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一百九十二回:和帝亲政诛窦宪,班超功成返故国

它乾城,位于龟兹国腹心之处。由此地向东去,过了轮台再行约三百里,有焉耆、危须、尉犁三国,紧挨着坐落。十多年前,这三国趁着汉明帝过世之际,配合龟兹,袭击前西域都护陈睦,并尽杀汉军屯守将士数百人。如今龟兹王既先后换了两波,当初的罪魁祸首早已不得寻觅,这三国国君唯恐大汉将责任全归咎于他们头上,仍是未肯投降。此时的班超,既得了北道之首龟兹的兵马,再加上南北道其余各盟国,手中的兵力已滚雪球般滚到了将近十万,要讨灭这三国,实易如反掌。正当他准备挥师东进,一举完成征服西域的大业时,朝廷却又有重大消息传来。——仍是有关于窦宪。

窦宪终究是以短取败,他在击灭北匈奴后,因自以为于社稷有千秋大功,骄狂更甚,竟打起了篡位的主意。汉和帝年仅十四岁,却是城府极深,他趁窦宪班师回朝之际,与宦官郑众等人密谋,突然调动南、北二军,关闭宫门,将窦宪及其党羽一并擒下,并收回大将军印信。当时,宫中除南、北二军外,尚有郎官充任的虎贲、羽林二军,名归窦宪掌控,但一来蒙汉和帝事先赏赐笼络,二来也不敢公然谋反,故见窦宪失势,皆听命于汉和帝。汉和帝亲政后,尽诛窦氏党羽,窦宪、窦笃、窦景等人,也被尽数逐回封地,后齐被勒令自尽。

窦宪一死,班超之兄班固因常年充任其部将,难免遭受牵连,不久也被下狱,竟死于狱中。若他就此再摊上一个谋反的罪名,那班超的“西域都护”也算当到头了。幸得汉和帝是明晓事理之人,他知班固一世修史,顶多帮窦宪写几篇颂文,绝无野心与能力觊觎权位,故而对班超以及其妹班昭都未作追究。仍诏令班超:继续扎根西域,并完成统一大业;而其妹班昭则因文采华美,被授命接替班固,续修尚未完成之《汉书》。

永元六年(公元94年)秋季,长期在西域征战,依稀只记得母亲、兄长大致容貌的班超在得悉二位至亲先后离世后,沉痛罢兵将有二年,方才集结兵马东征焉耆、危须、尉犁三国。这是他在西域的最后一战,亦是复仇之战,为此,他前所未有地调动了八国盟军,七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开入了三国之中偏处最南部的尉犁边境。尉犁王闻讯,情知不是对手,立时便要弃国北逃。不料班超那边气势汹汹过后,突然一改之前的态势,连续多日驻扎于尉犁边境,按兵不动。只用书信三封,依次送入三位国君手中。

“我大汉西域都护班超,此次领兵东来,为的不过是要你等改恶从善,臣服于大汉罢了。因此,绝不愿轻起杀戮。诸位国君若是懂得何为时势,便当立即亲身前来迎我,昔年之事,可既往不咎。若半月不到,本都护兵锋所向,只得玉石俱焚!”

三国国君各得了书信,以国力最强的焉耆王为首,另互相遣使暗下商议。商议过后,深觉得若从正面对抗,三国兵力纵便全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非是班超敌手;莫如就依他书信上所说,亲身前去迎接一下,再象征性地献上些薄利,依照汉人一诺千金的优良传统,或者班超就此撤兵而还,自谓大功告成也不一定。正要决议时,焉耆王突然多了个心眼,想到了一个更为妥善的方法,他令人将官拜焉耆国左将的北鞬支召来,让他携带牛酒等物,代三位国君先往拜见班超。

其余二王不解,遣使问焉耆王道:“那北鞬支乃是匈奴侍子,早年奉大单于之命南下监督我等三国。今北匈奴已亡,汉人与匈奴人又是世仇,大王何必故添班超之怒?”焉耆王回道:“这非是你等所知。——正为北鞬支是匈奴人,素为我等敬畏,早年时行事举措俨如国王一般。今用其迎接班超,若班超释之,足可显出他宽宏大量,书信中不轻起杀戮一说真实可信;若是班超将其杀了,恰巧借刀杀人,既可削弱北匈奴在我等境内声势,又可使得流亡于西域之匈奴军民,届时同仇敌忾,肯助我三国一臂之力。”其余二王这才无异议,都说是好计。——其中根本缘由,还在于北匈奴虽灭,又失了伊吾、车师,但流落在西域境内的军民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仍可对西域整体局势造成影响。

只是可怜了那位北鞬支,他之前仗着北匈奴的磁石效应,本在焉耆国作威作福,无人敢问。如今家国一破,竟沦落到被拿去替人挨刀,又不得不去。到了班超军前,得守卫引入,班超才得手下通报,说是“焉耆王特派左将北鞬支携牛酒等物前来劳军……”话未说完,已见班超躁怒起来,喝一声道:“本都护以半月为期,要焉耆王前来见我,如何他自己不来,却叫一区区焉耆卑将代替?……来人!”

北鞬支见有护卫闻得讯号,按刀过来,忙紧闭双眼叩拜道:“不敢瞒都护大人,在下非是焉耆子民,实是匈奴人。”

“我听闻北匈奴盛时,常以侍子为名,监护西域各国。莫非你便是匈奴侍子?”

“不敢瞒大人,正是。”

“那你既身负这等要职,便当威加焉耆王之上。其不肯亲身前来,莫非是你有意阻挠之故?”

北鞬支垂泪长叹,将北匈奴破灭之后,待遇一落千丈之事说了。班超这才转怒为喜道:“既非是你有意阻扰,便是无罪。且看在你诚心前来相迎本都护的份上,稍加赏赐罢。”当下退了护卫,另遣人取过大量金帛、丝绸等物,让北鞬支带回。北鞬支见班超之礼更较自己带来的礼物厚重,心下也是甚喜,回到国中,自是要将班超的仁义赞美一番。焉耆王这才相信班超果真是无意动刀兵的,又过十数日,他亲率文武百官,驰入尉犁境内,拜会班超。又暗下与尉犁、危须二王约定道:“按之前书信中所言,半月之期已过。你二人只管拥兵不动,待本王先去一睹那班超的为人。一旦我有所不测,你二人便急入焉耆境内,率三国之兵共守。”此事嘱咐好后,他方入班超军营。班超一如之前对待北鞬支的态度,亦是先怒后喜,大骂一通,却又给赏赐,焉耆王大喜而回。不日,得手下来报,说班超既得焉耆王亲身拜见,已然撤军西归。

三位国君确认了这事,弹冠相庆,互相祝贺。又是焉耆王多心,唯恐班超之撤军,是假撤军,不久又将复来,竟下令将尉犁、焉耆二国通往龟兹的沿途浮桥尽数拆毁。此事了后才过半月,班超果然率一军又来焉耆边境,但见浮桥已毁,气得破口大骂,只得再次西归。焉耆王心知那八国之兵每日所费粮草之物极多,经不得来回折腾,到这时才算放心下来,只留少数军士看守西、南边境,以防止班超暗搭浮桥。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3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