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段颎传(?—179年)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

先接上文。

话说自汉和帝登基以来,旱灾、蝗灾、地震、洪涝等天灾就接连不断,使得朝廷忙于赈灾,疲于奔命。外加羌人、匈奴人又不时起异心,全凭汉和帝勉力支持,以及班超“不费朝廷兵马,不费朝廷粮饷,总督中亚”的才能,方在表面上显出一种对外扩张的进取态势。公元105年,继班超之后,汉和帝驾崩于章德殿,年二十七岁。汉朝由此连失一明君、一强臣,国力转盛为衰,进而全盘放弃西域,亦不过是无奈罢了。

汉和帝去世后,可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位,长子刘胜患有痼疾,幼子刘隆才出生百余日,皆非邓皇后所生。邓皇后权衡过后,与群臣迎立刘隆为帝,是为汉殇帝。但不想,才过八个月,尚未过周岁的汉殇帝竟然夭折,史称“百日皇帝”。邓太后迫于无奈,只得又迎取在外的藩王:清河孝王之子刘祜进京,授之玉玺、绶带,扶之登上帝位,是为汉安帝。

汉安帝登基之时,年十三岁,天下多地又同时发生水灾、地震、冰雹、飓风等自然天灾,甚至连洛阳都开始人吃人。邓太后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在继续临朝称制的同时,效仿之前的窦太后,拜其兄长邓骘为车骑将军,总领军务;又重用宦官郑众和蔡伦(“造纸术”的集大成者),以限制外戚和百官。

以上诸事布置方妥,北方已有急报传来:休兰单于之子:逢侯,早在汉和帝时期本已率北匈奴降众二十万人叛出关外,逃往漠北。今得闻大汉已放弃西域,特率众南下争夺。不久,西方又有急报,滇零羌首领,连结其余对汉朝不满的各部羌众,攻入凉州、益州,阻断了陇道,已自称“天子”。又有云中郡守将来报:南匈奴万氏单于(全称:尸逐侯鞮单于单于),听闻中原灾荒频发,也已叛变,率军包围了负责监视他的“使匈奴中郎将”驻地。又有青州守将来报:海盗张伯路接连攻拔沿海九郡,诛杀多位郡守,正为祸东方。又有亲信暗下奏报:司空周章不满外戚、宦官得势,有意废黜太后、小皇帝,另立他人为帝,已与亲信们在暗中日夜密谋。

血雨腥风迎面而来,帝国大厦眼看将倾。那邓太后乃开国大将邓禹之孙,年二十五岁,容貌之美,冠绝东、西二汉,本是一牡丹花仙。但当此时局,怎容得她不做回须眉男儿!自从得闻以上诸多变故后,她便以太后之身,行皇帝之事。——在她的亲自调度下,司空周章被迫自杀于家中;玉门关关闭,北匈奴与西域各国不得东进;随后,她又厚赐鲜卑、乌桓各部首领,外加汉军官兵,对羌人、南匈奴、张伯路等几部为祸塞内的敌军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反复征剿。剿到最后,东、北两处好歹是平了;唯独那羌人之患,却是越剿越盛,甚至连车骑将军邓骘领兵五万,亲自前往督战,仍是被羌人叛众打得落花流水。

“羌患”于西汉出现,却于东汉爆发,不是没缘由的。当年赵充国很有先见之明地寻找到了遏制羌患的根本途径,那就是绝不能让他们渡过湟水,逼得他们上百部族民为极其有限的土地不断争夺,长期内讧。但随着王莽篡汉,到东汉建立时,光武帝、马援等人惊讶地发现,羌人早已在隗嚣的庇护下大量地涌入了凉州境内,赶也赶不得,只得转剿为抚,恩威并施,还算是压制得住。再往后,东汉执政者依次是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他们见光武帝用金帛、官位笼络南匈奴、乌桓、鲜卑三胡的策略非常有效,便也有样学样,干脆纵容羌人内迁,并由此形成了大规模的“东羌”群体,以示区别于仍滞留在湟水流域的“西羌”部众。为防他们无故生事,朝廷动辄还征用东羌各部落,用他们争夺西域,或是北击匈奴,比如窦固、窦宪二人,都曾从凉州境内大量招募羌兵,这在国力强盛时也不失好事一桩。但到了和帝一朝后期,随着朝廷控制力的逐渐削弱,羌人的反抗意识再度萌生,加之一些凉州守将狂妄自大,仍道这些蛮夷要杀可杀,要用可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须知道,羌人在几百年的抗争中,也在摸索战胜汉人之法。摸索到最后,终于明白他们为何体质远比汉人强健,性格远比汉人彪悍,却不是汉军的对手,那就是——不够团结!

数十万羌族子民,只要众志成城,为何不能夺得凉州,自成一国,而要蜗居在偏远的鲜水之地?趁着中原尚自多事,在先零羌别种:滇零羌的率领下,这次上百部羌人终于难得的抛弃了过往的恩怨,齐心协力在凉、益二州作乱起来。邓骘与之交战,迅速战败,不久为刚从西域撤回的任尚代替。任尚早年在与羌人个别部落的作战中常有大胜,这次再与羌人联军交战,也是大败,凉州、汉中等地四处战火,并渐渐烧至关中。关中烧过,又渐渐烧至并州,一时间,内迁的各部羌人几乎全都反了。邓太后见羌人士气如虹,连战连捷,愁得寝食难安,只得令任尚先领军退往关中,保住西都要紧;至于凉州、并州等地叛军如何处置,则交由车骑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共同商议。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2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32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