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刘焉等人奉诏上任之后,利用形同诸侯的权力,勤修战备,恩威并施,辖下各州的乱情有所好转。朝廷见刘焉之议果然有效,此后又陆续委派了一批手握实权的地方大吏,以就地招募兵马,代朝廷镇压叛乱。——如董卓,被拜作并州牧,驻兵于凉州东北;孙坚,被拜作长沙太守,辖荆州之南;陶谦,被拜作徐州刺史,权力等同于徐州牧。这三人,昔日皆是张温部下,蒙张温被罢绰前的那封“如实上奏”的奏疏,故得与刘焉、刘虞等人同列。至于其他各地刺史、郡守,朝廷之权既已放开,也懒得再一一过问,皆由其自专平叛事宜。

公元189年,汉中平六年,汉灵帝由于长期沉溺于神色犬马,又为张角、韩遂、马腾等人先后恐吓,渐渐病入膏肓。临终前,他召过次子刘协,将他托付给时任上军校尉的宦官蹇硕,含泪道:“天下变乱已生,朕见太子刘辩言行轻佻,素无威仪,本已有心改立刘协为太子,只是碍于嫡长子刘辩为何皇后所生,又有大将军何进作其羽翼,故不曾擅动废立之事。朕去后,爱卿身为托孤大臣,若刘辩不堪其任,可以刘协代之。”蹇硕连连叩头,称绝不敢忘记使命。

不日,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率同百官,扶汉灵帝长子刘辩即位,史称汉少帝。汉少帝即位之初,军、政之事皆听从于何进,故外戚之权愈涨,宦官之权大消。宦官们对这一变故当然不满,但见何进一手抓着皇帝,一手抓着太后,也只得叹息一声,纷纷隐蔽入后宫去了。唯有那位蒙汉灵帝临终托孤的蹇硕,他凭恃军权在手,又有先帝的一封口头遗诏,仍决意有所作为。

(蹇硕虽是宦官,却不是“十常侍”集团中人。史书中称他身体壮健,又通晓武略。因此汉灵帝生前对他无比信任,特拜之上军校尉,掌控半数的禁军。)

他秘密致书张让等人,将先帝临终之言说了,称十常侍若肯作为内应,他愿统领手中军队,择日关闭宫门,捕杀何进等人,改立刘协为天子。十常侍对此犹豫不决,商议数日后,大多数者都道:“那蹇硕自负勇武,向来不亲附我等。今日是他有心与何进争权,与我等何干?再者,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失败,我等必遭灭门之罪,不如就拿此书主动向何进出首,归咎于蹇硕一人便了。”于是十常侍又将蹇硕之书转送至何进手中。何进见书大怒,当下趁蹇硕兵马未集,先发制人将其逮捕,在经过有司审明其谋逆之罪后,何进下令:将蹇硕处死!

蹇硕死后,禁军已悉集于何进一人麾下,何进因此得以毫无顾忌地铲除异己,先后将刘协养母董太后(刘协的抚养者),以及董太后之侄,时任骠骑将军的董重等人逼杀。在扫除了朝堂的威胁后,何进将下一步打击目标对准了后宫,即背叛蹇硕的十常侍集团。

十常侍能长期专政的因由,一是得到汉灵帝的格外宠幸;二是出于“外戚”、“宦官”两大集团互相制衡的目的,汉灵帝特令蹇硕等宦官中的精英任职于禁军。如今,这两大臂膀都已不在,十常侍为了求生,只得使出绝招——哭诉于何太后。何太后毕竟是个女子,被这些恭顺、听话的仆人一哭一求,心自软了,便召来大将军何进,让他宽恕一众宦官。何进因知宦官们失了兵权,已形同废人;况且又碍于太后帮助说情的面上,只得勉为其难的准了。

何进辞别了太后,回到府中,召集得一众禁军将领,宣布将取消诛杀宦官之事。一人闻言,忿然而出道:“大将军既已下定决心,要尽诛宦官,为天下扫除一大祸患。怎的事到临头却出尔反尔,难道忘记窦武之事了么?”何进目视此人,乃是麾下众禁军将领之首,名叫袁绍。因其祖上四代,有五人历任三公之职,故称“四世三公”,一时论起门庭显赫,无人能出其右。

何进见是袁绍说的这话,也不敢怠慢,叹口气道:“非是我不以窦武为鉴,怎奈方才面见太后之时,我已然向她应诺:将宽恕宦官众人。今此言既出,我怎能再纵容兵马入宫?不如将此事转交廷尉,借审讯为由,杀去为首的几人,也就罢了。”袁绍不肯甘休,再谏道:“大丈夫做事,当断则断。要么不诛杀阉人,要杀,就得将其一党杀得干干净净!眼下大将军手握兵权,又有我等竭力辅助,‘肃清阉人,匡扶社稷’之大功已是唾手可得,大将军,万万不可错失此等良机哪!”

何进被袁绍所激,心念又转,但几番调兵遣将下来,禁军始终在南宫打转,就是不敢踏入后宫。袁绍已知何进是个没主张的人,见他自己做不了决定,只得再帮他一把。他寻个机会,再说何进道:“大将军既有心铲除阉人,又不愿触怒于太后,何不用借刀杀人之计?——就在据此地不远,有前并州刺史丁原,驻军于河内;并州牧董卓,驻军于河东,二部兵马相加,合有数万人。大将军可秘密召这二人统兵入京,以铲除阉人为口号,向太后施以要挟。待大事成后,将军再公告天下,则既不失美名,太后处也无以论大将军之罪了。”

何进一听,觉得这计不错,立即付诸左右,传召丁原、董卓入京。此外,东郡太守桥瑁,骑都尉鲍信等人因与何进交情匪浅,也各奉命召集军队,向洛阳靠拢。一个月后,四路军队陆续抵达京师郊外,呈书于宫中,请太后下令诛杀宦官。何太后得人暗报,已知那四路勤王之师,表面上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的说什么为“清除奸邪,挽救社稷”而来,实则是出自何进的邀请,心中没有半点畏惧,而是满满的愤怒。她急传何进入宫,手指其面痛骂道:“若非哀家得宦官相助,受宠于先帝,你的大将军一职从何得来?再者,即便你果真将宦官全都杀了,难道要让一帮衣冠齐整的士人、君子在榻前服侍我,让天下人取笑么?”何进汗流浃背,只顾磕头赔罪,无一言反驳。出宫之后,他再召得袁绍等人议事,将太后之言如实说了,深怪袁绍计策拙劣。同时宣令丁原、董卓、桥瑁、鲍信等人,立即退兵。

一场政治运动,眼看沦为了一场闹剧。禁军众将待何进宣令完毕,又好气,又好笑,各自散去了。独剩袁绍一人,强拉住何进,声泪俱下道:“大将军,事已至此,你我已无退路了。梁子既然结下,今日你不杀宦官,将来他们夺回了权势,便要杀你!”何进猛然醒悟,急令人叫住四路军队,让他们继续向洛阳进发;又上表天子,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相当于“持尚方宝剑”,代表皇帝特使,有权力对不法之臣先斩后奏),总督京师一带军务。袁绍领命过后,手持节仗,大集各部禁军于南宫殿下,又催促丁原、董卓等人,让他们用快马呈书入宫,再次威逼太后,必须下达以下命令。

“杀尽宦官,一个不留!”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3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