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窦融见了诏书,心中疑虑还是没能打消,便每每于朝会散场后,就在殿外徘徊,只等皇帝出殿时,好面对面跟他提“告老还乡”之事。光武帝更绝,此后干脆就躲着窦融,不让他有合适机会开口。到临了实在躲他不过,这才敬告他道:“暑季酷热,大司空散了朝后,为何不找个凉快地安心避暑,却来与朕无故叨叙?——辞官之事,今后万万不许再提了!”

窦融经这么一说,此后果然不来,但是,其他大臣们却都来了。

因为启用窦融为三公,本就是光武帝的计策之一。自蜀中平定后,因陇西、金城、武都一带有马援守着,羌人数年无患;冀、幽二州则因卢芳部下随昱叛变,将匈奴与卢芳赖以掌控阴山以南局势的根据地:五原郡,献给了大汉,也渐渐趋于安宁。光武帝念及于此,又见天下久经战乱,人口萧条,便有心化“武”为“文”,化“刚”为“柔”,来一个以柔道治天下!

柔道,即为“反对霸道”——罢休干戈,安国养民是也。

大臣们很快发现:除非有外敌入侵,或者有流民起义,否则,光武帝在朝议时绝不会主动谈到兵事,也不会容许大臣们再擅议兵事。那位常捧着兵书,端详着地图,和众将一起指点江山的名将皇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常捧着《论语》、《道德经》,和窦融等人畅聊民政、耕种、繁殖之法的书生皇帝。

开始时,大家虽是觉得奇怪,但仗着和皇帝感情好,也没多想,直到一个小小插曲的发生。

一日,阳光明媚,百官在朝,光武帝因见吴汉、邓禹、贾复、朱祐、臧宫等大臣恰好都在,兴致极好,便设宴与众臣欢聚,再叙往日情谊。期间,郭皇后长子刘疆,年仅十三岁,也以皇太子的身份在场作陪。

饮宴过半时,一干大臣醉醺醺的,话匣子都打开了。因其中多为战将,所讨论的,无非“当年我助陛下夺取河北时,如何如何”,“我在蜀中大战延岑时,如何如何”,听得皇太子好生羡慕,便起身为众将军敬酒,借机听取些用兵韬略,作战法度,没准自己将来就能用得上。结果就在将军们带着笑意,清清嗓子,准备不吝赐教时,光武帝却闷哼一声道:“昔日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征战之事,孔子不肯赐教。——你身为太子,这是应该问的么!”

太子一见父皇发怒,立即屈身退于一旁。吴汉心直口快,又不知皇帝这话是何用意,还在斟酌发言用词时,邓禹、贾复已从左右分别拉住他,暗使眼色,吴汉便也不再开口。宴席散后,吴汉拉住邓、贾二人,问道:“太子要问兵事,你等不开口也就罢了,为何却不让我开口?”

“大司马,难道你没看出来,陛下那句话,表面上是说给太子听的,实质上是说给我等听的吗?”

吴汉恍然大悟,惊得一身酒气立时散了干净。第二日早朝时,邓禹、贾复二人抢先上奏道:“陛下明鉴,当今天下一统,再无战事,微臣空有兵权也是无用,不如弃武从文,勤习儒法为上。”说罢,各取出将军印信献上。光武帝略一劝阻,也就准了,但保留了二人的封地和爵位,以供他俩颐养天年之用。不多时,建威大将军耿弇也附从二人奏议,也要辞去兵权,光武帝再稍稍劝阻,也是准了。

一看这架势,众多武将全明白过来,纷纷取了将军印信,都要弃武从文。光武帝笑道:“今北方尚有匈奴之患,四方边境也未安宁,众爱卿岂可全都舍朕而去?……这样吧,武将之中,可充文职的,暂充作文职。其余的,暂且回归封邑。——一旦天下再有战事,朕有烦得着诸位爱卿之处,便当立差人去请,望诸位届时勿要推辞;但若无甚战事,四海皆平,朕既已为‘得陇望蜀’之事累得须发皆白,诸位爱卿何不学朕一样,同享天伦之乐?”

众将闻言,齐呼万岁。来日,大半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少数人留在朝中,改充作文职。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人胆战心惊,只怕光武帝得了天下后,又要拿起屠刀,对功臣下手。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嘛,如今狡兔,飞鸟皆无,而韩信、英布的例子就在眼前。光武帝会不会和他祖上一样,表面上慈眉顺目,转个身,就对我等动刀子呢?

光武帝知道臣下的顾虑,却也无法多作解释,只是一一嘘寒问暖,相送他们去了。此后,每当四方番邦、下属郡县有奇珍异宝,珍馐美食进献至洛阳时,因他提倡节俭,反对浮华,能不受的尽量不受;实在推却不过的,也都先赏赐到各位功臣手中,自己才敢享用,因此常常分毫不留。长此以往,功臣们见皇帝只赏不罚,去年健在的,今年依然健在——即便有个别人犯了些小错误,皇帝也只是书面训斥一顿了事,顾虑自然就打消了。每到良辰佳节时,他们还会定期赶往洛阳参加朝会,大伙吹牛打趣,酒后张狂,气氛甚是融洽。光武帝非但不以为意,更常以河北落难之时的经历当作笑料,亲身参与其中,只求与群臣同酒寻醉,同乐而归。

乐够了,功臣们也该回去了。当他们老的,壮的,不舍地走出巍峨的宫殿时,他们突然领会出一个道理:陛下为何要担心我等作乱?……又有何人胆敢作乱?——他本是当世第一名将啊!

非但如此呢!光武帝表面上对诸位功臣赏钱赏吃喝,还常请他们入宫饮宴,宽容大度得可爱;实则却在步步为营,将军、政二大权力逐步收回。他吸取西汉亡于大司马王莽之手的教训,在建立东汉官制时,特另建一实权机构:尚书台。用于压制以大司马为首的三公制度。

尚书台,主官为尚书令。这一官制,之前已出现过(死于吴汉之手的谢躬,便是以尚书令身份出使河北),作用大抵等于皇帝的秘书。到了光武帝这里,他所做的,就是将这个秘书的权职进一步加强——强过秦朝时的丞相,强过西汉时的三公,并在其下设有一仆射、二丞、六曹。

“仆射”,即尚书仆射,是为尚书令的副手。当朝廷未设尚书令,或者因特殊情况不在任时,可代行尚书令职权;“二丞”,即尚书左、右丞,协助尚书令和尚书仆射掌录:资料、典籍、文书、政令等物;“六曹”即六曹尚书(也称六部尚书。东汉初期已有六部分工,但未有六曹之名),分作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在此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因为这六曹,日后会演变成六个大伙都耳熟能详的称谓: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而尚书台,即是“内阁”的雏形。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