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周瑜的自信,正来自于他与孙权对话中所提到的“马超”。前文说过,自从汉灵帝去世,天下大乱以来,长安以西的凉州地区,一直被马腾、韩遂二人占据。马超,就是马腾之子。

马腾、韩遂二人长期拥兵自重,实力形同诸侯,他们的关系也和战国时期的那些东方诸侯一样,时而结盟,时而厮杀,一切全看利益。结果就在赤壁之战爆发期间,这二人为了利益一言不和,又大打了一场,韩遂把马腾的妻子杀了,马腾也砍了韩遂不少人。曹操战败回到北方,一看这形势,趁机派人前去招降他们,想藉此稳住西方。最终,马腾被使者劝动,带着两个小儿子到了邺城,成了“京官”,其封地由长子马超继承;韩遂则坚持留守凉州,另选了一位儿子代他入京,作为人质。

变乱由此而起。

经过官渡、赤壁二战,天下形势已逐渐明朗。南、北三大军事集团也逐渐成型,曹、孙、刘三人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原本偏安一隅的汉中张鲁、益州刘璋,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和诸葛亮、周瑜一样,曹操也及时地发觉了益州的重要性,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谁先控制住汉中、巴蜀,不但能让本方多一块地,实力增强;而且能让对方少一块地,提前遏制住对方的势力扩张。为此,公元210年,曹操授令司隶校尉钟繇在关中一带大肆募兵,筹备军粮,作进军汉中准备;又拜夏侯渊为征西护军,来年从河东起兵,与钟繇会师。

该令下达后,没到一年,马超、韩遂就都反了。

二人的反叛口号也很有意思。马超称:“即日起,马腾不再是我父亲,韩遂才是我父亲!”韩遂则称:“少将军与老夫不谋而合,这正是天意哪!”就这样,二人一个置亲生父亲生死不顾,一个置亲生儿子生死不顾,团结到一起。

从时间上推断,周瑜计划伐蜀,当和曹操计划攻打汉中在同一时期,也就是说他对孙权献计时马超还没反。那周瑜凭什么认定马超必反呢?

——凭他饱读史书,学识渊博。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攻打汉中为名,向隗嚣借取陇道,结果这一招“假途灭虢”之计被对方识破,只得御驾亲征,双方大战了数年。周瑜因此料定:只要曹操宣布讨伐张鲁,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最先感受到危机的不是张鲁,而是马超、韩遂二人。

隗嚣的教训历历在目,由不得他们掉以轻心啊。

周瑜的计划既然万无一失,孙权当然无反对之理,于是,刘备借南郡之事到此作罢,周瑜也连夜返回江陵,整军待战。可是他刚走到半路,就听闻了一个消息:孙权听从鲁肃、吕范等人之谏,已将刘备悄悄放走,随刘备一起走的,还有他新娶的夫人——孙权的妹妹。

周瑜确认此事,不禁仰天长叹一声:“主公妇人之仁,放猛虎归山,日后必将悔之!鲁肃,我真该狠一狠心,坚持将你斩杀,你误我大事了!”

说罢,他口喷鲜血,颓然晕倒。

可能是之前中箭,经不得刺激的缘故,也可能是积劳成疾,周瑜这一倒下,就没能再从病榻上起来。他自知时日无多,于是令人磨墨,强行起身写信给孙权道:“人之生死,皆系上天注定,故末将虽命在顷刻,并不为之惋惜。末将所惋惜的是:北方曹操,仍旧图谋江东;荆南刘备,亦是虎视眈眈。我周瑜即便有计策战胜此二人,却已无力施展了。望主公他日能选贤任能,努力治政,勤练士卒,以战四方,若得完成末将未能完成之志,则周瑜死也瞑目。”

书信送至京城,孙权阅后大哭:“周都督有辅佐帝王之才,他若病故,我还能依靠何人?”忙问送信者道:“大都督现在何处?”

“正在芜湖,距此地二百里。”

“速备快马,我这便去见他!”

孙权遂带着随从数人,亲自往见周瑜,到芜湖时,周瑜已奄奄一息。孙权挽住周瑜之手,问他道:“大都督去后,谁人可继任都督一职?”

“鲁肃为人忠烈,临事不苟,足以胜任该职。”

“这……”孙权不觉一愣:周瑜和鲁肃不是为了到底该“三分天下”、还是“二分天下”,已然化友为敌么,怎么会在临终之前这么重要的时刻,反向我推荐此人?周瑜见孙权面露犹豫,已知其心意,咬牙接着道:“周瑜之所以提议软禁刘备,并进攻巴蜀、汉中,二分天下,只因我尚在世上;周瑜若不在,此计便是下策,只因主公麾下再无一人可同时与曹操、刘备二人为敌。主公可放心委任鲁肃,此人必能胜任!”

见孙权含泪点头,周瑜放心闭目而逝。

第二日,孙权身着素衣,亲自护送周瑜灵柩回京城,并拔擢其膝下二子皆为都尉。待诸事料理定了,孙权即从周瑜遗言,任命鲁肃为左都督。

鲁肃继任都督一职不久,下令驻守南郡的江东士兵集体放弃该地,转交给刘备。刘备藉此实力再增,已拥有南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共计五郡。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