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且不说吕蒙用何计策去战江陵,只说在刘备帐下,有一人,身份最显特殊:糜竺。从严格意义上说,糜竺既不是杰出的文官,也不是杰出的武将——论治国安邦、安抚百姓,他不如诸葛亮、法正等人;论沙场征战、行军布阵,他不如关羽、赵云等人。但刘备自封汉中王,建立汉国之后,其大臣之中,待遇最高的恰恰是这位糜竺。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糜竺忠心哪。要知道,二十多年前,糜竺就已是徐州的第二号人物(徐州別驾从事),并且还是天下闻名的大富商,家中钱财数以亿计,仅仅仆人、食客,就多达万人。但自打陶谦去世,他追随刘备以来,这一切就全没了——因为那数以亿计的钱财,全被糜竺拿去作军费了;那些仆人、食客,也大多成为刘备的士兵,其中一些人已战死在了沙场。当然,在糜竺看来,他所做的这一切,完全是心甘情愿,因为吕布、曹操、袁绍等人都曾想招降他,是糜竺自己坚决不从,执意跟着刘备东奔西走……终于,他忠心辅助的那位流浪汉否极泰来,成为了汉中王。

刘备对这一切自然看在眼里,于是大封功臣时,拜糜竺为“安汉将军”,位加关羽、诸葛亮二人之上。

对此,诸葛亮表示:无异议。

对此,关羽表示:很有异议。

让关羽不满的不是糜竺,而是糜竺的亲弟:糜芳。这小子一直跟随关羽,担任偏将,向来默默无闻,但自打其兄长当上了“安汉将军”,糜芳就不再甘心作一个小小的偏将了,整日在关羽面前叨叨絮絮:“若不是我兄长当年……”关羽对此人相当痛恨,偏偏又不好过河拆桥,否认糜竺兄弟的功劳。于是他在出征襄樊时,特意没将糜芳带在身边,而是将其留在江陵。

为防糜芳再来叨絮,关羽把一个最关键的重任交给了他:江陵太守。

江陵是南郡的郡治,也是关羽北伐的后方基地中心,意义非同小可。关羽把此地交给糜芳镇守,也是很不放心,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令其务必兢兢业业,当好此重任。结果他这番嘱咐也是白嘱咐,因为他到了襄樊后,糜芳那边的种种行径很快便传到了他耳中,什么饮酒误事,什么疏于军务……直把关羽气得火冒三丈!不过,考虑到糜芳非凡的身份,关羽终究还是忍住了怒火,未对其加以惩罚。

随着战事的进行,到吕蒙秘密返回陆口时,襄樊之战累计已打了两个多月,关羽军中粮草逐渐吃紧。关羽令荆南各地官员加紧筹措粮草,以及时向北输送,结果许多荒郊僻壤的官员甭管是征来的,还是抢来的,基本能完成任务;而掌管着最富庶、最关键的南郡地区的两位官员——江陵太守糜芳、公丨安丨太守傅士仁,偏偏无法完成该任务。关羽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放出话道:“待我回江陵,定要严惩糜芳、傅士仁二人!”

关羽的话传到糜芳、傅士仁耳中时,长江下游,突然来了一队奇怪的商船。

之所以说该队商船奇怪,一来是船队的规模极其庞大,足足有数百艘之多,二来是船中的商人服色相同,一律身着白衣。江陵、公丨安丨两城,公丨安丨在东南下游,先迎着该船队。傅士仁长期疏于政务,一听说是“商船”,对此竟不详查,任由那批船队轻易泊岸。到了当夜,忽闻军号声大震,只见那船队之上,白衣商人皆除去身上白衣,露出内部的胄甲——原来那些所谓的商人,全是吕蒙部下乔装而成。傅士仁得部下急报,急忙披衣外出看时,吕蒙那边已挥军杀入城内。

傅士仁见势不妙,慌忙请降,就此,吕蒙兵不血刃得了公丨安丨。吕蒙又从傅士仁口中得知:关羽、糜芳二人素来不和,且近日关羽为军粮之事,已放出话来,要严惩糜芳。吕蒙大喜,随即令傅士仁与他一道前往江陵,欲劝降糜芳。

糜芳愧为糜竺之弟——想那糜竺散尽家财,终助刘备成就大业,何等侠肝义胆;而其弟糜芳,非但是个庸人,而且还胆小如鼠。傅士仁才领着吕蒙大军一到,手中尚有数千士兵的糜芳未作任何抵抗,便乖乖献出了江陵城。江陵的陷落,宣告关羽的大本营已被吕蒙占领。

吕蒙入城之后,听说关羽妻女家小皆陷落城中,成为了俘虏,忙令人加以抚慰,进行妥善安置,又颁下军令道:“任何人,包括我吕蒙在内,胆敢私入百姓家中,索取百姓财物者,一律斩首!”

军令颁下去后,江陵城中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有一偏将,因避雨不及,便去百姓家中借了一个斗笠。吕蒙查知此事,随即将之缉拿,在三军面前斩首示众。那人死后,有士兵见吕蒙痛哭流涕,不能遏制,便好奇问道:“此人不听都督号令,理当斩首,大都督为何如此悲伤?”吕蒙哭道:“此人非是旁人,正是吕蒙的堂弟啊!”

于是三军肃然,军纪大振,江陵一带百姓,争相加入吕蒙军中。吕蒙遂派人知会孙权,将已攻占江陵的喜讯相告,同时着手加固城防,防止关羽领军回夺。此后半个月,襄樊以南,再无一粒粮食送至关羽军中,关羽心知身后有变,着急派人南下打探消息,得探子回报:“糜芳、傅士仁皆已投降了吕蒙,南郡全境已悉数陷落!”关羽又怒又急,正要分兵一部去夺回江陵,北方有军士来报:“徐晃见樊城大水已退,现率军从城北杀来!”

樊城的这场大水灾,堪称是数十年一遇。据史料记载:水位最高时,城中房屋几乎全被淹没,只能偶尔看见几个屋顶露出水面。故关羽凭借此水,前期轻松击败于禁;然而,由于到战役中期,曹仁宁可守在屋顶,也绝不投降、绝不放弃阵地,使得战事被一再拖延,拖到了后期;后期,随着大水慢慢退去,关羽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因为关羽之兵,多是从荆州招募,其中步兵多,骑兵少,故打起水战很有优势;在樊城城北,一直按兵不动的徐晃恰恰与之相反,其麾下的十二营精兵多是从北方调来,其中多是骑兵,少有步兵,因此徐晃才对曹仁的求教置之不理,耐心等待时机。

见战场已由湖泊重新变作了平原,徐晃知时机已到,这次终肯主动出战。只一番冲击,便突破了关羽在樊城外围设下的数重防线,力斩关羽部将二人。关羽不防徐晃攻势如此锐利,一时间进退维谷,欲和徐晃再战,军中已无军粮;欲重新夺回江陵,又怕徐晃、曹仁率军追来,只得问左右有何计策。关羽部将之中,有一人提议道:“眼下南郡既失,我军又无粮饷接济,何不尽早向蜀中撤退,只需保住此部兵马,他日尚可复仇。”

关羽听后,一声长叹:“此去蜀中路途遥远,又需途径南郡才得通过,若吕蒙、陆逊派兵阻拦,又当如何?”

“将军忘了?您在江陵时,与吕蒙、陆逊常有书信往来,那二人对将军十分敬重。今形势紧迫,可权且作书求之。”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