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由于得到了冀州官员、士人、百姓的支持,曹操得以在河北扎下根来,并着手修复邺城城墙、宫殿,以便于继续征战河北。从此,天下出现在了两个“都城”,一个是名义上的大都:许都,供汉献帝和少量官吏居住;另一个便是邺城,曹操亲自坐镇于此,并凭借其“首辅”的身份,有权节制众将,颁布政令,实则与天子已无二异。

邺城之事方定,曹操便以“贪婪无度、目无尊上”为由,诛杀了在官渡之战中卖主求荣的许攸;并下令其“盟友”袁谭,率青州之兵北上,缉捕袁尚、袁熙兄弟等“贼寇”。袁谭对曹操的命令不敢不从,不日便派遣军队前往中山,再次将袁尚打得大败。

可是,和许攸一样,满心以为曹操会对他进行嘉奖的袁谭,并未得到他想要的礼物。之前说过,袁氏兄弟之中,除了袁尚、袁谭二人,尚有一位幽州刺史袁熙。此人为了相助袁尚保卫冀州,本已调集了一支军队向南进发,可是,等及他匆匆赶到,邺城已被曹军占领,冀州军民也已大多降了曹操,此次出兵可说是劳而无功。这还不算,在袁熙身后,奉他的命令,暂时接管幽州军务的袁军将领焦触、张南二人,更趁此良机举兵叛变,一举将幽州之地夺占。袁熙接应得袁尚过后,二人合兵一处,试图率军回夺,结果被焦触、张南二人击败。

如此一来,河北地界上,一下子冒出了五部势力,分别是:曹操、袁谭、袁尚袁熙联军、焦触张南联军、以及并州刺史高干(袁绍外甥)。这其中,曹操凭借其努力营造的巨大威望和无与伦比的实力,很快就迫使焦触、张南、高干等人陆续向其称臣;尔后,他挑选了一位使者,让他将两件物事交给袁谭。

第一件物事,是一个人——袁谭的女儿。

第二件物事,是一封书信——斥责袁谭的书信。

在信中,曹操不但严厉批评了袁谭不顾先父教诲,欲置亲兄弟一死而后快的罪行;还明言指出,他和部下所策划的“驱虎吞狼”之计,其实是个拙劣的不能再拙劣的计策。——“若阁下与其余二袁共同进退,我曹操虽欲得到河北,但以一敌三,实力犹自不及。如今袁尚、袁熙二人接连战败,兵马损失殆尽,仅凭阁下一支孤军,我方有信心可一战而胜!”

完了,这下完了,袁谭没想到曹操说翻脸就翻脸,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退婚,慌忙召集将领、谋士,再商议对策。一番商议下来,以郭图、辛评为首的一众谋士皆道:“平原城乃是青州西面之屏障,当务之急,将军唯有立即集合重兵,坚守此地,方可打消曹操觊觎青州之心。”袁谭深以为然,便传令下去,就依郭图、辛评等人之见。

该年十二月,曹操、袁谭二军相持于平原。未等及恶战打响,袁谭部下之中,吕旷、吕翔二人因得了曹操密令,竟临阵倒戈,袁军不战自败。袁谭见平原不可守,只得且战且退,改向北方逃去,一路退至南皮。此县属渤海郡,乃是袁绍当日的起兵之地,故而相较河北的其他郡县而言,该地的军民还算忠于袁氏。袁谭遂收拢残部,在南皮县中休整,并派遣使者,向邻近的其他势力求援。

鉴于袁谭、袁尚长期争斗不休,袁熙的大本营幽州又已经失守,袁谭此次求助的,并非是他的那两位难兄难弟。——就从袁谭所在的南皮县往北去,约行三百里,便进入了幽州地界。当时的幽州,实则已经一分为三,被三部势力分别占据。最西面的,最初属于袁氏,之后因为焦触、张南二人抗击袁军、投降曹军的缘故,已经被曹操占有;从焦触、张南驻军之地再往东去,到了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一带,逐渐归乌桓控制;从乌桓族人的盘踞之地再往东去,进入辽东地界,则属于当时的北方豪强之一:公孙度(公元189年,董卓任命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

乌桓、公孙度历来与袁氏交好,如今见河北地面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气势汹汹的曹操,自是不愿打破旧有的秩序。于是,在乌桓首领之一:乌桓峭王(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末期,乌桓族和匈奴族的军队建制已基本类似,在最高首领之下,另有多位“王”,且分别辖有一支军队)的动员下,一支人数达五千人的乌桓骑兵很快组建完毕,不日即将南下援救袁谭。

另一方面,辽东太守公孙度也派遣使者韩忠前往柳城,赠予乌桓峭王“单于印绶”,希望与之结盟,共同抵抗曹军。

再说曹操追击袁谭至南皮,得密探来报:柳城、辽东一带,近日兵马调动不休,只恐会有异动。曹操担心腹背受敌,特暂停进兵,又令人也打造“单于印绶”一枚,欲选一优秀使者,送至乌桓峭王处。有一人,为此自荐道:“在下侍奉袁绍之时,曾奉其命令,兼管乌桓突骑,因此识得那乌桓峭王。若主公信得过,在下愿充作此行使者。”

曹操细看此人,乃是袁氏重臣:牵招。昔日袁绍在世时,闻知此人有贤名,特征辟他为从事;袁绍去世后,袁尚为了抗衡曹操、袁谭联军,便下令牵招往并州上党一带督办军粮。结果未等及牵招返回,袁尚已败逃往中山,牵招因道路被阻,不得前往追随,只得改为投入曹操麾下。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4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