,一路席卷而来,势不可挡。心中也自有些忐忑,毕竟对方是单骑救主的长坂英雄嘛!等及到了郿县一看,眼前的对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手下的士兵勇不勇不知道,反正人数不多。最奇怪的是,那赵云口口声声要攻取长安,见到自己率军前来,却每日只顾忙着搭建营寨,根本没有与魏军交战的意思……这就是夏侯楙所说的精锐北伐之师?

嗯,对方毕竟是一时名将,还是小心为妙!曹真因赵云兵马不动,自己便也不敢轻动,他将关中地区可调动的兵马皆招揽过来,就在郿县与赵云对峙。双方苦苦对峙了多日,就在曹真渐渐有些不耐烦时,西方一声惊雷响,有败兵从陇西过来,急告他道:“大将军,大事不好,大事不好!陇西五郡,现有三郡已被蜀军攻占!”

真相大白了,就在赵云用疑兵之计,将潼关以西的魏军主力缠住时;诸葛亮亲率蜀军主力约五万人,号称三十万,已通过斜谷以西的祁山道,秘密迂回至陇西地区。祁山道是秦岭诸道之中最漫长的一道,但同时也是最平坦的一道,因此五万蜀军得以带着最精良的武器,充足的粮草,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陇西各郡发起进攻。等及曹真得到急讯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悉数归蜀军所有。

三郡之外,魏国在凉州地区,另置有陇西、广魏二郡,二郡守将因诸葛亮兵力强大(号称三十万),也快支持不住,只得一边龟缩郡中不出,一边向曹真告急。曹真对此也无计可施,因为在他对面,还有个号称带着“倾国之兵”来取长安的名将赵云——曹、赵二人毕竟尚未交手,谁敢肯定在赵云身后,没有隐藏另外一支伏兵?万一自己去了凉州,长安被赵云攻占,谁又能对此事负责?经过一番权衡,曹真只得将此事向魏明帝上奏,请求皇帝定夺。

魏明帝是好样的,不愧将来的谥号中有个“明”字,年方二十五岁的他,在阅过曹真的奏疏后,镇定自若地回道:“大将军只需继续驻扎在郿县,抵挡赵云便是;那诸葛亮,由朕来对付!”

说完,他颁诏下去,宣布御驾亲征。

几日后,魏明帝銮驾抵达长安,潼关以西的战事从此由他接管。在大致了解过诸葛亮、赵云两军的进展后,魏明帝请来了三朝老将张郃,想听听他对此战的看法。

张郃取过地图,分析道:“依微臣之见,蜀军此次北上,名为借道斜谷,攻取关中,实则本意不在此,而正在陇西……陛下且看……”说到此处,张郃摊开地图,接着对魏明帝道:“关中以西,便是陇西,两地历来为陇山隔断,若要彼此相通,仅凭陇道与几座隘口,并无十分开阔的通道可行。诸葛亮为人素来谨细,知道眼下关中一带我魏国有重兵把守,故此次出兵,只为争夺陇西。虽然如此,但若让他尽数夺取陇西五郡,则蜀军从此便拥有了进攻关中的跳板。而一旦连接陇西、关中的所有隘口也被蜀军抢占,则关中也从此永无宁日矣!”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化解其计策,重新夺回已被蜀军攻占的三郡之地呢?”

“其一,抢在蜀军之前,悉数控制所有隘口,教蜀军无路东进;其二,大发兵马入陇,与陇西、广魏二郡守将,合力夹击蜀军!”

魏明帝对张郃这番见解深表赞同,遂令人急查:陇山各处隘口,可有已被蜀军抢占的?——若所有隘口尚归魏军控制,那么接下来的战事,他便进可攻,退可守,可说是立于不败之地。

结果一查下来,麻烦大了,还真有一处隘口已被蜀军抢占。

——街亭。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