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不久,寿春一带盛行起一句谶语,坊间小儿交口传唱:“代汉者,当涂高”。袁术闻知此事,故作吃惊,遣熟谙经史者对应典籍查之,最终发现:原来这句谶语是汉武帝生前留下的,就是说他袁术该当皇帝!

这下没法子了——是汉献帝的先祖,伟大的汉武大帝要他袁术当皇帝,他哪里还敢违背呢?于是袁术下令文武众臣:或挑选良辰吉日,或部署礼乐、宝器,或筹谋国号、纪年,立即为他称帝作准备。

有一人名叫阎象,时任主薄,正是掌管典籍之官。之前袁术令人查阅“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谶语的出处和隐含深意时,那些“熟谙经史者”并不含他在内。这阎象是个较真之人,不愿人云亦云,得知袁术已决心称帝,特意前往拜见,并问袁术道:“主公,那‘代汉者,当涂高’,乃孝武皇帝留下的不假;但请恕微臣愚钝,这句谶语之中,哪里说是您该做皇帝了?”

“这个……你难道未看见‘涂高’二字么?‘涂’,与‘途’谐音,也就是‘路途’;‘路途’之中,又有‘路’字,恰好与袁某的字吻合(袁术字:公路)……天意哪!天意哪!”

原来如此。阎象不陪袁术闲扯了,直接了当告诉他道:“今汉室已历近四百年,社稷固然动荡,且天子流亡于外;然而,即便如此,大汉依然深得百姓敬仰,未到改朝换代之时。主公,您可听微臣一句劝告……”

“那我也实话跟你说罢,这个皇帝,我袁术做定了!给我退下!”袁术已经给足阎象面子了,万万没想到这位书呆子竟然敢跟他较真。那么,他也不是一个好耐心之人。

袁术称帝之事,到此尘埃落定,未有几月,消息传入许都。曹操此时正为谋士戏志才去世而伤感,饮食难下,夜不能寐。荀彧为宽其心,又推荐二人:一人名叫荀攸,便是荀彧之侄;一人名叫郭嘉,日前刚从河北袁绍处过来。此二人,都以机智、谋略见长。曹操见过之后,忧心大解,遂拜荀攸、郭嘉二人为军师,入职军中,常伴身侧;又为感谢荀彧推荐贤才之功,改拜其为尚书令,总揽政务。

一日,曹操问郭嘉道:“听闻军师在河北之时,颇得袁绍礼遇,承蒙不弃,南下相助于我。今河北袁绍兵力最强,已多次击败公孙瓒,占领得冀、并、青三州,常有侵犯许都之心;袁术坐镇东南,又有孙氏一族作其羽翼,亦不容轻视。曹某想问军师:对以上二大强敌,你有何看法?”

郭嘉道:“袁绍此人,看似礼贤下士,偏偏不懂用人之法;看似日理万机,偏偏不知何为重点;看似麾下人才云集,偏偏不知该如何决断。——此等庸主,只留得住庸臣,主公大可不必为之担忧;至于袁术嘛,此人仗着一块玉玺,就妄自尊大,为了一时虚名,竟不惜与天下为敌。——此等人物,连庸主都算不上,主公更不必忧虑了。”

“那么孙策呢,此人骁勇善战,宛如项羽;更兼得其父旧部忠心辅助,今已全取江东。若此人一旦和袁术联手,纵便袁术是碌碌之辈,只怕我军也是极难对付哪。”

“此事主公也不必烦恼。——莫说孙策不会和袁术联手;即便他有心北上,逐鹿中原,他也活不过数年了。”

此言一出,曹操不觉一愣。这郭嘉年仅二十七岁,初入仕途,便将大名鼎鼎的袁氏兄弟一个称之庸才,一个说是蠢材。这已然是狂妄至极。曹操更没想到的是,这小子竟然还对只凭数千人马,就横扫江东的孙策也不屑一顾,且料定此人已离死期不远。

这简直太奇怪了,要知道,这时的孙策也不过二十二岁,正是英气勃勃待发,朝日艳艳初升之时。而且,郭嘉与孙策素未平生,从未谋面,他凭什么作出这一判断呢?

对此,郭嘉解释道:“主公难道未听说过‘白龙鱼服’一说么。龙者,万物之尊,主公与孙策皆是也;但那孙策有龙之尊贵,却偏偏喜好亲自上阵厮杀,微服外出狩猎——此乃鱼之行径也。他日,一旦其遭遇刺客之险,正如白龙弃了江海,变成小鱼入了浅溪,只需一普通农夫,足可制其性命矣!”

曹操听罢,这才叹服郭嘉高见,遂又郑重升其为军师祭酒,即“总军师”之意。郭嘉坦然受之,也不推辞。

再说袁术那边,称帝之后,他为显示与汉朝的区别,特改国号为:仲(由于袁术称帝之事历来不被史学家承认,因此他虽然建国,但无谥号)。伴随着“仲国”的建立,寿春周边的大小军阀因感受到其威胁,纷纷与之决裂。首当其冲的,正是孙氏领袖孙策(孙策占据江东之后,早有心脱离袁术自立,袁术称帝事件,恰好给了他一个最好的借口)。

紧随孙策之后的,是曹操、袁绍、刘表等人,甚至连小沛太守刘备,也召集了仅存的数千兵马,声泪俱下的当众谴责袁术的罪行。这让兴冲冲才当了几日皇帝的袁术一下子没了安全感。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军阀都是如此,比如吕布就说了:他袁术当他的皇帝,我吕布当我的徐州牧;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他爱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好了,与我何干?

袁术听说这事,激动啊!——那帮伪君子,一个个成天将“大汉子民”,“社稷忠臣”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呢?那比得上我袁术实实在在!遂颁令下去:要为“仲国太子”选太子妃,人选也早已有了,便是吕布的爱女。为显示隆重,袁术特派遣亲信官员,率一支规模盛大的迎亲团队前往徐州,并赠送吕布钱粮、物资无数。吕布素来贪利,见了礼物之后,两眼发直,一口应诺。

未等吕布之女梳妆打扮完毕,南方忽又传来急报:“袁术拜纪灵为大将,率军三万,悄悄跟随车队之后,已兵临境内!”吕布又惊又怒,忙召过袁术使者,问是何意。袁术使者笑道:“将军勿忧,纪灵此来,非为徐州,只为刘备。”见吕布不解,他又道:“正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今日之徐州,既有将军在此,还要刘备那厮何用?——陛下也是唯恐他日袁、吕二军合作,那刘备向来自称帝胄之后,不肯听用,恰好借此良机,将他一举铲除。”

使者说完,径自去了。吕布沉思许久,又问陈宫等人,此事当如何处之。陈宫等人皆道:“方才使者之言,不失有理。更何况将军早有心除去刘备,只是碍于昔日曾受其收留之恩,不便动手,今日何不将这个‘恶人’交由袁术去做?”吕布道:“不然。袁术方才与我军结盟,便公然派兵入境,显然是无视吕某这一东道主。何况刘备一死,袁术势力更大,其若贪心不足,再来夺取徐州,只怕我等再作抵抗,也是晚了。”他主意既定,遂传令下去:调集骑兵千人,由他亲自率领,亦赶往小沛。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3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