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十一月十八日,成都大决战,正式打响。

双方此前大大小小已打了十数仗,你引诱我、我引诱你,包抄、埋伏,正兵、奇兵,阴谋、阳谋,能使得都使出过了,到这时,因公孙述、延岑、吴汉、臧宫四人都谨慎行事,反倒成了最纯粹的力量拼杀。公孙述乘作战马,在五千敢死之士的簇拥下,位于城南护城河前观望,见此处成军与汉军搅作一团,胜负难分,便按照事先计划,不时令人经城中南北往来,互报战况。双方战至正午时分,延岑遣人来报:“微臣三战三胜,本可破了臧宫军,但陛下也知,我军将士全凭一鼓作气而来,如今战了半日,腹中难免饥饿。不如且与汉军休战,待用了饭后,再与之一较长短。”

公孙述寻思道:汉军人数,装备,操练之法,皆在我军之上,能战了半日取得一胜一平的成绩,士兵们也是竭尽所能了。于是就按照延岑的提议,下令鸣金收兵。却不防汉军那边,吴汉仗着精力充沛,此刻竟不按常理出牌——也来个鸣金收兵,仍指挥一群“下等马”,急追过来,成军阵势眼看将乱。公孙述迫及于此,不得不拔出剑来,转而改令道:“待破了汉军,方可就食!”

为了激励本方士兵,他下完令后,径直策马向前搅入战局,五千敢死之士则紧紧跟随。汉军似乎还没从上一战的阴影中走脱出来,一见这支无惧无畏的精兵杀到,一触即溃,吴汉为了不再攥马尾巴过河,也夹杂在败兵中狼狈而走。公孙述见状,心道城南、城北两军都已获胜,难免骄奢之心大起,又督促下去:“擒得了吴汉,朕以一县之地赏之!”

“万户侯”的魅力显然比“富家翁”更大,一听这话,“下等马”也好,“敢死队”也罢,统统追赶吴汉去了。却不想吴汉此败,实为诈败,他眼见公孙老贼性格倔强,不战到最后一人绝不投降,便想出了这引蛇出洞之法。等到数千敢死之士随着他追下去数里地时,他这才拨马转身,急令左右摇动号旗道:“还不动手!”

夹杂于败军之中的汉将高午、唐邯二人得令,各率百余精骑从军阵两翼杀出,绕过数万追兵,直奔公孙述而去!公孙述尚不明究竟,身旁只有数十骑保护,眼见汉军乍到,急要逃回城去时,汉军数百人刀枪并举,就如剥笋一般,已将其外围的数十名亲兵,大多搠死。公孙述本人也未能幸免,被高午从背后奋力一枪,径从前胸贯通而出,当时便血如泉涌,盔甲尽湿,在仅存的数名亲兵的保护下,重伤而走。

高午、唐邯本待领军再追,一来见城内救兵将要赶到,二来见公孙述伤势实在太重,才逃出去不远,竟又从马上跌落至地下,料度他不能再活,便撤了骑兵,去向吴汉报捷。吴汉大喜,以公孙述受伤落马之事激励全军,挥军向北一路掩杀过去,再次兵临城下;又令人传话给臧宫,告诉他城南汉军已取得大胜一事。

延岑得了消息,急忙撤回军队,入宫觐见时,公孙述已经不行了。他见大司马到,颤抖了半天毫无血色的嘴唇,一个字也吐露不出,只是指了指跪于身旁的太子,便于当夜逝去。第二日,城内军心大乱,多有要出城投汉军者,延岑见大势已然如此,只得与百官皆穿了白衣,奉太子为主,开城向汉军投降。

吴汉入城后,先率卫士数百人驱走宫门守卫,到了公孙述灵柩前,见他死前惨状,不禁含泪而笑,当即下令:逮捕延岑,并将其与公孙述的三代族人一并屠尽,以示惩戒。随后,他出了宫门,回身望了望,又面无表情道:“将这座宫殿,也一并烧了罢!”

见大司马这般行事,一时间,汉军纷纷仿效,皆视蜀人为猪狗,肆意凌辱抢掠,成都一带鸡犬不宁。蜀郡太守张堪得悉此事,一边关闭府库,安顿吏民,一边紧急上奏光武帝。光武帝大惊道:“朕要灭的,不过公孙述一人罢了,官员、百姓有何过错?今吴汉、臧宫、刘尚之举动,深失朕望!”当即下令将吴汉等人召回,由张堪全权负责蜀中事宜。张堪得令后,果然将成都一带治理得井井有条——汉法得以严格施行,灾民皆得妥善安置。蜀中就此从一片焦土中渐渐平息过来,与大汉的其余郡县,几无二异。

第一百八十七回:窦融纳信列三公,马援显武战岭南

益州平定了,东汉帝国的版图,已与西汉初期大致等同。到了第二年,凉州牧窦融闻知汉军伐蜀取胜,再率河西五郡太守,亲赴洛阳朝贺。这一次,光武帝在收下其州牧印信后,态度依然和蔼,待遇依然隆重,但却没有和上次一样将印信再度赐还,并嘱咐他“朕与爱卿是左手与右手,勿起疑心”云云。而是给他安排了一个新的职务:冀州牧。

冀州,是光武帝的起兵之地,地位相当于汉高祖的巴、蜀、汉中三郡。窦融见了这等差事,如何敢受?恰好当时朝中的大司空李通因生性谦恭,又碍于李轶谋害刘縯,以及他自己娶了光武帝之妹刘伯姬的缘故,屡屡告病请辞。光武帝挽留不住,便厚赐李通一番,由他去了。改任窦融为大司空,居三公之列,常留朝中,待之甚厚。至于河西之地,则由朝廷重新委派官员,和之前的河西五郡太守一起掌管。

窦融是个明白人,他勉为其难当了这个大司空后,环顾朝野一看:满朝文武,三公九卿,多是和皇帝一同出生入死过来的,就他属于外来户,心中更是惊惧,便学那李通一样,也屡屡上奏,请求回封地颐飨天年。光武帝对此会心一笑,不予理会,反过来倒又为他加赐了食邑,并特意在诏书中声名:将来窦融若是老了,“安丰侯”一爵,可由其子继承,世袭罔替。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