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曹操因见疑兵之计生效,将袁军主力拖住,方下令全军昼夜兼程,向白马进发。颜良乍闻曹操来到,虽大感意外,但他素来自逞勇力,欣然领兵来迎。两军遭遇后,曹军方扎住阵脚,前吕布帐下大将,张辽向曹操请缨道:“末将跟随曹公多日,未曾立过尺寸之功,愿作此战之先锋。”曹操然之,授他骑兵三千。
张辽方去,又有一人上前道:“我之所以归降曹公,正因张辽之故也。今张辽既作先锋,请容末将前往,助他一臂之力!”曹操目视此人,乃是关羽——刘备逃往河北之后,关羽坚守下邳多日,无奈矢尽粮绝,又不知刘备、张飞下落,只得听从旧友张辽劝说,暂时归降了曹操。曹操有意考验张辽、关羽二位降将的能耐,因此也勉励一番,令他前往。
张、关二人向北行了数百步,袁军那边,“颜”字旗号已清晰可见。未等张辽下令三千将士发起冲锋,只听一声大喝,关羽手持大刀,一马当先,已冲入敌军垓心!
参考秦汉两朝大大小小的诸多战役,纵便是号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也未曾这么干过。因此,不止是关羽身后的张辽大吃一惊,在关羽前方,颜良和袁军将士也是目瞪口呆,皆愣在当地。就这么一愣神间,那关羽已纵马疾飞至颜良身前,手起刀落,只听锵的一声,颜良人头已然落地。
袁军不防主将就这么死了,当场一片混乱;而关羽却仍不甘休,又从容下马,取过首级系于马颈之上,方才策马而回。随着张辽带着曹军士兵上前接应,士气全无的袁军瞬间溃败。曹操在远方高地上看得清清楚楚,见那关羽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密密麻麻的袁军竟无一人敢出手阻拦,也不禁倒吸口冷气。白马之围既解,曹操旋即下令:全军班师,返回河南,并迁徙白马一带的吏民集体南下。
颜良死讯传至延津,袁绍又羞又怒,问众将道:“何人可为颜良报仇?”一人道:“颜良与我情同兄弟,末将愿领兵往击曹操!”说这话的,名叫文丑,是和颜良齐名的河北大将。袁绍便拜文丑为先锋,另授其万余士兵,往白马而去。
结果,因曹操先行一步退守河南,待文丑之兵抵达白马时,方圆数十里之内,已空无一人。袁绍得文丑回报,见曹军主动退缩,本已生出的一丝惧意顿时散得干干净净,哈哈笑道:“我早知螳螂之臂,不可以挡车也!——只是不知曹操那厮,现已逃往何处?”
他话音方落,帐外有哨兵进来,告袁绍及众将道:“曹操率数千士兵已抵达延津对岸,正在修筑营垒。”袁绍收起笑容,下令文丑率先渡河出战,以干扰曹军的营垒修筑工作;然后,他亲提八万主力,紧随其后,亦朝对岸进发。袁军临行时,沮授再谏袁绍道:“前日我道颜良性急,不可担任统帅,奈何主公不信,果然为关羽所杀;今文丑之性格与颜良如出一辙,主公万不可用之统兵,更不可主动渡河出战曹军。”袁绍道:“那依你之见,眼下我军当如何行事才好?”沮授道:“莫如就依田丰之见,继续谨守河北,曹军不动,我军亦不动。——曹操之所以在黄河对岸修筑营垒,正因其粮草短缺,又四面强敌环伺,就是有意引主公派兵南下。一旦我军再次战而不胜,则士气堕尽矣!”袁绍闻言,大怒道:“田丰乱我军心也就罢了,你沮授如何也屡出不吉之言!想我河北之兵,号称百万,如果连区区数千曹军都奈何不得,还谈何逐鹿中原?”于是,弃沮授之言不用,并坚持以文丑为先锋将军。
延津对岸,曹操本率着曹军将士们在修筑营垒,突见对岸渡船齐集;紧接着,一支袁军先锋飞也似的杀过岸来,船头高树旗号:先锋将军文丑。曹操问一旁荀攸道:“依你之见,那文丑的韬略如何?”
荀攸道:“和颜良一样,有勇无谋的匹夫罢了。”
曹操大笑,传令下去:停止修建营垒,并将所有士兵后撤,隐藏在一座小山丘的南坡(该山丘,史称:白马山。由于袁军是从北向南渡河进击,因此曹军隐藏在白马山的南坡,袁军无法看见)。待士兵重新驻扎完毕,他又下一令:所有骑兵将士一律解开马鞍,放战马休息。有部将得了此令,急道:“袁军先锋已杀过来了,主公要么击其半渡,要么坚守已修建了大半的营垒。为何二计都不用,却在此悠闲牧马?”曹操看了一眼荀攸,微微一笑道:“非是你等可知也。”
再说当时,曹操既先行一步放弃了白马,重新在延津对岸部署防线,但凡白马一带的吏民、粮草、钱财等物,皆络绎不绝的从河北运往河南,从而暴露在袁军面前。文丑率一支先锋之师抵达南岸,见曹军已撤退一空,便纵兵上前抢掠这些粮草、辎重。有部下心细,告文丑道:“前方有一山丘,只恐山后伏有敌军,将军不得不慎。”文丑得他提醒,起初还不敢太过放肆,但眼见抢掠了半日,曹军毫无反击的迹象;且袁绍那边亲率主力部队也已登上渡船,络绎不绝往河南过来,遂再无提防之心,只顾纵情抢掠财物。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在前方的白马山背后,真的有一双眼睛,始终在关注着袁军的一举一动。
“启禀主公,文丑得后军接应,此时已有骑兵数千人,步兵万余。”
曹军哨兵见袁军的人数不断递增,急忙向曹操汇报。
“主公,请下令出兵吧!”众将见半日工夫,对方兵力已增至曹军数倍,皆劝曹操下令出战。孰料曹操只是摆摆手,轻描淡写道:“让他们再抢一会儿。”
又过去半个时辰,白马山以北的旷野上,袁军人数越聚越多——骑兵已有近万人,步兵更是数不胜数。哨兵心中惊惧,慌忙再向曹操汇报。曹操亲登山顶观之,见自己日前所建的营垒,已为袁军纵火焚毁;也正为此,袁军只道曹操无力反击,早已远遁,人人弃了兵器、盔甲、战马,遍地搜寻值钱的物事,根本无阵型可言。曹操点点头,疾步返回南坡营地,颁令下去:“时机至矣,诸位可勉力一番,随我下山反击!”
六百骑兵,三千步兵,很快在山顶集合完毕,出战的号角声也紧随着嘹亮响起。袁绍、文丑等人这才发觉曹军主力其实就在附近,从未离开过,急忙也下令士兵集合,以布置作战阵型。然而,袁军毕竟比不得曹军常年东征西讨,训练有素;更兼人多口杂,号令难以统一,仓促间,数万袁军自己乱作一团。待曹操亲率将士从山丘上俯冲下来,迎面的阻截者纷纷溃走,竟直奔袁绍中军而去。袁绍大惊,慌忙道:“文丑何在?”
“末将在!”文丑毕竟是员忠心的虎将,故虽见士兵散落各地,一时召集不齐;但见主公有难,只带了几百人,就忿然上前拦截曹军。刚接近曹操身前,在其左侧,张辽策马出迎;在其右侧,关羽挥刀出迎,二将齐战文丑,只费十数合,轻易将文丑斩杀于马下。
前日刚死了颜良,今日又死了文丑——这二人,虽然无智,但论及勇力,绝非浪得虚名之辈。其余袁军见状,哪还有人敢上前一步,皆拨马回走,涌往中军而去。一时间,袁军将士自相践踏,曹军则趁胜追击,再次大胜。对曹操而言,唯一可惜的是:由于此战双方兵力悬殊,又被文丑舍命拖延,使得曹军的攻势稍缓,袁军主力却渐渐聚拢过来。曹操见直捣对方指挥中枢已无可能,果断见好就收。他下令:放弃延津南岸的全部阵地,退往下一道关键防线: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