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袁绍听过此计,甚是赞许,便依刘备之言,拨出军士数千人予他。刘备抵达汝南之后,与当地黄巾军首领刘辟等人联手,很快就攻占了数座县城。消息传至官渡,曹操大惊,便欲和上次一样:自统主力征讨刘备,而将官渡交由部下镇守。曹仁谏道:“大战在即,刘备此次偷袭汝南,乃效仿汉高祖坐镇荥阳、成皋,另用彭越袭扰项羽身后之法也。主公若亲自率军南下,则袁绍必然从正面出兵,进攻官渡。”

曹操道:“此中道理我也知晓,但刘备极有才干,只怕用他人前去征讨,胜其不得。”

“谅那刘备再是厉害,其部下之中,不是袁绍之兵,就是黄巾余党,因此他指挥起来根本无法得心应手。末将不才,愿代主公率军前往。”

曹操遂授曹仁骑兵三千,前往汝南征讨刘备。几战下来,刘备果然不敌曹仁,只得仓皇逃回了袁绍军中。袁绍一看,自己的军队又败了,而曹操那边又胜了,恼羞成怒,就要再次治刘备之罪。刘备再献一计道:“当今时局,河北、河南双雄对峙已长达一年之久,天下震动。因此,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等人的态度,将举足轻重。在下愿再往南方一行,寻机劝说刘表与明公结盟;至于江东孙策处,明公可另派使者前往。”

袁绍听刘备这么一说,心念又转,便饶恕其战败之罪,悉从其所议。但才过去一个月,奔赴江东试图与孙策结盟的使者归来,告袁绍道:“孙策性喜单独打猎,结果在游猎途中遭遇刺客袭击,已然病故,眼下江东改由其弟孙权统领。孙权年方十九,不敢与曹操争锋,故未肯答应与我军结盟之事。”袁绍听后,感慨一声,静等刘备那边的消息。谁料又等了一个月,刘备那边音讯全无,再派人去一查,方知因荆州刘表也无心干预袁、曹二人的争斗,不肯出兵北上;刘备唯恐袁绍怪罪,索性不再返回复命,而在汝南一带找了个偏僻的县城屯扎了下来。

“大耳儿之言,果然不可信!”袁绍见刘表、孙策两大强援一个没争取得到,倒让那刘备借机带着家眷、部将逃了开去,如何不生气。而在生气过后,更让他吃惊的消息又传了过来:“宛城张绣听从贾诩劝说,再次投降曹操;曹操对张绣杀死曹昂、典韦之事既往不咎,非但拜其为扬武将军,更兼隆重设宴,用曹均(曹操之子)迎娶张绣爱女——如今张绣已发兵向官渡增援。”

袁绍实在想不通,明明他在实力上处于上风,兵力、疆域皆是曹操的数倍,为何那些军阀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偏心于曹操……这到底是为什么?或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时所说的那一番话。

“贾诩之所以力劝主公摒弃袁绍,归降曹操,只因三点。其一,袁绍实力强盛,号称拥兵数十万,我等以万余之兵前往投之,袁绍必然不会看重。而曹操之兵本就不到十万,又地处中原,需分兵四地镇守,我等以万余之兵前往投之,曹操必然欣喜万分;其二,袁绍行事,专恃强凌弱,不及曹操奉天子之令征讨四方,行事皆依照法度;其三,袁绍乃袁术的兄长,二人尚不知相容,他日一旦得志,主公岂能幸免?而关羽乃是曹操夙敌的部将,曹操尚能出于大义释之,可知此人胸襟、气度,方是霸、王者所特有也!”

如此看来,当时的官渡战场,非但曹操的一帮谋士对曹操能够取胜充满信心;其他各部势力中的有识之士,也大多看好曹操。可是他们忘了,堂堂的“河北之主”——袁绍,毕竟也是一位久经沙场之人,他同样具备曹操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个优势,就是人多。

经过深刻反思,公元200年八月,袁绍亲提十万之师,抵达了官渡境内之后,他一改之前盲目求战的错误,终于开始采用田丰、沮授强烈推荐的“持久战”战法。

经他下令,袁军在官渡以北,大肆修筑营垒,很快便打造出一条长达数十里的漫长防线。这一消息传至官渡,曹操果然坐立不安——他的优势,乃是曹军的战力和将领的素质,尤其以曹仁、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以及张辽所率领的“吕布旧部”(吕布败亡后,曹操收降其精锐,并交由张辽统领)为最,袁、曹双方若选择在旷野上对砍,曹军的兵力虽不及对方一半,却不见得就会输。也正为此,曹操才且战且退,逐步将袁绍引至自己的主场,一旦在此地取胜,那么袁军撤退时就将为黄河所阻,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为了不让对方的“持久战”计策得逞,他遂采用老办法,又令张辽等人率少量骑兵前去搦战,但这次,袁绍理也不理他,只顾催促将士道:“都给我听着,将营寨牢牢看稳了,一人一骑皆不可轻出!”

由于袁军的人数足够多,在有条不紊安营的同时,还能分派出上万名弓弩手严阵以待,张辽等人冲击不得,只得如实回禀曹操。曹操无奈,干脆也下令加固营垒,与袁军南北对峙。

袁军的修筑营垒,是战略需要;曹军的加固营垒,却是形势所迫。所以双方才对峙了几日,曹操又开始犯愁了:他的引敌深入之计,为的是速战速决,一旦袁绍不中其计,那么官渡以东的兖州,官渡以西的司隶,都将暴露在袁军的面前。万一袁绍看出了其中破绽,留下半数士兵继续围困官渡,而亲率其余将士突袭兖州,那么……曹操不敢再想了。为了保住这块重要的根据地,他传令下去:从镇守官渡的三万士兵之中,挑选出两千人,立即向兖州方向驰援。

军令方下,有一支军队从西方来,率领该支军队者,便是张绣的谋士:贾诩。——张绣投降曹操之后,自守宛城,并令贾诩率军一支赶赴官渡,支援曹军。曹操知贾诩多智,便将心忧兖州之事与他商议,谁想贾诩听后一跃而起道:“曹公既然担心兖州安危,为何要发兵增援该地?”

这……曹操竟然被贾诩问住了。没等他反应过来,贾诩又道:“袁绍拥兵十余万,自以为所向无敌,之所以悉数屯驻于官渡境内,而不分兵攻略他处,只因在他看来,要打败您是易如反掌,到那时,再分兵攻略兖、豫二州也不迟。因此,曹公不但不能向兖州方向增援,还应散出消息,让袁绍知道我军兵力薄弱,连救援兖州都不能够。袁绍欺我军兵少,必会全力进攻官渡,以制您性命;至于区区兖州之地,他暂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曹操释然大笑,从贾诩之计。不久,负责镇守甄城(属兖州)的程昱也派人送来书信,告曹操道:“有一队袁军从城郊经过,听闻甄城守军仅有七百人,现已绕过城池,向官渡汇集。请主公谨守官渡之地,无须顾忌我等。”曹操大喜,既喜贾诩有先见之明,又喜程昱勇气过人,从此专心于官渡,力拒袁军南下。

两军相持到九月,袁绍方面,既见数十里营垒、阵地全数建成,又听闻曹操为防止刘备据汝南再次作乱,已用曹仁、曹纯率精骑数千,步兵万余南下征讨,官渡守军止得万人(官渡之兵其实仍有三万,这是曹操为引诱袁绍出战,散播的谣言),按捺不住,终于下达出战的命令。此时,因沮授之前屡屡出不吉之言,一开口就是“谨守为上”、“万一战败”,袁绍气他不过,干脆没收其兵权,另交付一人:郭图。

朋友们应该还记得,就是这位郭图,曾用反客为主之计,相助袁绍夺了韩馥的冀州,从此踏上了争霸之路。这一次他临危受命,再次献出反客为主之计。他进言袁绍道:“官渡之地,乃曹操所选,欲与我军一决胜负。据微臣观之,曹军训练有素,战力确在我军之上,与之列阵厮杀,实为不可取也。既然如此,我军不如步步为营,用万余步兵手持大盾在前,万余弓弩手紧随其后,向南方整齐推进,曹军若用弓弩射我,军士也可就地还射,并凭借大盾抵挡——依照此法,我军即可轻易兵临曹营之下。然后主公另选数万将士,就地堆建土山;土山之上,营造高楼,楼上安置弓弩手。一切布置妥后,我军朝山下射箭,一览无余,百发百中;曹军朝山上射箭,仰攻不便,行动艰难。到那时,曹操就是不想放弃官渡也是不成了,而只要拿下官渡,此战我方已是胜券在握!”

袁绍听罢此计,叫过一众谋士、将领,当众赞道:“这才是真智者也,如田丰、沮授等辈,皆劝我谨守河北,不可妄动;依照那二人之法,我何时才能击败曹贼?”当场宣布:就依郭图之计行事。

二万袁军或持大盾,或持弓弩,黑黝黝一片列阵南下的消息传到曹军营中,曹操知对方必有用意,带人上前观望。看了半响,曹操不解其意,又畏惧对方阵法严谨,攻守兼备,只得退回营中,按兵不动。他这一按兵不动不打紧,那边数万袁军后队已手持铁锨冲了出来,当着曹军的面就地掘土,以营造土山。数日过后,土山已成一半,曹军的营垒逐渐被阴影笼罩。曹操方知不好,再派张辽率一队骑兵前去阻止时,因袁军已反客为主成功,拥有居高临下之利,张辽战败而回。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3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