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曹操之父,名叫曹嵩,乃大宦官曹腾之养子(曹腾活跃于汉顺帝、汉桓帝时期,尤其受汉桓帝宠幸;“十常侍专政”,是曹腾死后的事)。曹腾去世后,曹嵩继承曹腾之封地,爵位,曾历任大司农、大鸿胪、太尉等要职,权势、财富,皆少有人匹敌。到“董卓之乱”爆发时,曹嵩已经年老辞官,为了躲避宫廷争斗之祸,他携带妻妾、二子曹德等人,满载金银,特避难于琅琊郡(属于徐州)。

谁料想,没过几年,随着曹操逐步在兖州站稳了脚跟,又将袁术赶去了东南,徐州刺史陶谦竟成为了曹嵩长子的死敌。陶谦在与曹操数战不利的情况下,猛然想到了这位绝佳的“人质”,遂令部下率骑兵数千人前往缉捕。当然了,考虑到当时陶谦加入的“袁术联盟”在与“袁绍联盟”的交锋中已全盘落了下风,陶谦也不想将事情做得太绝,因此在该军出发之时,他特意嘱咐那几位将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杀人。

陶谦部下应诺过后,率军去了,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曹操那边可能是察觉到了陶谦的意图,竟然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迎接父亲。于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发生了,陶谦部下为了不让“人质”走脱,果断拔出刀剑,将曹嵩一家杀得干干净净。(关于“曹嵩之死”,在《三国志》、《后汉书》、《世说新语》等史料中,有多个不同的记载,此一说法,经笔者考证,认为最符合逻辑。)

得知父亲被杀,曹操立即请到张邈,将妻儿家小交托于他。随后他亲提兖州大军,攻打徐州。常言道:哀兵必胜。陶谦率军在彭城抵御,结果被曹军杀得大败,只得匆匆退往彭城以东的郯县,向四方求援。不日,各地传来消息:袁术、刘繇等人,自顾尚且不暇,并无一兵一卒赶赴徐州。

陶谦顿足而叹,深恨计谋拙劣,惹了大祸上身。而那曹操得势不饶人,在夺占彭城之后,他为一血心中之恨,同时也为彻底摧毁徐州的战力,竟然效仿项羽,沿途屠尽徐州百姓,一月之间,死者达数十万之众,泗水为之不流。幸亏当时已是年末,天气酷寒;曹军此行粮草又只够数月之需,眼见短时间内无法攻克郯县,曹操终肯怏怏退去。

但到了来年开春,曹操备齐粮草,又率军卷土重来。徐州军队已被他杀出了恐惧症,一见“曹”字旗号,不战自乱。陶谦深知单凭一己之力,绝无办法抵挡曹军的铁蹄,便召集官属、谋士,商议还有哪处势力,肯派救兵前来。徐州别驾糜竺上前进言道:“昔日袁术强盛之时,曾联络主公、公孙瓒,试图合数家之兵,瓜分兖州。下官与公孙瓒部下,平原相刘备曾有一面之缘,知此人绝非碌碌之辈。主公何不立即书信一封,向此人求援?”

陶谦闻言,脸上显出喜色,但他稍一琢磨,又犹豫道:“据我所知,今曹操之兵,合有十余万;而刘备之兵,才不过千余人。杯水车薪,纵便请得他前来,又有何补益?”

“主公此言差矣,刘备之兵固然不多,但若非其才干得当,平原一地,夹杂于兖州、冀州之间,他何以能镇守达数年之久。何况主公所缺者,非是兵马,而是将才——那刘备不肯出兵则罢;若他肯应邀出兵相救,主公可为之增兵数千,共同抵御曹操。如果仍不能取胜,我等只得与徐州共存亡便了。”

陶谦遂从糜竺提议,派人向刘备求助。刘备一见书信,欣然召集千余部下,承诺起兵。却说那刘备,虽号称是刘姓宗室后人(史称“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到他这一代时,家境早已没落,早年靠贩卖草席、草鞋为生,因此懂得穷人的疾苦。之后他蒙公孙瓒举荐,担负起治理平原之重任,对外能做到勤修战备,抵御贼寇;对内能做到乐善好施,体恤子民。即便是普通百姓,有要事求见于他,刘备也必与之同席而坐,言谈举止无半分偏见。出于以上种种缘故,如今平原一带百姓听闻刘备要率军救援徐州了,很快自发地组织起一支数千人的小部队,是为“流民军”;甚至连一些胡人也被其仁义所感染,自愿相助出征。刘备于是集得乌合之众五六千人,星夜随陶谦使者南下去了。

曹操闻知陶谦有救兵到,遣人前往探查。探子走了一遭,回报说:“来者便是平原相刘备,今已率军抵达小沛(即沛县,东汉末年改名为小沛),在郯县以西三百里。”曹操又问:“那刘备帐下有多少人?”探子回道:“刘备本部兵马,仅得五六千人;陶谦又为之增兵四千,眼下其兵马约合万人。”

曹操打探清楚刘备军的虚实,之前的谨慎一扫而空,谓众将道:“区区数千乌合之众,也敢与我为敌,简直是自取其辱!”径传令下去:先破刘备,再攻陶谦,待攻下郯县之日,可依照彭城之例,血洗全城!

此令一下,十万曹军发一声喊,潮水般的涌往小沛。城头的刘备早已等候多时,当下勉励刘、陶二军,全力坚守。双方大战了一个多月,由于刘备拥有城池之利,又能体恤士卒,曹军竟不能取胜。另外,曹操又得一重大消息:公孙瓒所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不日也将从齐地出兵,救援陶谦。曹操一来顾忌军中粮草已无许多,二来唯恐腹背受敌,无奈之下,只得再次班师而回。

刘备闻知曹军已退,也前往郯县拜见陶谦,请求辞行。陶谦见刘备辛苦一场,全无索求报答之意,慌忙请起他道:“今徐州得以保全,全赖刘将军在此。若将军这时离去,曹操复率军杀到,徐州焉得保全?”遂以隆重的礼仪款待刘备及其属下众将,力请刘备继续屯驻小沛。

刘备见推辞不得,只得道:“刘备毕竟是公孙瓒举荐之人,今若一言不发就离开河北,投奔陶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非君子行径也。且待我致书于公孙瓒,待其允准,再议此事不迟。”

陶谦大急,忙道:“公孙瓒那边,老夫自会代将军禀明情况,将军只管放心便了。”他只恐夜长梦多,万一留不住刘备,便又让属官糜竺、陈登等人出面劝说。几番相劝下来,刘备终肯权领小沛之事,暂留于徐州境内。

再说曹操那边,其于去年冬季和该年春季两次发兵徐州,虽对陶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创,却因为粮草不济,皆无功而返。到该年夏季,曹操见军士已略得休整,不顾天气炎热,又执意要率军出战。谁料想,曹操这一次出征的提议,遭到了许多兖州官员的反对,首当其冲者,正是其好友张邈。

张邈的官职固然不大,只是一个郡守,但此人素以侠义著称,又喜好结交四方豪杰,乃是个“战国四公子”似的人物(也正为这个缘故,韩馥、吕布等人在逃难途中,无不前往拜见张邈)。他眼见曹操为仇恨蒙蔽,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动辄杀死数万人,数十万人,就如屠杀鸡狗一样,忍不住以兄长的身份,出言提醒他道:“曹操贤弟,莫怪为兄出不逊之言——他陶谦只不过无意之间,失手害死了令尊;你已用数十万人为令尊抵命,这难道还不够么!”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3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